天天看點

BC:帶你溫習并解讀《騰訊區塊鍊方案白皮書》—區塊鍊的興起和未來之路

騰訊區塊鍊方案白皮書—前言

         區塊鍊技術給數字經濟時代帶來了巨變的曙光。

         這種巨變在網際網路近50年的曆史上曾發生過兩次。第一次巨變是全球性的聯網,自1969年阿帕網誕生以來,全世界主流國家逐漸接入網際網路,開啟了全球聯網的征程。第二次巨變是全球性的應用,自1989年網際網路論文問世後,網際網路應用全面開花,實作了應用全球爆發。

        第三次巨變正在醞釀。2009年比特币誕生是個标志性事件。在區塊鍊技術的支援下,比特币打破了傳統紙币的“暗黑”盒子。作為實體的紙币的流通是看不見的,沒有人知道一張紙币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而區塊鍊卻可以讓數字貨币的每一筆動向都清清楚楚有“鍊”可查,同時還可以保護參與者的隐私。

        人們發現,區塊鍊的意義在于可以建構一個更加可靠的網際網路系統,從根本上解決價值交換與轉移中存在的欺詐和尋租現象。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随着區塊鍊技術的普及,數字經濟将會更加真實可信,經濟社會由此變得更加公正和透明。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區塊鍊技術具備一種“降低成本”的強大能力,能簡化流程,降低一些不必要的交易成本及制度性成本。這種能力應用于許多社會領域中,對于改善目前低迷的經濟環境更有現實意義。

        區塊鍊引發了世界性的關注,迅速地成為一場全球參與競逐的“軍備”大賽,許多國家認識到區塊鍊技術巨大的應用前景,開始從國家層面設計區塊鍊的發展道路。

        2017年,區塊鍊及相關行業加速發展,全球正在跑步進入“區塊鍊經濟時代”。在全球範圍内,會出現更多的成熟應用。此時此刻,中國面臨重大機遇。

區塊鍊的興起和未來之路

        從擺脫第三方制約起步 從擺脫第三方制約起步。

        早先,人們将區塊鍊視為點對點網絡上的一個分類賬本,每筆交易自誕生起,所有轉賬、交易都将被記錄在“區塊”上,區塊與區塊之間首尾相連,形成鍊式的結構,并且公布給該網絡上所有的節點,節點之間通過共識機制形成共識。節點成員可根據權限查閱相關交易記錄,但任何單個節點都無法輕易控制和更改整個網絡的資料。

        這種設計來源于2008年中本聰發表的論文《比特币: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文章提出,希望可以建立一套新型的電子支付系統,這套系統“基于密碼學原理而不是基于信用,使得任何達成一緻的雙方能夠直接進行支付,進而不需要第三方中介參與”。

        該論文催生了比特币,标志着人類社會的貨币體系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比特币采用了公開的分布式賬本的設計思路,真正擺脫了第三方機構的制約。随後比特币進入快速發展期。

        2009年1月3日,區塊鍊的第一個區塊誕生,該區塊又名“創世區塊”。

        2009年1月12日,中本聰發送了10個比特币給密碼學專家哈爾芬尼。

        2010年7月,比特币交易所Mt.Gox的成立,比特币的價值被世界認可。

        此後幾年裡,由于比特币的挖礦機制造成巨大的資源消耗,比特币的匿名性對傳統金融監管提出了挑戰,使得比特币價格随之出現了大起大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