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氚雲】企業孵化園更需數字孵化,資料互通打造服務閉環

企業孵化園更需數字孵化,資料互通打造服務閉環

數字孵化時代來臨。

據IDC釋出的《2019年中國智慧園區市場現狀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2019年數字化投資超1600億元人民币,未來3年增長将近20%,産業孵化園區将向數字化方向全面靠攏。

成立于2000年的中關村國際孵化器就是先知先覺者,僅用3個月時間,便依托氚雲平台快速完成企業服務業務數字化,打造了一個從企業咨詢入駐到離園的數字化服務閉環。

公開資料顯示,中關村國際孵化器是由科技部認定的創新基金服務機構,占地2.14萬平方米,主要為留學生歸國創業提供“孵化+創投”服務,目前已入駐企業将近400家。

事實上,産業孵化園數字化轉型更新并不複雜,但難在缺少一款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以及如何利用這個工具打通各個部門的業務場景。

前者可以通過大多數管理軟體進行解決,但提及業務打通,就需要一款定制化容易的低代碼平台,這也是氚雲領先于其他管理平台的優勢之一。

借助氚雲平台,中關村國際孵化器數字化共分三步走:

第一步,實作日常資料線上化

過去營運管理資料通過人工紙質或Excel表格記錄,交由各部門自己負責保管,一旦需要統計某項資料,要在多個部門之間來回調用,很不友善。

想要改變這種現狀,當務之急就是把日常辦公資料搬到線上。

是以, 結合自身業務,中關村國際孵化器在氚雲平台上分别搭建了收發文管理、行政管理、供應商管理、合同管理、付款及資金管理的系統,使得這些常見業務可以線上上辦理,資料也自然而然沉澱在平台上。

【氚雲】企業孵化園更需數字孵化,資料互通打造服務閉環

有了資料沉澱,才能實作第二步——打通各部門業務資料

拿合同管理和财務管理來說,當企業決定入駐孵化園,就會進入合同建立階段,打款緊随其後。但負責收款的财務部門本身是不知道是否有合同簽訂的,隻有收到通知後才知道,兩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就存在時間差。

是否可以通過氚雲解決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之前就已經實作了日常資料線上化,是以隻需要在流程設計上,把資料關聯起來即可。

同樣是剛才的例子,用了氚雲平台後,合同審批一旦确認,系統就會自動流轉到财務部門,這時财務部門隻要關注客戶打款進度出具付款單。

除了平級部門的資料互通,還實作了部門到總部的資料傳輸。

最典型的場景就是資金計劃提報,之前每個部門要自己編制表格,送出後由财務逐一檢查核對資料,費時費力。但用了氚雲後,各部門直接線上上的資金計劃系統裡填寫,完成送出後,利用氚雲的自動彙總功能,财務一鍵審批。

相比較以前,現在資金計劃提報流程至少節省了一半以上的時間,一兩天就完成所有審批。

第三步,打造數字化服務閉環

之前做的日常資料線上化、打通各部門業務資料的動作,都隻是針對業務場景解決痛點,中關村國際孵化器終極目标是打造從企業咨詢到離園的數字化服務閉環。

參考下圖,當一家企業前來咨詢時,其實就已經進入了數字化服務範圍,中關村國際孵化器會在平台上記錄咨詢狀态。一旦企業決定入駐,相應進入收款繳費和入場流程,這一切都在氚雲平台搭建的系統上發生。

【氚雲】企業孵化園更需數字孵化,資料互通打造服務閉環

同樣,企業入駐一段時間後,無論想要續約,還是變更合同,或是解約,都可以在系統上提出申請,不需要派專人到園區送出相關檔案,實作了服務業務的自動化和标準化。

最後,中關村國際孵化已經成為氚雲在孵化園區領域的優秀樣闆,其借鑒意義非凡。也許你離數字孵化,就差了一次氚雲的安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