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olarDB-X 1.0-客戶案例-聚合支付:Ping++

PolarDB-X專注解決海量資料存儲、超高并發吞吐、大表瓶頸以及複雜計算效率等資料庫瓶頸問題,曆經各屆天貓雙十一及阿裡雲各行業客戶業務的考驗,助力企業加速完成業務數字化轉型 。本文介紹Ping++如何通過PolarDB-X應對業務挑戰。

PolarDB-X 1.0-客戶案例-聚合支付:Ping++

  • 所屬行業:聚合支付
  • 網站位址: Ping++

客戶介紹

Ping++始于2014年,伴随着中國移動支付大爆炸而生,是上海簡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聚合支付品牌。

Ping++是每一家企業内部的虛拟支付團隊,幫助企業快速高效地搭建自己的支付系統。無論企業是否已經對接支付管道,都可以使用Ping++的産品和服務。Ping++是「交易的管道」,更是「交易的引擎」。

Ping++通過3大核心産品「實作所有主流支付管道收付款」的聚合支付、「實作賬戶餘額充值打賞」的會員系統以及「實作多層級商戶分潤管理」的多級商戶系統為近30000餘家不同商業形态的企業提供了服務。

Ping++緻力于用最簡單的代碼,最友善的管理平台,最專業的咨詢服務,最強大的資料分析能力,成為企業的重要支付合作夥伴。

業務痛點及訴求

  • Ping++支付業務資料量大,并發高,已有RDS MySQL執行個體無法滿足性能及擴充需求。
  • 交易、訂單表資料量巨大,單表資料量10億級,需要拆庫拆表以緩解資料庫壓力。
  • 曆史存量資料存在RDS MySQL之上,希望遷移後的分布式資料庫文法相容MySQL,遷移成本低。

技術選型

  • 主動在阿裡雲了解到PolarDB-X。
  • 此前對比過開源産品Mycat。
  • Mycat前期人力成高、後期需要部署維護,問題解決成本高、時間長。
  • PolarDB-X商務成本相對可接受,産品化能力豐富,運維便捷,最後選型阿裡雲PolarDB-X。

解決方案

Ping++業務早期均建構于RDS MySQL之上,資料體量從2016年1個億至2017年5個億發展到2018年10個億,業務規模發展迅速,急需對資料庫進行拆庫分表。

目前Ping++目前采用兩個PolarDB-X執行個體,每個PolarDB-X執行個體挂載4個RDS MySQL。

其中交易表使用訂單号按Hash進行拆分,每個PolarDB-X執行個體8個分庫,每個分庫按

tbpartition 16

拆分為16張實體分表。

線上交易業務輕量OLAP類業務場景,使用PolarDB-X分析型隻讀執行個體,避免此前将OLTP業務資料通過ETL等方式同步至異構分析資料源,降低業務架構的鍊路複雜度,以節省運維及預算成本。

通過PolarDB-X分庫分表,将資料庫水準拆分有效解決了支付訂單的存儲瓶頸及高并發壓力。

使用PolarDB-X升配及平滑擴容滿足了業務高速發展過程中PolarDB-X資料庫平滑擴充的訴求。

業務架構

PolarDB-X 1.0-客戶案例-聚合支付:Ping++

建議及訴求

因存在曆史資料,期望可以将幾年前的冷資料進行歸檔,期望PolarDB-X提供資料冷熱存儲的能力。

後續規劃

  • 後續其他核心業務及産品線也将使用PolarDB-X。
  • 在Ping++業務高速發展的發展過程中,支付核心交易系統商戶訂單的資料量很大,同時具有高并發通路的特點。後續将通過PolarDB-X映射規則、熱點遷移能力将部分大商戶遷移至單獨的RDS存儲中,解決熱點資料問題。

客戶價值

Ping++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幫助企業快速高效搭建支付系統,2016年底因業務的發展部分核心業務資料并發寫及存儲面臨瓶頸,需要通過拆分解決這兩個痛點,主要考慮到性能、平滑擴容、易維護等需求,經過選型和測試後選擇PolarDB-X,期間通過簡單的操作很友善地解決我們資料庫水準擴充的需求。

—— Ping++技術總監葉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