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找硬科技 | 長江航天基金胡曉濤:投專精特新、硬科技,更要産業投資化

尋找硬科技 | 長江航天基金胡曉濤:投專精特新、硬科技,更要産業投資化

四年前的一個冬日,國内商業航天最大一支基金——長江航天産業基金正式成立。

該基金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中國航天三江集團聯合湖北長江經濟帶産業引導基金、武漢市政府投資平台以及其他社會資本發起設立。計劃基金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計劃募集20億元,首期實際認繳資金23億元。 長江航天産業基金主要以商業航天、軍民融合、雙創、混改、并購等為投資方向,重點圍繞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和航天科工集團“五雲一車”商業航天戰略落地開展項目投資工作。該基金負責人表示,基金的設立将對推動商業航天産業集聚,促進地方産業發展和轉型更新具有重大意義。四年後,正值長江航天産業基金的退出期。“我們基金的存續周期是4+3+2。投資期4年,退出期3年,另外2年是出資人同意的話,最多可以再延長兩年,相對周期還是比較長。”在收獲季,創頭條與長江航天基金投資業務一部總經理胡曉濤展開了一場關于産業投資、商業航天創新的對話。

 -1-

“既然穿了新裝,就不要走老路”

創頭條:國内商業航天存在的機會是?

胡曉濤:中國商業航天還在起步期,未來是商業航天快速發展的機遇期。這有幾個因素,第一個是國家把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來統一規劃和部署,這樣一個整體的戰略規劃,給商業航天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商業航天領域通信和導航是和我們生活最直接相關的。

第二個是北鬥導航去年全球組網正式開通,提供全球化的導航服務。北鬥4.0也開始論證和建設,低軌導航衛星增強系統也在蓬勃發展,給行業帶來了機遇。

第三個是資本市場注冊制的全面開展,包括上交所的科創闆,創業闆的注冊制,到現在北交所精選層注冊制的改革,對商業航天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機構的投資建立了良性循環。

過去5年,已經有一些商業航天公司在謀求IPO。資本市場全面開啟給這些企業上市、投資機構退出、退出之後再反哺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通道。這三大塊給我國商業航天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機遇。

創頭條:民營商業航天公司如何去抓住這樣的機會?

胡曉濤:民營商業航天公司和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這些拳頭企業相比,從先進性上還是處于劣勢,但是這些商業航天公司最大的優勢是體制機制更加靈活。我國航天發展經曆了很長的過程,打下了比較好的産業基礎,新的商業航天公司可以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去追求技術、商業模式的創新,這是商業航天公司可以發揮、突破的領域。

比如航天發射裡的液氧甲烷發動機,航天科工做過一些基礎研究,但在體制内發展比較慢。因為我們更多強調的是技術成熟度、技術疊代時如何保持可靠,而技術的突破必然帶來風險,成熟的體制要承擔這個風險,萬一創新的技術産生問題,就要做很多的論證。

商業航天公司沒有這方面的顧慮,看準方向就會大膽投入,形成自己核心的東西。我跟這些商業航天公司講,我們既然穿了新裝,就不要走老路,要走一條新路。

商業航天公司都是科研院所從事技術工作的人出來創業的,雖然人脫離了體制,但思路不能還是按照原來的體制去做,要按照創新的思路去做,這樣才能在跟體制内企業的競争中形成差異化,走出新路。

創頭條:在體制内原有技術的基礎上,商業航天公司怎麼進一步創新?

胡曉濤:商業航天公司的技術肯定是來源于體制内或原來工作多年的積累,這是創新創業的基礎底闆。但是一定要瞄準國際技術前沿,走一條不同于體制内公司的新路,注重更多嘗試。如果還是按照體制内按部就班去做,肯定沒有發展前景。

商業航天公司要更多地創新,尋求一些技術突破。成熟的技術體制内已經做得很好,再重複意義不大。體制内體制外各有特點,要發揮各自的特長,新的航天公司要去嘗試新的東西,新的技術方向或者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迎來自己發展的春天。

另外是提高成本效益,無論火箭還是衛星,每公斤的發射或制造成本都在降低,這種降低可以說是隻有起點沒有終點。每公斤發射成本降低,是下遊客戶歡迎的,也是他們需要的,成本效益越好,市場競争力就越強。

體制内的公司提高成本效益的動力不如這些商業航天公司。中國現在鼓勵商業航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他們的發展倒逼體制内的公司敢于創新,提升自己的發展動力。從國家來講,商業航天公司肯定有自己的位置,他們的存在會促進整個産業的良性發展。

創頭條:是否有人才方面的挑戰?

胡曉濤:人才的挑戰肯定會遇到。體制内有一套成熟的體系,剛畢業的大學生如果沒經曆過體制比較規範的鍛煉,讓他獨立承擔一個任務是比較困難的。

這些商業航天公司的創業者,大多數也是經過體制内的鍛煉之後再出來創業的。他們在搭建自己的團隊時,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會讓新的人員少走彎路,少做一些低效重複的事情,可以做一些快速積累。人才對商業航天公司是一個考驗,但不是不可逾越、不可突破的。中國航天無論體制内體制外,總體來講是年輕化的,從業人員平均年齡不超過40歲,這是美國羨慕我們的。

-2-

投專精特新、硬科技更要産業投資化

創頭條:作為一支産業基金,長江航天的投資視角與其他基金有何差異?

胡曉濤:我們定位不是财務投資,我們是戰略投資人,是産業投資。我們在确定投資邏輯的時候,更多從企業未來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問題,不是急功近利的。原來正常的财務投資人,有的對企業不是在造血,是在抽血。

很多财務投資人投你的時候會談很多條件,有些要求可能是合理的,但有些要求也會給企業施加很大的壓力,有時候會尋求短期效益,做出業績來迎合投資人的相關要求。從産業發展角度來看的話,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思維。

創頭條:除了投資周期,還有其他差異嗎?

胡曉濤:産業基金和純财務投資差異還是非常大。财務投資一般很難領投,更多是跟投的角色。産業投資看的更長遠,挑選項目也更謹慎,對項目、團隊的考核,盡調周期,可能比财務投資做得更充分一點,投資方式、工作細緻程度有很大差別。

投資企業要幫助企業發展,同時承受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給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投資很重要一個特點,是成就創業團隊、成就企業的同時,成就投資人。

投資是一方面,其實大量的工作在投後管理。我們在航天科工體系裡,有很多需求,可以幫項目對接上下遊資源。這不是随便說說,而是真正能夠落實的,包括企業的産業發展、技術發展、客戶溝通、市場開拓,可以配合企業做大量工作,把企業發展過程中各種相關風險盡可能降到最低。

創頭條:投後是獨立團隊在負責嗎?

胡曉濤:我們實際上沒把投資和投後的團隊嚴格區分開。很多基金投資是一個團隊,投後是一個團隊。為什麼這麼做呢?

如果硬生生分開,實際上投後團隊要去了解項目,了解當時投資團隊的投資邏輯,需要花費時間,對項目了解和投資團隊總體也會有偏差。有的時候會不知道企業需要什麼,或者需要再對企業進行調查溝通來了解需求。投資團隊來做投後就很容易無縫銜接起來,從企業接觸投資機構來講,不會頻繁變換人員,更容易拉進距離,做好投後服務。

創頭條:具體有哪些投後工作?

胡曉濤:正常是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管理,把企業發展狀況及時反映給公司或出資人,比如季度調研、投後管理報告這種正常的工作,包括和當初投資對發展預測的比對。

二是賦能,宏觀的有三個方面。1、投融資,對接相關的投資機構,在投資機構盡調時,幫助企業和機構溝通協調,同時輸出我們的投資理念和思考,讓投資機構能夠認可企業未來發展。

2、産業賦能,幫助企業在産品發展、技術發展裡,對接相關資源,下遊客戶拓展。這也是長江航天基金受好多企業歡迎的原因,航天科工自身在這個領域就有很多需求,也提供很多資源和機會。

3、企業規範管理賦能,幫助企業優化股權架構、公司體系。

創頭條:産業投資會是基金發展的趨勢?

胡曉濤:我認為會,一個基金如果隻是有錢,對企業是不夠的。尤其對早期的企業,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肯定希望投資機構能夠幫助自己成長,錢的投入隻是一方面,肯定不能代表全部。

投專精特新、投硬科技更是如此。硬科技的創始團隊,絕大多數是理工男,有技術專長,但往往管理能力不強,包括對企業經營的風險很多認識是不到位的,需要産業型股東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這恰恰給我們這些投資機構提供了機會。

财務投資人向産業投資人轉型是必然的趨勢。像高瓴、紅杉基本都經曆過這樣一個轉變,他們更多是伴随網際網路發展壯大起來的,在領域裡也積累了很多人脈資源,再投類似的網際網路企業,給他們提供的服務可能會更好。他們也在投早期的硬科技項目,也在培育行業研究團隊。他們自身可能缺乏産業資源,但通過投資的布局,也會打造一個産業生态,促使被投企業之間産生互相合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