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由于地理限制,是以大部分中國人一直生活在華夏,并沒有去往外國。不過在最近,我們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一個三國時期的名将,竟然去到了亞美尼亞,并且在當地呼風喚雨,200年後,他的子孫還成為了當地的統治者,雕像屹立至今,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三國名将國外揚威
事情的起源還得從亞美尼亞的馬米科尼揚家族說起。當時一個亞美尼亞當地人告訴環球時報的記者,說他們家族的祖先其實是來源于中國,引起了環球時報記者的極大興趣。亞美尼亞西鄰土耳其,北鄰格魯吉亞,距離中國非常遠,如果真如當地人所說,他們的祖先來自于中國,那當初他們是怎麼過來的呢?
環球時報記者深入調查,得到當地馬米科尼揚家族的多人印證,說他們的祖先确實是來自于中國,這是他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說法。在得到印證後,記者将這個資訊釋出到了環球時報上,頓時掀起軒然大波,一大批曆史愛好者紛紛來到亞美尼亞,想要探索這個故事的真實性。
經過大家的努力,最終發現,馬米科尼揚家族所說的話并不是虛假的,在當地的史書中,這個故事能得到一定的印證。亞美尼亞的古代曆史學家莫夫謝斯·霍列納齊曾經寫過一本曆史著作,叫《亞美尼亞史》,而這本史書中就明确記載,馬米科尼揚家族的始祖叫作馬抗,是在公元三世紀左右從中國遷徙而來。
馬抗最開始是從中國到達波斯,他自稱自己是來自中國的一位王子,因為惹怒了中國的皇帝遭到追殺,是以不得已逃到波斯尋求幫助。馬抗的故事感動了衆人,于是波斯國王準備給馬抗提供庇護,可是不久之後,中國皇帝又派人前來索要馬抗,并威脅波斯,如果不把馬抗交出來,就要派人過來發動戰争。波斯國王雖然同情馬抗的遭遇,但也不可能為了馬抗發動戰争,畢竟戰争很有風險,于是就把馬抗送往了自己的屬國亞美尼亞。
馬抗原本就是軍人出身,在中國有豐富的戰争經驗,憑借出色的能力,很快他就幫亞美尼亞打了大勝仗,于是亞美尼亞國王對馬抗非常看重,給了他很高的禮遇,并賜馬抗姓馬米科尼揚,他算是正式的亞美尼亞人了,之後馬抗便在亞美尼亞紮下根來,繁衍生息了。根據亞美尼亞的史書記載,馬抗來自于公元三世紀的中國,那麼他到底是中國的何方人物呢?
抱着這個疑問,中國曆史學家蘇仲翔仔細翻閱曆史,發現馬抗進入亞美尼亞的時間段,正是古代中國的三國時期,而且是在馬超家族被曹操誅殺以後。這一下,整個事情就明朗起來了,馬抗很可能就是馬超家族的人!當時馬超起兵反抗曹操,雖然曾一度打得曹操棄袍割髯,但最終還是并非曹操的對手,被曹操擊敗。馬超敗得太慘,很多族人都遭到了誅殺,隻有少數幾人跟随馬超逃到了漢中,最終加入了劉備集團。
想必當時的馬抗就是向西逃跑的馬氏族人,從馬抗的姓氏、族人下場、國王之子、被皇帝追殺的情況來看,他很可能就是馬超家族的人,而且很可能是馬超的兄弟。當時馬超乃一方諸侯,被認為是國王也是有可能的,而曹操作為天下最強勢力,有漢獻帝在手,被誤認為是皇帝,也是有可能的,這一切都能解釋得通,而且馬超家族生活在涼州,和羌人,西域交流比較深,他們是有可能通過這一條路逃走了,是以說,這個故事的真實性還是比較高的。
馬抗家族在亞美尼亞繁衍生息,實力非常強大,到了公元五世紀的時候,波斯強迫亞美尼亞信奉拜火教,引起了亞美尼亞人的不滿,在馬抗後人的帶領下,他們起兵反抗,不過最終慘遭失敗。30年後,馬抗後人瓦安·馬米科尼揚再次起兵,與波斯展開鬥争,并最終擊敗波斯軍隊,成功恢複了亞美尼亞的自治權。為了紀念他們的突出貢獻,亞美尼亞人在首都埃裡溫的廣場上,為他們立了巨型雕像,屹立至今!
結語
不得不感歎,世界真的是太奇妙了,誰能想到,當初被曹操擊敗的馬超家族,竟然有後人跑到了亞美尼亞生根發芽,最終還成為了當地的統治者?三國名将逃至亞美尼亞避難,200年後子孫卻成統治者,其雕像屹立至今,這種傳奇故事若不是有專家印證,估計很多人都是不願意相信的,太出人意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