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你讀《雲原生應用開發 Operator原理與實踐》序言

目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随着“十四五”規劃啟動,新一代資訊技術将進入全面更新和廣泛傳播的關鍵期,社會治理、生産、生活等各方面迎來換擋提速期。新形勢下,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不斷深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正在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力量及核心要素。新布局中,國家将投入50萬億元,布局以 5G、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等新型基礎設施為核心的“新基建”,加速技術發展模式變化和業态融合。在這個變革的時代,雲計算已成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要素,線上辦公、遠端教育等爆發式增長帶動了雲計算快速發展。

中國移動在很早之前就開始了雲計算的相關探索,集團内部的B/O/M(業務域/營運域 /管理域)有大量系統建構在虛拟化産品之上。2007 年,中國移動研究院成立了雲計算中心,開始了自研雲計算産品之路,2012 年上線了移動公有雲,提供雲主機、雲存儲等服務。2014 年,中國移動成立蘇州研發中心,全面推進公有雲、私有雲的研發和産品化,建設了中國移動 IT雲,内部IT系統雲化率近 100%,承建了國内最大規模的金融雲,随後推出“移動雲”品牌,面向社會提供公有雲服務。2019    年,中國移動全面啟動“雲改”戰略,蘇州研發中心改組“雲能力中心”,“移動雲”全面進軍公有雲市場,提供各類IaaS、 PaaS、SaaS   雲服務。“移動雲”充分發揮中國移動在網絡和資料方面的優勢,打造雲網融合、雲數融通和雲邊協同的能力,增加使用者黏性;在創新能力方面,“移動雲”把握新技術發展趨勢,推動雲原生技術發展,并以此為基礎推進“智能雲”戰略,建構雲智融合的創新能力, 為行業智能化解決方案打下基礎。

作為雲計算技術發展的親曆者和推動者,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的研發團隊在生産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從早期的雲計算1.0開始,由 IT 管理者手動建立虛拟機,再由業務方将應用部署在虛拟機上,發展到自動化程度更高的雲計算 2.0時代,管理者可以一鍵開通成百上千台虛拟機,大大縮短了資源傳遞、業務部署的時間。移動雲的規模化發展,提供了越來越多的雲服務,而僅僅提升資源傳遞效率已經無法滿足業務需求,必須找到一種更加靈活、更加彈性、對開發者更加友好的方式來支撐業務發展。雲原生正是為滿足這些需求而形成的技術體系,它指導人們利用雲的能力,聚焦業務,快速實作商業價值。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實踐了“以雲的方式做雲”的思想,在内部建構了以容器、Kubernetes、微服務、DevOps為基礎的雲基礎設施及工具鍊,打造了一站式能力中台,滿足了業務快速疊代、靈活傳遞的需求。與此同時,這支研發團隊也在開源社群中持續貢獻,收獲頗豐, 有多名人員成為Kubernetes/Knative成員,SkyWalkin,、ApacheRocketMQ、SOFAJRaft、Nacos社群的核心送出者。另外,移動雲在産品規劃上也借鑒了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CloudNativeComputingFoundation)雲原生産品圖譜, 提供越來越多的雲原生産品,例如 Kubernetes容器服務、容器鏡像服務、函數計算服務、微服務治理、容器安全、雲原生資料庫、雲原生消息隊列等。無一例外,這些産品都使用了Kubernetes——這一雲原生應用的事實标準。

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基于他們的實踐經驗編寫了此書。我相信,開發者們一定能從本書中有所收獲!

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IaaS 産品部總經理

劉軍衛

2021年 5月 9日于中移軟體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