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你讀《資料資産》第二章資料資産的相關概念2.4 大資料時代的到來和興起(一)

2.4.3        相關術語發展概要

1968年,丹·沃伊奇(DanVoich)、丹尼爾·雷恩(DanielA. Wren)等人在《管理原則:資源和系統》(Principles ofManagement: Resourcesand Systems)一書中提到“資料資源”一詞[50]。1998年,阿納尼·列維京(Anany  V.  Levitin)和托馬斯·瑞德曼(ThomasC. Redman)在 MITSloanManagementReview上發表文章詳細論述了資料作為資源的屬性[51]。“資料資源”是有含義的資料集結到一定規模後形成的[52-53]。2008    年,朱揚勇和熊贇指出,“資料資源是重要的現代戰略資源,其重要程度将越來越顯現,在 21世紀有可能超過石油、煤炭、礦産,成為最重要的人類資源一”[54]。2012年,亞馬遜公司前首席科學家安德裡亞斯·維真德(AndreasWeigend)表示,資料是新石油,但石油需要提煉後才能使用, 從事海量資料處理的公司就是煉油廠。資料是一種資源已經獲得廣泛共識[42]。

“資料資本”一詞首先出現在統計領域,1967年挪威中央統計局(StatisticsNorway/CentralBureauofStatistics)的一份工作檔案中認為資料資本是采集和計算資料的保留存量,在類似于工業生産資本的統計檔案系統中起核心作用[55]。2011年,麻省理工學院數字經濟項目主任埃裡克·布林約爾松(ErikBrynjolfsson)

及其團隊對 180家大型上市公司進行了調研,發現在産出和生産率方面表現較好的企業都更重視“資料驅動決策”(DDD)(這一功能在模型化後可以作為無形      資産),對将資料作為資本提供了很好的支援。2016年 3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與甲骨文(ORACLE)公司聯合撰寫了報告《資料資本興起》(The Rise of DataCapital),指出資料已經成為一種資本,與金融資本和人力資本一樣都能夠創造新的産品和服務;在經濟學中,資料資本是生産商品和服務所必需的記錄資訊,它與實物資本一樣,擁有長期的價值,但有特有屬性,即非競争性、不可替代性、體驗性;資料資本的興起需要一個全新的企業計算體系架構;在重新配置資料管理、內建、分析和應用功能時需要遵循這幾個關鍵原則:資料平等、資料流動性、資料的安全性和資料治理[56]。

2011   年,高德納(Gatner)咨詢公司合夥人戴維·紐曼(David    Newman)在一份綜述中提到“資料經濟”一詞[57]。2014  年,歐盟委員會釋出了《跨向欣欣向榮的資料驅動型經濟》(TowardsaThrivingData-DrivenEconomy)的報告。2017年,國際資料公司(IDC)和 OpenEvidence公司為歐盟委員會提供了一份《歐洲資料市場 SMART2013/0063總結報告》(EuropeanDataMarketSMART2013/0063  FinalReport)。該報告認為,資料經濟衡量資料市場對整個經濟的總體影響,它涉及數字技術支援的資料生成、收集、存儲、處理、分發、傳遞和開發等;資料經濟包括資料市場對經濟的直接、間接和引導作用[58]。同年,歐盟委員會釋出《建構歐洲資料經濟》(BuildingaEuropeanDataEconomy)報告,指出資料經濟的特征是由各類市場主體(如制造商、研究人員和基礎設施供應方等)為確定資料可取可用性而共同合作構成的生态系統,這使得市場主體能夠提取價   值并建立各種應用,以改善群眾的日常生活(如管理交通、優化農業種植、遠端 醫療等)[59]。2018年,資料中心供應商 DigitalRealty釋出的《2018資料經濟報告》(DataEconomyReport2018)認為:資料經濟的定義是使用複雜的軟體和其他工具,通過快速存儲、檢索和分析大量非常翔實的業務群組織資料而創造的 金融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