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你讀《彈性計算—無處不在的算力》推薦序五

彈性計算拓展雲計算邊界

如今,雲計算發展如火如荼,從基礎設施即服務的IaaS,到平台即服務的 PaaS,再到軟體即服務的   SaaS,真可謂“一切皆可雲”的節奏。雲也已經成為新時尚的代名詞,被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中。如果一個科技類産品和雲搭不上邊,就會被認為是落後的産品。當然,回顧發展曆程,不難看出雲計算已經在悄然改變着人們使用   IT的方式,也大大提升了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并降低社會的創新成本。

過去十多年間,業界湧現出一批以阿裡雲等為代表的雲計算業務提供者。雲計算公司通過提供數百種産品,為使用者提供雲的服務能力。在這些産品中,雲計算公司的第一款商業化産品往往都是彈性計算。顧名思義,彈性計算是能夠給使用者提供彈性的計算資源和計算能力的一種服務,也是 IaaS的具體産品形态。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 IT 時代計算資源的擷取方式。

從産品本質上講,彈性計算是把 IDC、網絡、伺服器等 IT資源通過虛拟化等技術進行池化,形成計算、存儲和網絡等資源池,進而在資源池裡形成更強大的資源彈性能力,同時也達到了更好的資源使用率,進而降低 IT資源的使用成本。從排程層面講,彈性計算也要解決資源的大規模排程問題,通過自動化、智能化,以及全局化的排程能力,滿足使用者對各類資源的需求,并能夠在幾分鐘内完成數萬台資源的購買部署群組裝傳遞。

從虛拟化的技術視角來看,彈性計算把一台台冷冰冰的标準實體伺服器虛拟成靈活的、具備規格伸縮能力的虛拟伺服器,在此基礎上,網絡和存儲等能力都可以進行非常靈活的彈性伸縮,如挂載多少塊盤,每塊盤的容量大小,挂載多少塊網卡,以及每塊網卡的性能,都可以通過軟體的模式進行定義和伸縮。從體驗方面看,一切資源的獲得都可以通過編寫程式來輕松完成,讓企業不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IDC租賃、伺服器采購、專線租賃,以及煩瑣的硬體運維中,雲計算的使用者能夠完全聚焦在自身業務的創新和突破上,提升企業的運轉效率。

我是在 2005年開始接觸雲計算,從最早的 Xen、KVM等虛拟化核心技術做起的。彼時,雲計算的概念還沒有完全成形,直到國外巨頭及阿裡雲等公司開始推出商業化的雲服務,才開始形成當下所談的雲計算體系。對我個人來講還是比較幸運的,在雲計算爆發的前期,從事了虛拟化技術這一雲計算的核心技術研究,也見證了以虛拟化為核心的 IaaS類雲産品的誕生過程。2014年,我加入阿裡雲,親曆彈性計算産品的成長階段,“吃透”了彈性計算這款産品,使我可以以更全面的視角來了解雲計算的價值。過去六年,彈性計算産品經曆了一次次的技術更新和革新。随着核心技術的更新,尤其是近三年“神龍架構”在彈性計算的全面落地,阿裡雲彈性計算産品的競争力變得越來越強,具備了承接各種超大型業務運作的能力,讓一切業務都可以基于彈性計算産品來建構。2019 年“雙11”天貓購物節,彈性計算産品承接了 100% 的“雙11大促”核心交易流量,保障了購物如絲般順滑的體驗。

縱觀過去十多年的發展,随着核心技術的不斷創新、應用的更新及規模化,彈性計算産品作為雲計算的最基礎産品,已經具備滿足通用計算、大資料及人工智能等所有領域計算力的能力,也正在幫助數千萬企業實作IT的自動化、數字化,以及智能化轉型。

希望讀者通過這本書能夠更好地了解彈性計算的産品和技術,讓我們一起期待更棒的彈性計算産品,共同拓展雲計算的邊界!

張獻濤(旭卿)阿裡雲研究員

2020 年 7 月于杭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