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将周士第長征路踏浪脫險,國軍上将薛嶽戰淞滬渡水逃生

身為大将,智信仁勇嚴乃必備之資,傾其一生以為追求。然而另有一項小技也不可缺爾,否則恐事急難測。這就是要練好遊泳。曆史上有很多教訓了。

明末降而又叛的悍将李成棟,降清時馳騁沙場所向無敵,三屠嘉定,剿殺隆武,可謂百戰百勝;當其反清複明後,出師頓挫,一敗再敗,不複雄風。成棟悲憤莫名,竟至投杯于地,單騎持弓渡水,欲直闖清營。惜乎中道落馬,仆水難起,遇溺而亡,實令讀史者拍案!

井岡山草莽英雄王佐,自朱毛紅軍主力下山後率部留守,長期堅持遊擊戰争。彭德懷、黃公略率領紅軍縱橫湘鄂贛邊,與袁文才、王佐部互相呼應,打出了新的局面。然而“袁王事件”突發,袁文才措手不及,中彈亡于中室;王佐縱馬奔逃,慌不擇路,落水而死。此後井岡山易主,再不為紅軍所有。

上将周士第長征路踏浪脫險,國軍上将薛嶽戰淞滬渡水逃生

上述為不善泳者之教訓,當然,相反的英雄故事也有。

紅軍長征途中發生草地分裂,中央紅軍單獨北上。開國上将周士第時任上級幹部隊隊長,和政治委員董必武率隊随主力行軍。當行至川甘邊界白龍江河谷時,人馬隻能靠修建在山腰半空中的棧道通行。因怕棧道年久失修,周士第走在先頭為部隊探路。豈料随行的騾子失足跌落,周士第低頭察看,也不慎摔進了滾滾江水中。同志們認為他必定犧牲了,都非常悲痛。誰知周士第小時候在海南家鄉練出了一副好水性,硬是劈波斬浪遊了幾裡路後爬上了岸,又追上了部隊。

上将周士第長征路踏浪脫險,國軍上将薛嶽戰淞滬渡水逃生

大家忽然見到了活的周士第,真是既驚且喜,對他不住誇贊。如戰友李一氓就打趣說:“他是想回老家,由這條棧道動身,入長江,出東海,經南海,就到了。這條水路确實很便利,還節省了公家的路費。”衆人哈哈大笑。

無獨有偶,國軍一級上将薛嶽也創造過渡水逃生的驚險傳奇。那是淞滬會戰末期,日軍從翼側金山衛登陸,國府軍委會應對失措,導緻幾十萬大軍一瀉千裡,到處一片狼奔豕突。薛嶽時任第19集團軍總司令,在撤退過程中遭到日軍襲擊,座車被打翻,同車的副官、衛士、司機均犧牲。薛嶽因連日指揮作戰,疲憊緻病,身上還發着燒。但他非常機敏,翻出小車,一路匍匐,避開了敵人。薛嶽發急狂奔,其粵人善泳,遇水過水,連續遊過數條河汊,全身濕透,在初冬寒氣中凍得縮成一團。就是這樣,薛嶽硬挺着不倒,終于遇到友軍脫險。

上将周士第長征路踏浪脫險,國軍上将薛嶽戰淞滬渡水逃生

陳誠知道此事後非常感慨,在日記中寫道:“薛伯陵總部被敵沖入,薛泅水連越三河,力疲不止,幾殆,賴或一浮木得免。”寥寥數語,其中之驚險萬狀頓顯。

遊泳這門技術,重要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