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了!「年度最強學術答辯」看這裡

近日,阿裡巴巴達摩院舉辦2021青橙獎終審答辯會,20位青年學者參與答辯。

他們擁有海内外頂級高校的博士學位,平均年齡僅33歲,橫跨15個科研領域,且均已獨立開展科研并作出突破性工作:

數學領域候選人聚焦“千禧年難題”,提出原創數學方法;

航天學者探索火星軟着陸問題,用視覺算法、噪聲模型等技術解決難題;

生物學家專注RNA結構和機制研究,有利于新冠病毒藥物開發;

計算機領域研究者試圖改進半導體加工工藝,發表多篇頂刊文章。

來了!「年度最強學術答辯」看這裡

入圍終審答辯的青年學者們

青橙獎最終獲獎名單将在雲栖大會期間正式公布,屆時,将有10位科學家獲得由達摩院提供的1000萬元獎金,以及阿裡提供的開放資料、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援。

青橙獎是阿裡達摩院于2018年設立的純公益性學術評審活動,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目的在于發現和鼓勵中國科研新生力量。

如今,青橙獎已連續舉辦四年,吸引着越來越多的頂尖青年學者,覆寫研究方向快速增加。2021年青橙獎,共吸引365名青年學者申報,他們來自計算機科學、生命科學、數學、實體、化學等領域,研究細分方向超過83個。

青年學者帶來的研究課題,展現了科研的最新動向和趨勢。與往年相比,今年申報青橙獎的科研課題展現出幾大特點:

01農業課題首次入圍

實用科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今年,首次有農業領域研究入圍20強,該研究圍繞着棉花基因組學,取得階段性、創造性科研成果;生命科學領域對冠狀病毒的研究也迎來新突破,持續為新冠藥物的開發提供新解法。

“農資大事在種子”,為突破高端原棉對進口依賴性強的現狀,青年學者持續深耕基因組大資料與智能育種設計,利用遺傳圖譜、雙單倍體技術以及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等,成功組裝了國際上第一個異源四倍的棉花基因組。同時還開發了生物育種晶片,可幫助科研人員快速鑒定材料中的遺傳資訊。

此外,還有不少青年學者的課題圍繞冠狀病毒展開,在RNA結構和機制、創新藥物研發等方向持續突破,成功解析出冠狀病毒聚合酶的三維結構,發現的小分子抑制劑能夠很好的在分子水準和細胞水準上阻斷病毒的複制。

02 計算機科學由軟向硬

相比往年,今年申報的研究方向更聚焦在計算機基礎技術領域,如半導體制造、雲計算系統軟體、存儲系統、資料中心等。

半導體制造已進入“後摩爾時代”,突破傳統制造技術和結構成為全行業難題。一位青年學者的研究創造性地提出新思路,成功将垂直半導體器件的溝道長度降到了1nm以下,代表着半導體的最小尺寸和最高精度,被學界視為“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式工作”,對推動半導體制造領域的進步有重要作用。

一項雲計算基礎技術研究也入圍終審答辯。候選人的研究針對網絡、存儲、計算三大核心資源,建立了一套軟體定義的網-存-算融合方法與技術,解決雲計算多機互聯中帶寬配置設定、負載均衡、多機協同的難題,成功将網絡平均傳輸速度提高4.45倍,存儲吞吐量提高3-10倍以及分布式一緻性性能提高1-3個數量級。

03 基礎科學比重增加

專注基礎科學的候選人比重增加,青年學者向世界級難題發起挑戰。

其中,千禧年問題成為數學家們共同的追求。有人提出原創性的數學方法,解決了流動穩定性數學理論中一系列重要的公開問題,并嘗試探索超臨界方程的奇性問題,對Navier-Stokes方程的解答作出貢獻。

在實體學領域,量子科學勢頭正勁,60%的科研課題與量子相關。如近年大熱的拓撲量子材料研究,有青年學者成功預言了新拓撲态的材料體系,并提出了完備的拓撲能帶理論,相關論文成功入選《Nature》封面文章,同時建立了拓撲材料資料庫,被評為“2019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在答辯會上,評審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周傲英表示:“現在是他們最有創造力的時候,他們不躺在傳統成果上,對重大科學問題抱有極大熱情,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成果,未來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