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對“結構化思維”的了解 - 直播分享一、背景二、結構化思維是什麼?(What)三、為什麼要掌握結構化思維?(Why)四、怎麼做?(How)五、用金字塔原理的原則驗證思考【重新組織 + 驗證】六、思考七、 總結八 、重點問題

錄播視訊的 B 站 連接配接:

[video(video-ZYTlVANO-1627144747736)(type-bilibili)(url-

https://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aid=291975940)(image-https ://ss.csdn.net/p? http://i2.hdslb.com/bfs/archive/0d27bff16c61ccd3b86b0849b4bcc8d9577ca2fc.jpg)(title-我對結構化思維的了解)

]

下面給出部分講義内容,如果你很難了解,建議和視訊配合一起看。

一、背景

參加碼出架構的班,孤盡老師發現很多同學回答問題不全面,沒有結構化思維。

我發現自己也沒有系統化掌握結構化思維。

同時,在知乎上搜尋結構化思維時,發現很對回答也不能讓自己滿意,容易知道是什麼,不知道怎麼做。

是以,最近搜尋了很多資料,結合自己的了解,重新整理作一次結構化思維的分享。

二、結構化思維是什麼?(What)

我的了解:結構化思維是一種對抗熵增的方法,通過将資訊或内容結構化來,幫助我們更好地思考,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和做事。

三、為什麼要掌握結構化思維?(Why)

更全面地思考問題(工作、生活、學習都有幫助)、更好地學習知識(主動 zoom in / zoom out ; 主動切換視角)【input】

更清晰地表達 vs 混亂(講話沒邏輯)【out put】

四、怎麼做?(How)

4.1 主動按照結構化的角度/次元去思考問題【角度】

時間次元、空間次元、邏輯次元:因果關系、重要性等。

我對“結構化思維”的了解 - 直播分享一、背景二、結構化思維是什麼?(What)三、為什麼要掌握結構化思維?(Why)四、怎麼做?(How)五、用金字塔原理的原則驗證思考【重新組織 + 驗證】六、思考七、 總結八 、重點問題

複雜流程 → 時間角度 → 階段 + 步驟

複雜業務 → 空間角度 → 拆分成不同的元件,調整元件之間的關系 (微服務 -服務、領域驅動 - 領域、上下文、聚合、實體等)

案例1:《文章稽核中請不要直接顯示404頁面》

https://bbs.csdn.net/topics/600389578

案例2: 《我眼中的Java大牛之孤盡老師》

https://blog.csdn.net/w605283073/article/details/118855669

4.2 運用結構化思考/分析方法【方法】

4.2.1 歸納【input】和演繹法【output】

我對“結構化思維”的了解 - 直播分享一、背景二、結構化思維是什麼?(What)三、為什麼要掌握結構化思維?(Why)四、怎麼做?(How)五、用金字塔原理的原則驗證思考【重新組織 + 驗證】六、思考七、 總結八 、重點問題

學了很多知識之後,選擇一個話題,根據不同技術之間的相似做法,總結出一些共性。

我對“結構化思維”的了解 - 直播分享一、背景二、結構化思維是什麼?(What)三、為什麼要掌握結構化思維?(Why)四、怎麼做?(How)五、用金字塔原理的原則驗證思考【重新組織 + 驗證】六、思考七、 總結八 、重點問題

4.2.2 zoom in / zoom out

配套視訊: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x411v7Aq?from=search&seid=9783618355043756195

視角放大和縮小 → 實體放大和縮小容易,思維放大和縮小不容易(注意)

案例1:C4 可視化軟體架構

網站:

https://c4model.com/
我對“結構化思維”的了解 - 直播分享一、背景二、結構化思維是什麼?(What)三、為什麼要掌握結構化思維?(Why)四、怎麼做?(How)五、用金字塔原理的原則驗證思考【重新組織 + 驗證】六、思考七、 總結八 、重點問題

空間關系:放大 (系統次元、容器次元、元件次元、類次元)

時間關系:調用關系

視角:使用者和系統;内部系統(藍色)、外部系統(灰色)

案例2:很多人隻關心眼前的二畝三分地,阻礙發展

業務上,了解上下遊是怎樣的;了解小組、部門、到公司、行業,甚至國家的發展方向方向

技術上,從表面的會使用,到知道原理。

4.2.3 5W2H → 關鍵是 是什麼、為什麼、然後才是怎麼做!!

案例1:《為什麼我們要追求整潔的代碼》

https://mp.weixin.qq.com/s/8AZTiHFqsX5a-9BktXr9PA

案例2:本文的邏輯

4.2.4 MECE分類原則: 各部分之間互相獨立 (Mutually Exclusive),所有部分完全窮盡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我對“結構化思維”的了解 - 直播分享一、背景二、結構化思維是什麼?(What)三、為什麼要掌握結構化思維?(Why)四、怎麼做?(How)五、用金字塔原理的原則驗證思考【重新組織 + 驗證】六、思考七、 總結八 、重點問題

案例1:結構化思維與程式設計

常見的結構化思維的示例

我對“結構化思維”的了解 - 直播分享一、背景二、結構化思維是什麼?(What)三、為什麼要掌握結構化思維?(Why)四、怎麼做?(How)五、用金字塔原理的原則驗證思考【重新組織 + 驗證】六、思考七、 總結八 、重點問題

不符合 MECE原則、不符合歸類分組要求(如果一個大函數包括下面幾個子函數,該如何改進?)

我對“結構化思維”的了解 - 直播分享一、背景二、結構化思維是什麼?(What)三、為什麼要掌握結構化思維?(Why)四、怎麼做?(How)五、用金字塔原理的原則驗證思考【重新組織 + 驗證】六、思考七、 總結八 、重點問題

4.2.5 六頂思考帽

我對“結構化思維”的了解 - 直播分享一、背景二、結構化思維是什麼?(What)三、為什麼要掌握結構化思維?(Why)四、怎麼做?(How)五、用金字塔原理的原則驗證思考【重新組織 + 驗證】六、思考七、 總結八 、重點問題

思考題:六頂思考帽和設計模式的哪個原則相似?

4.2.6 PDCA 循環 → 時間尺度上的結構化

五、用金字塔原理的原則驗證思考【重新組織 + 驗證】

當你在運用金字塔原理的時候,應遵守這四個基本原則:

  • 結論先行:每篇文章隻有一個中心思想,并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 以下統上:每一層次上的思想必須是對下一層次思想的總結概括。
  • 歸類分組:每一組中的思想必須屬于同一邏輯範疇。
  • 邏輯遞進:每一組中的思想必須按照邏輯順序排列。

先重要後次要,先總結後具體,先架構後細節,先結論後原因,先結果後過程,先論點後論據。由此你能做到觀點鮮明,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層次分明,簡單易懂。

我對“結構化思維”的了解 - 直播分享一、背景二、結構化思維是什麼?(What)三、為什麼要掌握結構化思維?(Why)四、怎麼做?(How)五、用金字塔原理的原則驗證思考【重新組織 + 驗證】六、思考七、 總結八 、重點問題

六、思考

一個大大的問題

我們觀察到房間如果不整理,随着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混亂;

我們觀察到圖書館裡,随着書的增多,如果不進行編碼,不提供查詢,找書會越來越困難。

我們觀察到随着系統不斷疊代,如果不修改 BUG,不優化和重構,随着代碼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可控、越來越難以維護。

我們學的知識和技術越來越多,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可以:重點掌握核心原理、知識分類、和已有知識組網 ...

我的應對方案:

思考知識的本質、梳理知識脈絡、總結經驗等等 → 對知識進行結構化處理

我對“結構化思維”的了解 - 直播分享一、背景二、結構化思維是什麼?(What)三、為什麼要掌握結構化思維?(Why)四、怎麼做?(How)五、用金字塔原理的原則驗證思考【重新組織 + 驗證】六、思考七、 總結八 、重點問題
我對“結構化思維”的了解 - 直播分享一、背景二、結構化思維是什麼?(What)三、為什麼要掌握結構化思維?(Why)四、怎麼做?(How)五、用金字塔原理的原則驗證思考【重新組織 + 驗證】六、思考七、 總結八 、重點問題

七、 總結

本文次分享,主要講結構化思維是什麼,為什麼,以及怎麼做。

其中兩個重要的問題

  • 業務方面,實作視角轉變(位置視角 → 換位思考;空間視角 → 從小到大)
  • 知識方面,實作結構化知識和不斷疊代

    希望大家能夠主動用結構化的視角和方法,更好地去思考問題,做事情。

八 、重點問題

本次直播談到兩個比較重要的點,可能對大家啟發

【1】 為什麼大多數人成長的慢或者隻能按照同樣的速度成長,如何破解?

底層原理:慣性定律是一緻的,沒有外力的作用,物體沿着原有方向勻速直線運動。

這裡所謂的外力,其實更多地是指方法和思想的轉變。

破局知道就是多複盤來發現問題,然後用結構化的思想來思考和做事,采用針對性采用更高效的方法。

我們有沒有經常複盤? 我們有沒有學習新的思維角度,學習新的方法?

【2】 為什麼我們學的知識不系統?學的不透徹?

底層原理:熵增定律:封閉系統,沒有任何幹預,混亂程度越來越大 。

我們觀察到房間如果不整理,随着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混亂;

我們觀察到随着系統不斷疊代,如果不修改 BUG,不優化和重構,随着代碼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可控、越來越難以維護。

我們學的知識和技術越來越多,我們做了什麼?(這是很多人技術深度無法提高的重要原因)

歡迎關注我,以後會考慮講一些思維模型,比如本質思維、抽象思維等,敬請期待....

如果本文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評論 加關注。

我對“結構化思維”的了解 - 直播分享一、背景二、結構化思維是什麼?(What)三、為什麼要掌握結構化思維?(Why)四、怎麼做?(How)五、用金字塔原理的原則驗證思考【重新組織 + 驗證】六、思考七、 總結八 、重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