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見新力量NO.15|專訪鍊藥科技創始人江開立

生病吃藥,人們通常都希望“藥到病除”。但事實上,“用藥安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看病吃藥”過程中潛在的隐患。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資料表明,全球約有1/3的死亡病例是用藥不當所緻。中國的統計資料顯示,每年因醫療損害事件造成約40萬人非正常死亡,是交通事故緻死人數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不合理用藥導緻的。

如何防止用藥風險?

随着資訊技術的不斷革新,網際網路、5G、大資料等新技術在傳統醫院中的應用正在飛速發展。借用資訊化手段控制醫藥風險,成為醫療行業的發展趨勢。第十五期《看見新力量》采訪了由聊城智彙谷、阿裡雲創新中心與創頭條聯合舉辦的阿裡巴巴諸神之戰山東站暨智彙谷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新銳獎獲得者——鍊藥科技的創始人江開立,聽聽鍊藥科技如何通過技術創新解開這個難題。

看見新力量NO.15|專訪鍊藥科技創始人江開立
看見新力量NO.15|專訪鍊藥科技創始人江開立

成立于2016年的鍊藥科技專注于醫院用藥風險的控制,并開發了以海量科學、權威醫藥學資料庫為支撐,運用資訊技術實作醫囑自動審查和醫藥資訊線上查詢的用藥指導軟體——智慧合理用藥審查平台。這款軟體以豐富的醫藥知識庫為基石,以臨床工作需要為導向,涵蓋事前提醒,事中攔截并幹預,事後記錄和分析,建構起完整的合理用藥體系,促進合理用藥水準。

鍊藥科技創始人江開立介紹,“我們的産品類似于電腦上的防毒軟體,如果醫生開的藥存在安全風險,我們會及時提醒開藥的醫生。”

看見新力量NO.15|專訪鍊藥科技創始人江開立

衆所周知,患者去醫院就診看病,醫生根據病情開具處方藥,但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是以所開處方藥适不适合患者,藥與藥之間有沒有互相作用等,存在一定的用藥風險。此外,有資料顯示,藥品知識每10年左右就會有50%的部分老化,而且這個周期還在進一步縮短,這就導緻了現在的醫師對大量有關藥品的基礎資訊無法記住和利用;同時在繁忙的日常醫療工作中,醫生、藥師等都缺少時間進行處方稽核。綜上來看,用藥風險這個痛點一直都存在,加強醫師用藥監管和考核的需求也是勢在必行。

“這個需求一是醫院本身需要,二是政策性需要。”江開立告訴我們,國家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加強醫師用藥監管和考核,所有的醫療機構需要有用藥監管軟體才能通過政府的考核。“這是一種剛需。”

合理用藥監管軟體是一種輔助工具,即當醫生在電腦上開具處方或醫囑時,軟體會自動撲捉處方與藥物治療相關的資訊,并進行分析,如有不安全因素或疑問,立即進行提示或提醒,幫助醫生嚴把處方關。例如,一位高血壓病人對某種藥過敏或是服用後會有不良反應,但是醫生在開藥的時候疏忽了,這時軟體及時提醒提示出來,醫生就能看到,進而提高了病人的用藥安全。

此外,每年會有多種新型藥品上市,醫生不可能全都了解或者記住,鍊藥科技提供的查詢服務功能就能幫助醫生最快速了解相關藥品知識。

看見新力量NO.15|專訪鍊藥科技創始人江開立

合理用藥的獲客途徑遵循打通B端完善C端。B端客戶即醫院;C端客戶有兩種,一個是作為醫療工作者的C端,即醫院就診的患者;還有一個是普通的C端,即大衆。

“打通B端是獲得專業C端使用者是最快捷和最有粘性的方式,我們的産品和服務能通過知識的轉化賦能專業的C端,讓專業的C端更高效的服務于大衆的C端。”江開立說。

看見新力量NO.15|專訪鍊藥科技創始人江開立

如何快捷而有效的擷取專業C端客戶?江開立告訴創頭條:“我們的産品如果綁定一家醫院,這個醫院每天的門診量若是三千人左右,那麼我們的産品服務就能覆寫到這三千人的數量。同時這個獲客是免費的。”

鍊藥科技在獲客方面有主動推送和被動關注兩種方式。一種是接入醫院網際網路接口。患者就診取藥後,合理用藥監控軟體會根據患者的用藥資訊主動推送有關藥品知識,幫助患者安全用藥。另外一種是掃碼關注。例如,在醫生開具的處方單上有二維碼,患者有需要可以通過掃碼擷取用藥指導。

在打通B端使用者方面鍊藥科技有幾個優勢:一是,有一定的存量客戶,目前鍊藥科技的産品和服務已覆寫20多個省市400餘家醫療機構。二是,培養了一批綜合素質高的業務骨幹,有把産品單獨賣進醫院的能力。三是,有成熟的管道資源和合作夥伴。

江開立告訴我們,“現在鍊藥已經和市場上30餘家主流的hit廠商有過合作,但是僅有這些管道,還不足以迅速的占領市場,我們也在嘗試和對接更多的管道資源。比如藥企、醫療器械的銷售商包括政府部門。我們已與濟南、天津等地衛健委展開合作,服務該轄區内醫療機構的用藥監控。”

國家衛健委對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1007545個。其中,醫院34354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54390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5924個。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網際網路巨頭也紛紛入場,希望在藥品風險監控方面占領市場,但卻步步維艱。在江開立看來,因為醫院壁壘比較高,外來産品或服務得不到醫院的信任很難進入,更别提免費擷取醫院方面的資訊。加之網際網路模式追求快速增長,一般規定一年内,兩年内覆寫多少家醫療機構,産品在幾小時内就能上線,工程師不用去現場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等等,事實證明這個是不現實的。這個行業不單是先進的技術就可以解決的,還需要龐大的知識資料庫作為支撐。

看見新力量NO.15|專訪鍊藥科技創始人江開立

江開立是醫生出身,後去《柳葉刀》出版公司Elsevier工作5年,期間讓他感觸最深的是,《柳葉刀》及其公司Elsevier已有400多年曆史,存在這麼長時間,至今影響力還是如此之大,為什麼呢?因為它是知識類公司,最大價值就是它的知識累積。

看見新力量NO.15|專訪鍊藥科技創始人江開立

江開立的目标是緻力于打造一個醫藥知識類的資訊服務平台,然後把知識做成規則化、可視化,為醫生和患者提供專業的、權威性的醫療知識類資訊服務。價值與效益并存。他相信知識型公司因為其價值才能長久,而且會越做越大。

目前,鍊藥科技的研發團隊有50多人,研發方向主要是大資料分析和人工智能輔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和龐大的醫藥資訊知識庫,把藥物産生的風險降至最低,減少醫療糾紛。目前市面上已有左右醫生、四川美康、杭州逸藥等企業都在這個領域做精準服務,與這些競争對手相比鍊藥科技有哪些優勢?

江開立說:“我們與競争對手相比,最大的優勢是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經過整合的醫藥資訊知識庫支援,知識庫内的醫藥資訊累積已有20多年時間。我們的核心競争力,是我們有一支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大資料研發團隊,能把知識、大資料、及B端做一個融合。我們的目标不但打造一個專業的醫藥知識類的資訊平台,還希望打造一個醫生桌面端的必備應用。”

目前,針對用藥風險監控方面,市場上的企業都在建構B端到C端的生态連結,且都處于一個成長階段,這對鍊藥科技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看見新力量NO.15|專訪鍊藥科技創始人江開立

“市場的挑戰我們的團隊通過努力是可以克服的,但最大的挑戰是人才的挑戰。”江開立說,鍊藥科技60%資金用于産品研發,但對于初創公司來講,與那些資本雄厚的網際網路大廠競争去挖大資料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優秀人才,是很困難的。

“如今,用藥安全防火牆将醫療資訊化逐漸減少不合理用藥的不良行為,但鍊藥科技遇到了新困境。江開立說:“公司目前存在兩大困難。一是具有醫學背景的IT人才緊缺,人員招聘陷入窘境。二是醫療市場的融資環境與消費市場相較而言不太理想,隻能靠自有資金運轉。”在關注到阿裡雲創新中心後,他選擇參加阿裡巴巴諸神之戰山東站創業大賽,希望可以通過大賽引入外來資本,提高團隊研發能力。

看見新力量NO.15|專訪鍊藥科技創始人江開立

“我們很少公開參與此類創業大賽,這幾年公司太專注醫療行業的研究和技術的創新了,此次參加阿裡巴巴諸神之戰大賽,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機會。有機會與數百家創新團隊及幾十位投資人進行交流,看到了各行業不同創業團隊以及他們的創業經驗,很有感觸,同時也借鑒了一些團隊的成功經驗,以後可以複制到我們團隊營運中。同時,我也希望通過阿裡巴巴諸神之戰,有更多人關注到醫療産業的發展,團隊也能收獲人才資源和資金支援以解決公司目前的困境。”江開立表示。

看見新力量NO.15|專訪鍊藥科技創始人江開立

通過阿裡巴巴諸神之戰創業大賽,也讓江開立認識到引進外來資本的必要性,借用外來資金,提高産品研發能力,市場拓展能力,可以使公司獲得更快速的發展。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應該去做對這個社會有益的、可以促進社會發展的事情進而實作人生價值。這是我的創業信條,也是對其他創業者的建議。”江開立說道。輔助400+醫療機構合理用藥後,鍊藥科技仍竭盡全力為用藥安全修建一道穩固的護城河。

關于鍊藥科技的未來,江開立表示:“今後,用藥安全防火牆将覆寫到更多的醫院,努力成為了一個民用級産品體量,挽救更多的生命。同時希望更多人加入到醫療資訊化領域中來,一起貢獻用藥知識經驗,一起推進醫療行業的進步。”

本文為阿裡雲創新中心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備注來源。

看見新力量NO.15|專訪鍊藥科技創始人江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