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搶了我的火車票?

誰搶了我的火車票?

作者|嘉榮

編輯|伊頁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随着市場經濟開放,勞動力在中國南北大地上遷徙,直接帶動了交通業的發展。彼時在廣東的街頭,看到火車站前大排長龍是家常便飯,全都是前呼後擁買票、搶票的人。

那是車票售賣相對透明的一段時期,每趟車的預留票額都會在車站公示。雖不及現在便利,卻隻有車站門前的那條同一“起跑線”。想買到票,路隻有一條:對照着預留票額,越早去排隊,越能買到票。

古往今來,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生意。一些“黃牛”從早起排隊搶票,到網際網路時代攻擊12306的系統漏洞來鎖票、放票,賺得盆滿缽滿。那條起跑線還在,規則卻已被打亂。

而随着12306官網系統和實名制的完善實行,黃牛已止,搶票未休。失落之餘,線上代訂平台興起,“加速包”“好友助力”“分流”等各種搶票方式随之走紅。

在這些搶票方式到底是“智商稅”還是“貨真價實”的辯論之外,12306與第三方平台的博弈一直在進行。而當加速産品同質化,平台之間也在“卷上加卷”。

無形之中,搶票賽道的背後遠不止是購票者之間的你争我搶那麼簡單。

01 薛定谔的加速包

加速包真的是智商稅嗎?于顧客而言,“是否搶到票”是唯一判斷加速包是否有用的根據,但在搶票系統中,并非“速度決定一切”。

選好目的地下單、分享給好友、焦急等待出票,這是小楊每次在學校和家之間往返時必走的流程。其中“分享給好友助力獲得加速包”是流程中關鍵的一步。

“這個東西非常雞肋”,盡管積極轉發連結,但她這樣形容該功能。

小楊告訴「新熵」,好友助力其實算是一種心理安慰。在乘坐同一輛車時,她發現曾一同等票的人沒有好友助力也搶到了票;還有一次邀請很多人助力後搶到了票,後來發現隻是趕上了二次放票。“加速包”到底在其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她并沒有多少明顯感受。

而小楊隻是萬千“加速包”搶票大軍裡的一個縮影。不過與但求安慰不同的是,購買加速包的還有另一群人,他們也确實有從加速包中“獲利”。

和免費邀請好友助力就可以擷取加速包不同的是,在平台上直接購買加速包需花費幾十至一百元不等,可多次購買疊加來達到“最高速度”。

誰搶了我的火車票?

在淘寶上售賣加速包的評價中,有回報購買後并沒有用的吐槽,但大部分評價顯示确實幫助他們搶到了想要的票。資料真真假假,但産品存活至今,讓人不難相信其中一些人确實通過加速包搶到了票。畢竟雖然賣家精,但買家也不傻。

那麼加速包真的加速了嗎?所謂的“比在12306上快”,“快”從何來?

美團上相關産品服務說明,對其的解釋是:“可有效提升搶票速度,增加搶票資源”;飛豬客服向「新熵」表示,是否能搶到也需要看12306是否有人退票,如果不加購加速包,和直接在12306買無異。

誰搶了我的火車票?

有分析認為“加速包”的本質隻是“提高寬帶速度”,但一些産品經理卻不以為然。

在PMCAFF産品經理社群,前好未來産品組負責人認為這類搶票原理和寬帶無關,而是取決于搶票伺服器與12306伺服器互動的時間。寬帶隻能保證在相同的網絡條件下,網絡請求不會因為網絡擁堵而增加互動的延遲時間。

“假設說我在歐洲有個伺服器10G帶寬,北京一個伺服器10M寬帶,那兩個伺服器與12306伺服器互動的時間,不一定是歐洲的伺服器快,恐怕等歐洲伺服器反應過來,票都沒了。”

但他表示加速包的原理可對照隊列原理:“比如我一趟車次,開了10個售票視窗,那同時我隻能響應10個使用者(其中包含了真實的使用者和搶票伺服器)的購票請求,也就有10條隊伍,比如搶票軟體占住了一條隊伍,然後他弄了20個機器人在那排隊,如果你不買加速包,你的購票需求由隊尾的機器人去送出,如果買了,你的購票需求就可以更早地被響應。”

攜程的産品經理也緊跟其後表示:“和寬帶沒有關系”,調整的是搶票後的配置設定優先級,而好友助力會提高優先級。

誰搶了我的火車票?

圖檔來源:人民日報

而根據12306官方曾表示的“加速包并不能擁有優先購票權”,可以推斷加速包所能給予的優先級并非是在12306的隊伍裡加速,而是在第三方平台上加速。

「新熵」發現,在飛豬平台上每日選擇搶票服務的人數可達一百多萬人,智行平台可達八十多萬人。從顧客的使用回報來說,目前處于兩極分化狀态。有買了也沒搶到票的,也有買了确實搶到了票。

實質上,無論加速包調整的是網速還是配置設定優先級,它都不是決定最終結果唯一獨立的因素。票的數量是一定的,有人點滿了加速條也沒有搶到票,有的人隻買了一個加速包卻搶到了票。這和不同平台之間的腳本以及寬帶品質差異也脫不開幹系,畢竟系統并非統一的。各大平台也深知這一點,在搶票規則裡都會注明成功率并非100%。

而除了最終搶票的結果,不少買家選擇是因為過程的便利。不少使用者表示購買加速包的原因在于“省時省力”,買了後僅需靜待結果即可,而如果不買則要自己親力親為盯着放票時間和餘票數量。在這一點上,無疑第三方平台的網絡、人力、管道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給買家一些“優勢”。

由此可見,搶票過程是由多種因素并存驅動的,是否能搶到票,并不隻是單單一個加速包可以解決的。但存在即合理,加速包是不是智商稅,也不能僅靠“是否搶到了票”來下判斷。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是否獲得了在買票服務上的其他“優先級”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02 12306的羅生門

12306早已明确表示“加速包”并不能擁有優先購票權,無論是哪款購票軟體都需要在鐵路12306購票系統内排隊。

誰搶了我的火車票?

截至2022年1月6日晚8點,飛豬、智行搶票資料

但與此同時,“加速包”在第三方平台上并沒有下架,使用者的熱情也不曾消減,每日在各大平台上下單加速包的使用者資料仍不斷增長。截至2022年1月6日晚8點,飛豬上當日超170萬人選擇搶票服務,智行平台上當日則超126萬人。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12306技術部主任單杏花曾表示,由于搶票軟體的使用會降低其他手動查詢使用者的速度,進而導緻系統延遲,為了保障使用者權益,他們已經屏蔽了多個搶票軟體的管道。

誰搶了我的火車票?

如果12306已經屏蔽了多個搶票軟體的管道,加速包卻仍在市場上大行其道,是12306系統仍有漏洞,還是第三方加速包無孔不入?

12306自上線以來出現不少Bug。2014年,12306就曾陷入“僞實名”風波。一則标題為《“慶豐包子鋪”也能買火車票》的新聞将其推上了風口浪尖。當時隻要有身份證号碼,買票名字可以随意改動,就連動漫人物姓名、商鋪名稱也能買到票。現在實名制已完善,但每到春運搶票時刻,12306偶爾還會“閃崩”,不少使用者無法登入。

誰搶了我的火車票?

哪怕花費幾億元打造的系統,服務于數億流量的官方網站再次出Bug也并非不可能。而其也僅表示已經屏蔽了“多個”搶票軟體管道,而非“全部”。但目前頭部第三方代訂平台的加速包業務并未受到營運影響,那如果連“大頭”12306都無法屏蔽,就算屏蔽了一些小的搶票軟體管道,怕也無濟于事。

随着第三方平台技術不斷地革新,代訂平台和官方平台的博弈看似不斷拉大,但随着官方候補訂票功能的上線,使用者鐘愛的天平開始向12306傾斜。

類似于“官方搶票”的候補訂票功能,指的是當無票時,乘客可按日期、車次、席别送出購票需求,并在預付票款後,售票系統自動安排網上排隊候補。當對應的車次、席别因退票、改簽等業務産生可供發售的車票時,系統自動兌現車票,并将購票結果通知旅客。

誰搶了我的火車票?

圖檔來源:12306

一位12306使用者使用後表示:“候補功能很好用,每次都買上票了。加速包從來沒用過,能不能買到票取決于有沒有票,而不是我拉了幾個人助力。”

候補功能和加速包誰強誰弱?有一種解釋是,候補功能就是在12306背景的票池裡排隊,這個隊排完了才會放出來,然後才是各大平台來排隊。這也意味着就目前而言,候補功能在搶票過程中能給予的優先級屬于最高。

1月6日,12306網站在服務體驗上又朝前邁了一步。售票服務時間由此前的5:00至23:00,延長至5:00至次日淩晨1:00(每周二除外),同時提供24小時網際網路退票服務,退票截止時間由乘車站開車前25分鐘延長至開車前,并新增12306用戶端免登入退票管道。

第三方平台的難題更多。除了要想盡辦法破解端口、繞開限制,還需要面對“破壞公平”和“誘導消費者”的嫌疑。

體制内、法律人士群體多認為搶票平台屬于公共秩序的灰色地帶,對不熟悉網絡的使用者人群來說很難在搶票大戰中取得勝利,進而影響了公平。

而網際網路從業者則認為科技提供了友善,不能因噎廢食。李開複曾公開表示:“有人說買票軟體網民才會用,民工不會用,導緻社會不公平,是以違法。若這也算違法,那以後是否民航局制止用去哪兒買票、交通部制止用導航抄捷徑,商務部制止用淘寶買便宜貨、教育部禁止用英語學習軟體籌辦聯考?若要照顧民工,隻有鐵道部從源頭做起,線上線下做配置設定。”

另外就“誘導消費者”這頂帽子而言,商家明确無法保證100%的成功率,卻依然如出一轍地用了“全網領先”“極速”等誇大的詞語。包括所謂的“搶不到就賠付”,但實際賠付不僅有條件,更多還是代金券而非票款。

即便12306和第三方平台博弈不斷,但登陸各大平台不難發現,仍需登陸12306的賬号和密碼,這樣看來最終的流量指向實際上仍是12306。而毫無疑問的是,隻要12306不放票,各大平台技術再高超也無法為顧客“憑空造票”。

03 大魚吃不掉小魚

事實上,第三方平台内部也沒少“卷”。

想在搶票的跑道上取得優先級,各大代訂平台也想在賽道上争出個先後。目前主要是通過三種手段:一是通過好友助力取得“免費”的加速包,二是直接在購票時通過加錢購買加速包,不同平台價格不等,少為幾十元多則上百元,三是使用分流平台。

目前各大平台采用的幾乎都是前兩種“加速包”政策來實作搶票,而在同質化的大平台之外,還有種小平台所采用的“分流”技術,其中最出名的便是Bypass。

誰搶了我的火車票?

Bypass軟體頁面

在Bypass的官網上,有創始人小風創立該軟體的故事。那個因2013年10月搶不到票滞留在杭州的男孩子自此開始了12306的分流之旅。他将每一次的改進疊代都寫在了官網上。

和有“誘導消費”嫌疑的大平台不同,這個軟體對一些搶票老手來說可謂是一股清流。平台上大多數是免費使用者,也有不少心存感激的随手20元贊賞。

無論是目前的飛豬、智行還是去哪兒網,背後都是龐大的平台運作集團。流量、營銷,讓這些大平台捕獲了一衆想要搶到票的使用者并不足為奇。而哪怕投入巨大,使用感受也褒貶不一。

而Bypass的建站宗旨是“不做廣告、不做推廣、不攜帶病毒、不收集隐私資訊,并接受各方技術評測,全心全意為使用者打造一款屬于自己的搶票軟體”。僅靠一腔孤勇的個人夢想,卻有着比大平台“忠實”比例更高的使用者。

截至目前,不算内測群,Bypass共積累了39個使用者交流群。人數在500-2000人每群不等,大部分群已滿員,計算下來人數大約在5.6萬人。甚至不及每日在大平台上搶票人數的三十分之一。但問及Bypass的使用者,都對其有着極高的評價和高回頭率,更沒有人懷疑是“智商稅”,甚至将其評為“良心之作”。

誰搶了我的火車票?

圖為Bypass交流群内創始人小風和使用者交流

比人數,Bypass自然比不過大平台的使用者;比流量,除了官網,使用者幾乎全靠“自來水”推薦;比營銷,免費軟體可燒的錢也屈指可數。

一個小平台的好評比例更高,到底是分流技術确實更勝一籌還是幸存者偏差?

就技術而言,一位網絡購票業内技術人員在知乎上表示,12306接口本質上分為移動端App和PC端網站接口,目前各大App代訂平台使用的是前者,而分流網站使用的是後者。比較來說,前者破解難度更高,穩定性也更強。

“是以,技術上來講也好,内部資料來看也好,上述App搶票綜合成功率是遠大于所謂的分流搶票的。”

可能是本身使用人數較少,又或許是免費使用者期待不高,從結果來看這個小衆平台的确捕獲了一批使用者的心智。但對大平台來說,除了攻占市場的壓力,資本市場的期待也需要其在這個戰場上拼出一條血路。

任何一個産品隻有走通了使用者模式,才能更好地挖掘盈利之道。很顯然,“加速包”們在使用者體驗上還沒有找到最大公約數。

沒有不存在競争的市場,12306和第三方平台的博弈仍會繼續。而回顧12306系統更新的曆程,背後都伴随着不同形式的“侵入”,或是主動或是被動,正如Bypass官網的一句話——“分流,不隻是技術上的争鬥”。

交通方式可以更換,出行可以錯峰,但官網、平台、使用者之間的三者博弈沒有停歇可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