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ubbogo 淩煙閣之鄒部長dubbogo 概覽社群評價采訪環節人物小寫

作者 | 鄒部長 (于雨)

dubbogo 概覽

dubbogo 項目已進入第六個年頭。dubbogo 項目初期的使命就是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Java and Go"。目前 dubbogo 已經對齊所有 dubbo 版本,正與 Dubbo 齊頭并進,并在雲原生方向反哺 Dubbo。

  • 項目位址: https://github.com/apache/dubbo-go
  • Contributer:100+
  • Comitter:23
  • PMC:5
  • 代碼行數:17萬+
  • Apache 貢獻度: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地貢獻了 5 個 項目

接下來将陸續采訪社群的 PMC/Committer,回首各位同學加入社群時的初心,回憶在社群成長的點點滴滴,以照亮未來社群其他同學的前行路。

本期采訪的是我們的 PMC 部長同學。

dubbogo 淩煙閣之鄒部長dubbogo 概覽社群評價采訪環節人物小寫

社群評價

要說 dubbogo 社群活躍度最高的人,鄒部長一定位列前茅,如果說社群有搞不定的問題,找部長是最靠譜的。

  • 2020 年初提名 dubbogo committer
  • 2020年10月份提名 dubbgo PMC。dubbo 主席北緯有感于部長貢獻巨大,親自出面提名
  • 作為項目發版人,分别主持過 1.4.x ~ 1.5.x 的釋出
  • 2020.7 在 Go 夜讀第 95 期分享《Dubbo-go 的成長與蛻變之路》
  • 2020.8 受邀在 Giac 大會分享《Dubbo-go:雲原生時代的 Dubbo》
  • 2021.1 受邀成為 Spring Cloud Alibaba Meetup 廣州站嘉賓演講

部長為人比較謙虛,低調,擁有着紮實的技術影響力。成為 PMC 的部長依然身體力行影響着 dubbogo 社群,引導着 dubbogo 往正确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采訪環節

1. 首先介紹下自己,回憶下是什麼契機讓你了解到 dubbogo 的?

社群人稱部長,十多年技術小兵,愛好開源。

在 2019 年時,dubbo-go 剛成立不久,很多功能與 dubbo 相差甚遠,除了基礎的 RPC 與服務治理功能之外,很多擴充功能都沒有。于雨正在尋找 dubbo-go 支援遠端配置中心的功能。通過何鑫銘(現 Dubbo PMC)了解到我對這方面有獨特的解決方案。于是在 2019 年 10 月一個下班的晚上,通過微信聯系到我,詢問是否有興趣參加該項目,通了一個 10 分鐘的電話。鑒于在此前公司選型時,沒有一個可以在 golang 上能直接與 dubbo 互通的 SDK ,導緻在公司有多語言時,選取 dubbo 作為微服務架構,需要投入巨大成本。而我經曆過這種痛苦的時刻,就毫不猶豫就答應加入。此後,則推動多個版本落地,并見證了社群人數從 200 人到 2000多人,多個子項目孵化并捐贈給 apache,多個曆史時刻。

2. 參與到 dubbogo 的開源貢獻是什麼樣的體驗?

其實開源與公司項目有很大差別,在參與開源貢獻過程中,讓我學習到了溝通在其中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 apache way 中也強調過社群的重要性,而社群就是鼓勵大家多溝通,多發表意見并非一言堂。其中讓我學會了如何尊重及聽取其他人的意見,也能學習到對同一個問題如何通過不同角度提出解決方案,對我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生經曆。

3. 支撐你持續貢獻 dubbogo 最大的動力,以及給 dubbogo 做出的最大貢獻是什麼?

支撐我持續貢獻的最大動力隻有一個:就是為 dubbo 打通 golang 體系的隔閡,讓 dubbo 在多語言微服務架構中占有一席之地,這也是我當初加入該項目的原因。

回顧我為 dubbo-go 的的貢獻,自己也差不多記不清楚有多少了。但是對于我來說,最重要的貢獻應該是建立版本管理流程,并通過自動化測試工具,降低其的巨大工作量。在剛加入項目組的時候,發版是一個人人聞其色變的工作。定好的發版時間,延期是常态、釋出的功能需要一個個手工進行用例回歸。在經曆了幾個小版本釋出後,我發現了其中的問題點在于:

  • 延期常态:在于規劃版本時,沒有定好版本功能範圍。也沒有跟參與的同學定好時間節點,也沒有定期跟蹤。
  • 手工用例回歸:堆在發版前一刻,釋出負責人需要通過手工 1-2 天一個個用例對新版本代碼進行功能回歸。

沒有一個自動化的測試用例工具進行持續內建,将問題提前暴露,永遠都是堆在發版前才暴露,導緻開發者滿意度很低。通過明确版本負責人角色及工作内容,将其制作成通用版本管理流程,大幅降低版本延期機率。同時,将測試用例回歸加入自動化 CI 流水線,能将問題在開發階段提前暴露,大幅減少釋出負責人的投入時間,讓最後的釋出流程更加順暢。

4. 貢獻中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後面社群給你什麼幫助?

在參與 dubbo-go 的過程中,因團隊成員來自全國甚至世界各地,協作成為其最大的挑戰。而社群能幫我凝聚人心,在開源項目推進過程中十分有幫助,特别感謝北緯、于雨以及各位 PMC 的鼎力相助。

5. 成為 PMC 後,你對 dubbogo 未來是期待是什麼?

目前在我看來,dubbo-go 的使用者體驗還是不足。對其未來希望是更加着重使用者體驗,使初級使用者更加容易上手。堅持以打通 dubbo 在 golang 體系為核心,同時提高其底層功能的安全與穩定性,未來肯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6. 還有在參與 dubbo/dubbogo 社群或者其他阿裡開源社群中的其他開源項目嗎?

目前主要在參與 dubbo-go 和 dubbo,因家庭與時間關系未能參與其他項目。

人物小寫

dubbogo 淩煙閣之鄒部長dubbogo 概覽社群評價采訪環節人物小寫

鄒部長,某電商公司任職資深軟體工程師。從事服務端開發工作十多年,做過後端研發,也做過業務架構。擅長多語言微服務技術體系以及電商業務系統研發。Apache Dubbo 與 apollo PMC,曾參與過多個知名開源項目,Apache Dubbo、Apache Dubbo-go、apollo、MOSN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