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新力量」欄目由阿裡雲創新中心全新出品,挖掘創業者和企業創新背後的故事,以訪談、直播等形式,多視角、多緯度進行價值報道,讓你聽到創業者的真實聲音,看見科技創新的力量。
集合行業“大牛”研發高新技術,填補國内空白,打破技術壁壘和國際技術壟斷。第六期《看見新力量》采訪了中國5G産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獲得者——慧晶科技CMO柳珩,和他一起探尋新體系下散熱材料的發展之路。

彗晶科技成立于2019年,公司彙聚材料行業産、學、研一流專家團隊。創始人陳昊曾在多家國内外知名半導體企業或科技企業半導體部門擔任高管,其它營運管理人員來自頂尖跨國企業高管,擁有豐富的市場營銷,營運管理經驗。
王成彪院士作為首席科學家,是俄羅斯雙院院士,曾獲國家專利6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獲國家自然資源部、教育部科學技術獎4項,研究領域主要在機械零件表面強化技術、工程裝備設計理論、複合材料及超硬材料方面。除了王院士,其他研發團隊成員也都是畢業于國際頂級學校,長期從事晶片、半導體材料行業,具有極深的學術背景。
“雖然彗晶科技成立時間不長,但這種‘技術優勢’+‘行業優勢’使我們團隊多方面協作的很順利,這種模式在行業内也不多見”柳珩表示。
導熱材料市場在中國大概發展10年左右,但是國内很多人對導熱材料的認知還處于CPU塗的那層散熱材料這種十分基礎的應用。目前國内導熱材料市場逐漸細分化,對高端散熱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尤其是5G技術的普及和晶片材料行業發展日新月異,使高端散熱材料孕育出新的市場。
5G基站功耗約為4G基站的3倍,體積是4G基站的30%,相當于能量密度是4G基站的10倍,對導熱材料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5G基站信号頻率高,覆寫範圍小,數量預計是4G基站的2-4倍,目前正處于高速建設期,也進一步推升了導熱材料的需求。
正因為5G基站、光通信、新能源汽車等行業飛速發展,高端散熱材料的市場在不斷擴大。“有市場就不斷有企業參加技術研發,但是耕耘就要有工具,其實技術就是工具,我們掌握了比同行業更加先進的技術并且在行業内處于領先地位。在此之前,同行業技術一直被歐美和日本企業壟斷着,我們一直在緻力于研發。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緻力于夯實薄弱環節”柳珩說到。
彗晶科技釋出了DQL-TP-H1720系列超高性能導熱墊片與DQL-TG-H1200D系列超高性能雙組分導熱凝膠。DQL-TP-H1720導熱系數可達到17W/m·K,成為目前市場上導熱系數最高、絕緣性能優異的導熱界面的産品。DQL-TG-H1200D導熱系數達到12W/m·K,擁有良好的老化可靠性,自動化點膠效率高。導熱系數越高,證明傳輸熱能力越強,國内最好的産品導熱系數基本都是在12-13W/m·K,實驗室開發出17W/m·K的墊片,技術突破點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也是行業内的裡程碑。
從産品的性能參數來看,公司的産品已經可以超過日本的技術水準。由于市場上對導熱材料需求越來越高,之後市場發展的越高端,彗晶科技的技術優勢就越明顯。
今年,彗晶科技參與了由鶴壁市政府和阿裡雲主辦的中國5G産業創新創業大賽并奪得全國總決賽二等獎。“鶴壁市政府聯合阿裡雲為我們5G産業的創業公司提供了很大的平台,也彙聚很多創新創業型公司,幫助創業公司形成了更好的生态圈。把很多有共同理念的公司聚集在一起,未來中國導熱材料以及晶片等行業的崛起,一定是兵團作戰。阿裡雲在做的,就是在聚攏這個兵團,孵化更多的像我們一樣的創業公司,這對行業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彗晶科技參與此次大賽,認識到了很多不同的企業家朋友,與他們溝通不同的理念,共同謀得發展。希望大家能夠在5G産業鍊上,産生新的合作商機”柳珩表示。
一直以來,彗晶科技秉持 “自主創新,科技興業”的理念,将效益、責任、環保緊密結合,憑借創新的産品、材料和服務,為各行業客戶定制最佳的導熱材料解決方案,業務遍及全國及多個國家,部分産品達到或超過國外同類産品。
随着中國制造業水準的不斷提升, 5G、新能源汽車等下遊新興應用領域的高速發展,中國熱界面材料行業市場将持續攀升。彗晶科技也将憑借着技術優勢和服務理念,持續擴大市場影響力,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根據客戶定制化需求為先導,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人性化産品服務。
彗晶科技從2021年開始啟動TIM1的研發和産業化,前期重點圍繞技術及産品進行強投入,2023年将圍繞TIM1的産業化進行量産布局。未來4年圍繞TIM1産品線,投入資金合計1.9億左右。相信未來不同行業技術研發上“百花齊放”的現象會越來越多,彗晶科技也必将成為其中重要的一員。
本文為阿裡雲創新中心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備注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