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媒體專訪 | 開源開放,OceanBase 的“成人禮”

本文轉載自公衆号“申耀的科技觀察”

我們知道,“十四五”規劃中7次提及“數字經濟”、24次提及“數字化”,并明确将數字經濟獨立成篇,描繪出了未來5年數字中國建設的嶄新藍圖,而數字經濟的發展則必須以資料作為關鍵生産要素,以資料處理技術為核心驅動,這就讓資料庫成為了數字産業化的核心關鍵技術,它不僅是産業數字化的關鍵支撐,同樣也是數字經濟堅實的資料基座。

在此大背景下,去年6月1日,OceanBase 宣布注冊“北京奧星貝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啟了獨立營運,此舉标志着 OceanBase 走上了大規模商業化的軌道,同時更踏上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媒體專訪 | 開源開放,OceanBase 的“成人禮”

而時隔一年之後的同一天,在資料庫 OceanBase 3.0 峰會上,OceanBase 又首次從技術、商業和生态三個次元對未來的發展戰略進行了系統性的闡述。更為重要的是,OceanBase 宣布正式開源,并成立 OceanBase 開源社群,社群官網同步上線,300萬行核心代碼向社群開放。

那麼,剛剛過去的這一年,作為“一年級新生”的 OceanBase,交出了什麼樣的成績單?而此次宣布正式開源,背後有哪些重要的考量?面向未來,OceanBase 又有哪些新的規劃和布局?帶着這些問題,筆者與 OceanBase CEO 楊冰和 OceanBase CTO 楊傳輝進行了深度交流。

獨立營運,OceanBase 這一年

電影《鬥士》中,有一句台詞令人印象頗為深刻:“知道路要怎麼走,和走上這條路,是有差別的。”确實如此,對楊冰而言,從螞蟻集團的一名中層幹部到一家獨立營運的新公司的 CEO,其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可想而知,而在他的印象之中,過去這一年經曆過的幾件事情,直到今天依然“曆曆在目”。

媒體專訪 | 開源開放,OceanBase 的“成人禮”

OceanBase CEO 楊冰

首當其沖的是定方向。楊冰表示,從新公司成立那天起,自己就和公司的管理團隊一直在探讨 OceanBase 未來戰略方向,取什麼?舍什麼?是不是隻做線下的?線上的要不要做?短期做什麼,長期做什麼?等等,這些問題都是難以取舍的,也是非常難以決策的。

但經過管理團隊的多次溝通和讨論,認為堅持自研開放這條路,不僅是正确的方向,也是值得 OceanBase 全情投入的。“在未來的戰略方向中,我們希望在幾個重點的大行業實作核心系統資料庫的替換,把最難啃的骨頭啃下來,同時在資料庫領域,就像我們三次刷榜TPC成為全球第一那樣,我們也希望在商業化的産品中攻克最難的那部分核心技術,真正把 OceanBase 打造成為全世界最優秀的資料庫。”他說。

其次,是堅守承諾。去年年底,某頭部保險公司找到 OceanBase,希望做全棧核心系統的資料庫改造,同時新老核心系統還要同時完成平滑遷移,以及分布式轉型。可以說,這家頭部保險公司“把全部的身家性命”交給 OceanBase,無疑是對 OceanBase 的絕對信任。

據介紹,該頭部保險公司老核心存在大量 “proc+tuxedo” 開發的代碼,如果修改程式來适配,則需要對上千萬行代碼進行重寫,這顯然行不通。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之下,由 OceanBase CTO 楊傳輝帶隊,專門成立了技術攻堅小組,沒日沒夜的幹了28天之後,成功幫助客戶開發了相容 “proc+tuxedo” 的版本,實作了業務應用的低成本改造。新系統上線後收益顯著,在容災能力,成本節省和性能提升方面都表現出色。

在楊冰看來,這個項目之是以能夠在短時間之内傳遞,核心的原因就是 OceanBase 堅持的自研之路。自研的好處在 OceanBase 過去一年商業化拓展的過程中被極大地發揮了出來。“我們的這個技術團隊有很強的技術功底,知道所有的代碼是怎麼寫出來的,是以也能在一個月之内頂住極大的壓力給客戶成功傳遞了項目,實作了對客戶的承諾。”

事實上,定方向和守承諾僅僅隻是 OceanBase 商業化程序當中所經曆諸多挑戰中的“縮影”。過去365天,OceanBase 一刻不停的在努力奔跑,無論是客戶、生态還是産品方面,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媒體專訪 | 開源開放,OceanBase 的“成人禮”

其中,在産品創新方面,OceanBase 新增了代碼113萬;傳遞需求882個;完成2次大版本、8次大版本的疊代更新;效率提升28%。關鍵的是,OceanBase 推出了最新3.0版本産品,這是一款支援 HTAP 混合負載的企業級分布式資料庫,和過去相比,事務處理性能提升50%,資料分析性能提升10倍。

同時,在生态合作方面,目前 OceanBase 在産業端也與40家優秀夥伴完成了深度合作;OceanBase 認證工程師增加1萬+;技術/服務類夥伴也拓展至12家;此外還投入千萬級資源參與高校人才建設;而在客戶服務方面,目前 OceanBase 也累計服務200家客戶;完成500+場景和2000+外部執行個體的驗證;累計傳遞的資料總容量高達4PB+。

由此可見,經過一年時間商業化運作,OceanBase 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而客戶和生态夥伴的不斷選擇和信任,更證明了那句老話“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而這種不斷被印證的背後,也讓 OceanBase 在進入“二年級”的時候變得更加自信和活躍。

開源開放,OceanBase 成人禮

這種自信和活躍展現在——OceanBase 在6月1日這一天宣布正式開源,這次開源有幾大特點,選擇 Open Core 商業模式,300萬行核心代碼全部開放;采用木蘭公共協定 MulanPubL-2.0 版,協定允許所有社群參與者對代碼進行自由修改、使用和引用;而代碼托管方面,主站選擇了 Gitee,鏡像則放在了 Github。

媒體專訪 | 開源開放,OceanBase 的“成人禮”

毫無疑問,今天“開源正在吞噬一切”,市場上開源的資料庫公司也受到了開發者和投資人的高度認可,那麼對 OceanBase 來說,此時宣布開源是“跟風”的一種舉措,還是另有重要的考量呢?楊冰告訴我:“OceanBase 堅定選擇開源開放,這個決策不僅内部團隊沒有糾結過,包括螞蟻集團的高管在做決策時候,也是大力支援的。”

背後的原因是,資料庫是一個講究生态的産業,同樣 OceanBase 也希望通過開源開放,讓底層的這些核心能力可以被上層的資料處理軟體所複制,進而長出更完整的生态。與此同時,開源開放的全新模式,也會讓 OceanBase 可以服務更多的大中型企業。未來,OceanBase 将會堅持商業化和開源并軌的新模式,推動商業版和開源版的同步更新和疊代,促進整個中國資料庫産業的健康發展。

楊傳輝也表示,開源已經上升為 OceanBase 重要的技術戰略,這次開源同樣也是充分考慮了技術和商業發展做出的戰略決定:一方面,資料庫産業如果仍然複制過去的“老路”是走不通的,如今不但開源是大勢所趨,雲更成為相比于線下更高維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開源對 OceanBase 的生态發展也有着重要的價值,作為自研的資料庫系統,OceanBase 要成為與 MySQL、Oracle 平行的三大資料庫系統,開源自然也成為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本次峰會上,OceanBase 也公布了開源社群的發展規劃,包括今年9月,将舉辦首屆開發者大賽;2022年1月,社群版将會進一步提升單機性能、增加租戶和表級本分恢複功能;明年3月,舉辦首屆開發者大會,同時實作 HTAP 能力增強,增加多模架構等,實作與商業版的共同“演進”,全面支撐生态發展。

媒體專訪 | 開源開放,OceanBase 的“成人禮”

 OceanBase CTO 楊傳輝

當然,楊傳輝坦承,相比其他資料庫開源的過程,OceanBase 開源面臨的挑戰可能會更難一些,前期學習的“陡峭成本”必然是存在的。為此,OceanBase 單獨也組建了開源社群的營運團隊,同時啟動了面向人才、使用者和開發者的三大計劃。

以面向使用者的“春風十裡”計劃為例,OceanBase 将為10家種子使用者提供 VIP 社群服務,提供技術的轉型支援和教育訓練,同時在産品上做聯合研發支援等。楊傳輝說:“接下來,我将會主動上門給客戶布道,主動提供專屬服務,不求客戶回報,隻為扶上馬送一程,真正讓客戶把 OceanBase 用起來。我也給自己定了個目标,那就是每兩個月開一次直播,不是講理念,而是分享技術和代碼。”

楊冰也認為,OceanBase 這次宣布正式開源,在戰略方向上始終是“笃定”的,在開源的技術上也是“真材實料”的,在開源的态度上更是“誠意滿滿”的,是以盡管 OceanBase 過去沒有很豐富的開源營運經驗,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去學習,但未來有專門的團隊做設計營運、版本維護,生态建設,這些都會是赢得開發者信任的基礎,相信 OceanBase 開源版也會迎來自己忠實的粉絲群體。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次開源開放,更像是 OceanBase 獨立運作之後的一次“成人禮”,這不僅意味着 OceanBase 對産品技術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對生态夥伴的幫助“永不止步”。更大的價值還在于,開源開放一定會讓 OceanBase 從颠覆自我到颠覆行業,并重構中國乃至全球資料庫市場的新格局,起到更加決定性的作用。

毅然前行,堅持做難而正确的事

客觀的說,沒有一個企業走向成功的道路是平坦而不曲折的,同時它也很難從教科書上找到“标準”的答案。也就是說,它必須要有去采摘懸崖邊那朵玫瑰的勇氣,才有資格拿到通往成功道路的通行證。

回頭來看,OceanBase 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選擇了 “Hard” 模式,無論是 OceanBase 創始人陽振坤帶領團隊選擇走自研創新這條路,還是在分布式領域選擇做資料庫這個技術,乃至在資料庫方向選擇 HTAP 領域做技術的“攻堅”,過去十一年來,OceanBase 一直在踐行自身的價值觀,那就是“堅持做難而正确的事情。”

媒體專訪 | 開源開放,OceanBase 的“成人禮”

楊冰表示:“在中國并不缺一家資料庫的公司,但卻缺少一家真正能夠完成核心替代的高端資料庫。OceanBase 如果僅僅隻是跟随前人的腳步,用同樣的路是不可能實作超越的,是以我們必須不斷地倒逼自己去做技術的突破,去做技術的創新,一次又一次的進入從未去過的無人區,往前毅然的堅定前行。”

在他看來,當企業的關鍵核心系統開始上雲,傳統資料庫的弊端可謂“一覽無遺”,而今天分布式資料庫已成為企業資料庫的“新基座”。在此過程中,資料庫在多模資料處理、“混合異構”雲以及業務漸進遷移等領域,仍然面臨着新的挑戰,而這将是 OceanBase 未來希望去解決的重要技術難題。

這也是 OceanBase 釋出最新3.0版本産品以及宣布正式開源的驅動所在,而在目前規模和技術紅利基礎上,OceanBase 未來更希望的的是,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與門檻,提供客戶更強的資料庫能力進行核心系統的分布式改造,核心系統改造不僅能讓企業實作整體系統完全自主掌控,也能在業務穩定性、連續性不降低的前提下,支撐業務靈活,最後達到每單筆交易/每個賬戶成本下降的目标,最終為中國企業未來的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起到更多的助推作用。

媒體專訪 | 開源開放,OceanBase 的“成人禮”

對此,楊傳輝說:“OceanBase 未來會面臨着多線作戰的情況,既要商業化,又要做開源,還要實作各種各樣的技術創新,這個過程一定會很難,但我們在工作中依然是興奮的,這是因為未來資料庫作為企業級市場中的重要賽道,一定會迎來屬于自己的‘黃金時間’,相信更大的市場、更大的空間也正等待着我們去創新和開拓。”

而楊冰最後也強調:“OceanBase 在過去螞蟻集團的發展過程當中已經是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已經改變了螞蟻的曆史。而站在下一個十年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關鍵入口,OceanBase 也希望在中國和世界的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價值,成為企業資料庫的‘新基座’。”

美國作家馬克斯維爾曾在《共赢》一書寫到:“成功的秘訣就是忘掉自己的利益,全心全意幫助夥伴成功。”是以,無論是短線看解決行業使用者資料庫的“痛點”;中線看國内基礎軟體堅持自主創新的必要性;以及長線看中國數字經濟崛起的市場大背景,這都需要更多的中國科技公司有所擔當,也需要 OceanBase 這樣的公司在市場中扮演好更多的角色。

在此過程中,OceanBase 始終堅持做難而正确的事,過去十一年以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能力,證明了中國的資料庫廠商可以和世界頂級資料庫廠商“同台競技”,而這次正式宣布開源開放,無疑将會進一步繁榮資料庫生态,進而成就更多行業客戶和夥伴的成功,而這也是 OceanBase “開放共赢、重新出發”的重要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