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

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

數字創新的時代,每個行業都湧現出一批“數字創新者”。他們在這個時代裡站出來,創造了新觀念、新賽道、新價值,他們彼此并肩,更與時代并肩。

這個五月,阿裡雲聯合《智族GQ》雜志,邀請了十位#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用一本數字創新特輯,記錄數字創新者湧動的時代。

李佳琦 電商主播

站在 數字浪頭之前

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

成為“李佳琦”之前,李佳琦并無意将自己推向任何洪流的前端——盡管這一局面如今是不争的事實,也有無數人将他稱為流量時代塑造的必然。這位28歲的年輕人,以語言與數字作為與世界溝通的媒體,與這個時代的前沿浪潮不斷交彙。

李佳琦隻做一件事:讓選擇變得容易。在你選擇之前他已經充分篩選過,以豐富的經驗與可靠的談吐征服顧客的心。沒有多餘的話,隻給精準的建議,“這支一定要買。”語氣斬釘截鐵。

這句話後來究竟能帶他去多遠的地方,那時的李佳琦還不知道。出發前,并不是所有人都準備好了。并非所有主播都學習過數字之下龐雜而繁複的算法核心——但每個人都在竭盡全力嘗試接近。它悄無聲息地隐匿在一波又一波擠進直播間的人流中,日複一日地上漲累積,再轉化成為任何你能夠想象或想象不到的商業可能。

如今李佳琦直播已超千場,當初做主播也吃過苦頭。不會剪輯折騰到半夜、口幹舌燥觀看者寥寥,低迷時期并不算短暫。一次偶然的小二人工推薦,他開始在螢幕上看見觀看人數、曝光量數字令人咋舌地飛快增長,但李佳琦深知其間心路漫長。點選量、轉化率、觀看人數、GMV,以及每天花三四個小時試用的産品數量……無數的數字開始追着他向前。最開始李佳琦被動地體會到數字的存在,但後來事情就不再一樣。流量是硬資料。能讓沒耐心的觀衆在直播間停留一小時的秘訣,李佳琦靠資料解答,也開始主動靠資料自我證明。

但流量邏輯本身也不斷有日新月異的變化。怎麼辦?李佳琦一向是個臨場反應很強的人。他把自己稱為李佳琦方程式,一個高速運轉且按需回報的高效處理器。直播時李佳琦通常不看錄影機,他的目光集中在評論區及流量螢幕,針對觀衆評論快速做出反應。什麼問得最多、哪句講解反應最熱烈、最有效帶動觀衆下單積極性的關鍵詞是什麼,螢幕高速滾動,他必須在分秒之間抓住關鍵。腦海中過濾一遍,記住,下播盤點,時間長了,就構成無比寶貴的一手經驗,并且永遠跟随前端變化即時更新。

今年的李佳琦不再隻是李佳琦。他在一次采訪中說,直播讓他意識到,“中國女生從跟着别人學如何讓自己變美,到現在已經是自己懂得如何讓自己變美了。”他的尾音一如既往地拖得很長,帶着即刻感動的鼓舞力,嘴角上揚,眼神熱切。仿佛那些産品不再隻是商品,而是由李佳琦傳播出去的美的痕迹。

聶星華 阿裡巴巴駐平順特派員

數字農業 縣長直播和線上教育

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

聶星華在2019年通過了他職業生涯最高規格的面試——阿裡巴巴駐平順特派員。面試官是阿裡巴巴集團的3個合夥人,面試官通過後,合夥人決議最後拍闆錄取。第一批阿裡的脫貧特派員有4個,聶星華是其中之一。2019年6月,聶星華坐火車到鄭州,轉車到安陽,再坐汽車抵達平順,這個夾在兩座大山之間的國家級貧困縣城。

兩個月,他跑遍了平順縣下的12個鄉鎮,深度調研了40 多個村莊。他去教育局、農業局、衛健委、電商辦,了解它們對自己主管工作的看法,存在哪些問題,接下來有什麼計劃,聶星華再找出阿裡可以提供幫助的地方。最迫切的是電商賣貨。

聶星華決定動員當地村民做電商,直播賣貨。

來平順之前,聶星華搞了一次直播,把平順的黨參、花椒芽菜、驢肉醬帶進薇娅的直播間。他認為,要幫助當地脫貧,首先要影響村民的意識,但當他聯系平順村民的時候,發現竟然沒有人聽說過淘寶直播,最後,隻有一家網店報名參加,那個幸運的店主通過薇娅直播賣出了50 多萬元的産品。

聶星華知道,僅僅通過大主播公益賣貨不能從根本上為平順脫貧,他認為“改變意識是關鍵,特别是上司幹部的意識”。

2019年7月23 日,縣長秦軍第一次走進直播間,3小時銷售額超過100萬元。秦軍非常震撼,說真沒想到,對着手機這麼吆喝一下能賣這麼多農産品,看來我們的産品确實有市場需求。後來,秦軍開政府工作會議都會提到發展電商。

這兩年,平順縣舉辦了二十多期電商教育訓練班,電商教育訓練五千多人次, 全縣新增了四百多家網店。2019 年, 平順縣的電商銷售額超過了1 個億,2020 年達到1.78 億元。

除了電商,聶星華還為平順縣的中國小搭建了釘釘數智化教育平台。他發現平順幾乎每個學校都有電腦、電子白闆,但比對的軟體和線上優質課程資源較少。尤其是鄉村學校,教師資源匮乏,隻有數學、國文等主科老師,沒有專職老師教自然科學、藝術、音樂等副科。普及釘釘以後,孩子們可以在平台享受到和城市相同的教育資源。

2020 年6 月,聶星華的任職期滿了,縣長希望他再留任一年,他答應了。接下來,平順縣将建設數字化農業示範基地,運用阿裡雲的資料能力,提升農産品的品質。比如,在地塊上放置傳感器,監測土壤的肥力、濕度,再根據這些資料決定何時施肥、何時澆水,科學地指導農民種植。

薛兆豐 經濟學家

被時代浪潮推動

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

薛兆豐被認為是經濟學賽道的“爆款”。2015年,他的經濟專欄文集登陸羅輯思維。2017年2月,他在“得到”APP上開設《薛兆豐的經濟學課》。到2021年2月,在4年時間裡,有超過53萬人加入學習, 是“得到”APP訂閱人數最多的付費音頻課程,亦成為知識付費領域的标志性作品。

2018年,薛兆豐登上綜藝節目《奇葩說》第五季。因為書籍踏入知識付費領域,繼而接到綜藝節目邀請,這些機遇與契機環環相扣。三段式的經曆幾乎等分了薛兆豐近十年的生命,也對應着十年裡傳播媒介從文字到音頻再到視訊的進化疊代。

“我沒有那麼高瞻遠矚,我并沒有洞察數字時代的主流。我常常是被動的,盡管我也早有準備。”被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裹挾前行,薛兆豐自己的故事和他常常分享的工業革命的故事一樣,是技術與時代對個體的成就。

2016年8月,羅振宇專門約薛兆豐,說服他開啟付費專欄。他向薛兆豐列舉了一系列理由:國語帶點兒口音不是問題;可以把打磨課程的過程視為撰寫著作的過程;課程品質有團隊把關,等等。在此之前,在羅輯思維售賣的著作,也讓薛兆豐意識到,這個平台上聚集了一大群愛學習的人。

真正動起來是在當年11月。薛兆豐如臨大敵,專門組建了一支“團隊”,做出了他心目中的“第一講”。發給當時負責課程品質把關的曾捷,沒想到對方斬釘截鐵地回複他,“不行”。站在寒風裡,他和曾捷打了一個小時的電話,不行的理由沒有聽明白,他隻記得對方說的一句話:“你改得再好,念得再好,都是念的。”

為了說明如何不念稿子“說”經濟學,曾捷把薛兆豐請去公司,拉上産品經理小娴,一起進錄音棚。對着麥克風,薛兆豐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我對曾捷說,先把你的麥克風關了,我告訴你我想說什麼。我說完,曾捷告訴我,不用關啊,你就這麼說。這就開啟了我‘說’經濟學的第一課。”

2017年2月,《薛兆豐的經濟學課》在“得到”正式上線。依照以往的教學經驗,薛兆豐的課程循序漸進。一上來講戰俘營,講馬糞争奪,講鉛筆的故事,這些看似與經濟學無關的故事和“閑筆”,環環相扣,通往價格、需求定律和一個又一個經濟學知識。用如此深入淺出的語言為大衆講解經濟學,《薛兆豐的經濟學課》開了先河。2017年5月,訂閱使用者達到10萬;11月,訂閱使用者超過20萬。

樊東衛 中國科學院 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

“上雲 ” 讓全民天文變成可能

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

樊東衛今年35歲,廣西壯族人。他從小就喜歡天文,他的父母都是老師,家裡沒有田地,同學忙農活的時候,他就一個人悶在家裡看《十萬個為什麼》,其中和天文相關的知識,他特别感興趣,他想知道宇宙是怎麼來的,未來又會走到哪裡去。

上大學時,他選擇在廣西師範大學讀計算機專業,其間選修了一門天文基礎知識的課。到了大四,他的很多同學都當了老師,而他決定考研。有一天晚上,他在網上搜尋發現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在招研究所學生,其中包括了計算機相關研究方向,他決定報考,第二年,他到了北京。

樊東衛的研究方向是天文資訊技術,這是一個交叉學科,通過天文資料的處理和分析,在大規模的天文星表之間尋找關聯。每個望遠鏡觀測的資料量非常龐大,不同的裝置有不同的資料表,樊東衛的研究方向就是這些資料之間的關聯,這樣就能通過不同望遠鏡的資料觀測到同一顆星的資訊,再對這顆星做進一步的分析。

“我們是搞計算機的人裡最懂天文的,又是搞天文的裡面最懂計算機的。”樊東衛說。

2015年,樊東衛和同僚們開發了公衆超新星搜尋項目,天文愛好者隻需要登入網站,就可以線上搜尋超新星。

搜尋超新星非常考驗耐心和眼力,愛好者需要仔細檢視天體所在位置的曆史圖和當晚觀測的新圖檔,如果新圖上顯示出明顯的亮斑,這個亮斑就可能是超新星。愛好者把這個發現上報給管理者,由管理者作進一步判斷。

目前,星明天文台發現了3顆彗星,7顆小行星,52顆超新星。其中通過運作在阿裡雲平台上的公衆超新星搜尋項目發現的超新星或新星有32顆。第一個通過該項目搜尋到超新星的是來自石家莊的10歲小朋友廖家明。發現者當中還有一位很勵志的“95後”湖北小夥趙經遠,他患有“肌張力障礙”,無法正常聽、說和行走。在網站上,他發現了4顆超新星、2顆新星,看完了31萬張圖。通過資料平台, 渺小的人類個體足不出戶,也能探索茫茫宇宙。

随着觀測裝置和技術的發展,天文學家擷取、存儲、處理的資料量越來越龐大,需要大量運用如雲存儲、雲計算等技術提高計算能力。2009年,中國建成了郭守敬望遠鏡(LAMOST),這是世界上光譜擷取率最高的天文望遠鏡,中國也是以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光譜資料庫。2016年在貴州,“天眼”FAST落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

2016年,國家天文台和阿裡雲達成了戰略合作,通過虛拟天文台的形式共享資料,共同推進天文學科研和科普教育工作。

“阿裡雲是一個很好的大資料處理平台”,樊東衛說。此外,國家天文台也建了自己的專有雲平台,一些不常用的資料存儲在專有雲,其他資料, 尤其像公衆超新星搜尋項目這樣的資料就存儲在阿裡雲。

江天 中交興路總裁

“沖浪少年”踏浪而來

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

江天好奇心旺盛的15歲,正是阿裡巴巴成立的1999年,此時他已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網際網路“沖浪少年”。從1996年開始,奠定中國網際網路版圖的四大門戶網站相繼成立,江天通過“古老”的撥号上網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鮮感和資訊沖擊。如今回憶起來,這一代人的童年網際網路初體驗,由數字化帶來的社會變革隻有“滄海桑田”可形容。

去年年初,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刻,人人困居家中,每個人幾乎都第一次真切又深刻地感受到邁入數字時代的物流系統已經比幾年前更強大、更便捷,它們改變着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着整個社會的生産效率,在特殊的時期提供了重要的生存保障。這種跟生活之間緊密的聯系,正是江天的初心,“如果交通運輸行業脫離了實際的話,在我個人看來,它的價值就是有限的。”如何通過人工智能的算法、大資料、智慧物流的解決方案真正提高整個行業的運輸效率,降低成本,關系到每個在路上的人。

正如少年時代裡親身感受到網際網路環境的急速變化一樣,近年來,從早些年加入優步中國,到現在成為中交興路總裁,身處行業核心的江天的感受也代表着行業核心的聲音:“我最深的感受,來源于物流行業全鍊條數字化的變革,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中交興路與阿裡雲曾聯合推出“智雲”計劃,這個項目整合了阿裡雲智能與安全解決方案和中交興路智慧物流的場景優勢,不僅開拓出雙赢的局面,也建立了更加完備的網絡貨運平台解決方案,這讓江天看到了挑戰與機遇并存激發出的新可能。

在每個“80後”的想象中,汽車飛翔在城市天空的科幻感圖景一定存在過。21世紀已經過了五分之一,我們離這樣的“運輸夢想”還有多遠?江天的回答是:未來不管是運人還是運貨,都是完全“自動化”,“這種自動化會改變出行公共資源配置設定不均的問題,更多的人享受着高效的城際交通系統,每個人都有更好的出行方式,以及享受這種服務的權利和能力。”

但在這樣美好暢想的結尾處,江天依舊回到了現實。在他的眼中,未來世界的飛行運輸工具,在整個物流運輸行業内不僅僅是機器“。簡單地一味地提升行業的效率,讓從業者像機器人一樣地高速工作,這不是我理想中的技術帶來的好的結果。”他決定把目光從五花八門的“飛行器”和自動化的資料上移開,回到現實的每條道路上、每個車的司機身上,“通過技術讓司機有更好的生存環境,改變從業者角色的同時,個人權益也有更多的保障。”

張強 蜻蜓FM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數字創新的核心是解決人的需求

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

張強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網際網路人”,自從業起,他就在這個行業裡一直奮鬥着。從門戶網站到音頻平台,他總能擇時而動。多年來身居網際網路環境,張強的“嗅覺”要比一般人都敏銳——是以在蜻蜓FM成立之初,他就決定使用雲計算産品,“我很早就看到了它未來的發展空間。”

最初的蜻蜓FM是做聚合電台,為了統一各電台的資料流,他們用了一套新的編碼方式,“在阿裡雲上建立了音頻資料庫,能夠實作自動對音頻内容進行文字轉化,有利于内容的稽核與檢索。”如今,張強把這一體系更新為更專業的“音頻大腦”:内容全面标簽化,可以根據人群、場景打造定制化内容服務“。在有聲書、播客等幾個主要的産品闆塊上,很好地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體驗。”

不過,骨子裡不斷生長的數字化思維,總是能夠讓他看得更長更遠。他正帶領蜻蜓在這條賽道上跑出加速度,“未來,無論你用怎樣的終端去消 費音頻的内容,從我們的角度來說都是提供屬于你自己的唯一一個音頻流去服務你。這條‘流’對你是最了解最熟悉的,可以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而音頻本身所具有的強伴随性,也讓他和他的團隊思考着更多的可能性,“第25小時”的概念油然而生,希望可以幫助使用者“補上空缺的一小時”。當音頻實時線上,再加上藍牙耳機的普及,那些碎片化的、被浪費掉的時間可以再次得到整合,能夠給人們時時刻刻的陪伴。

吳巍君 浙江麗水南城實驗幼稚園

黨支部書記、後勤副園長

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

去年疫情暴發的時候,正值春節假期,孩子們都回了家。全市的中國小、幼稚園接到教育局的通知,迅速統計學生的所在地和健康狀況等資訊。指令下達得緊急,很多學校亂了陣腳。但是麗水南城幼稚園卻僅用了2個小時,便将全園約1500名孩子的資訊送出了上去。一些家長很感興趣,問南城幼稚園的黨支部書記,也是幼稚園資訊技術的負責人吳巍君,你們怎麼會這麼快就掌握了這麼多資訊?

吳巍君是音樂教師出身,教育經曆豐富,擔任過國小、國中、高中的音樂老師,之後又在民辦學校挂職校長助理,她從讀書的時候就喜歡組織活動, 愛好廣泛,喜歡排球、繪畫,還喜歡資訊技術。她的思維開放,她經常和園裡的老師說,千萬不要用你原來學到的知識,去改變将要生活在未來的孩子。

2014年,她來到麗水南城幼稚園任職,主管幼稚園的資訊化。她認為數字化的時代已經來臨,管理者需要通過數字化手段精準地做業務指導,傳統靠感覺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适應時代的要求。她接觸了很多軟體平台的供應商,她會問對方一點,你這個應用有沒有給保安人員用過?對方說,好像不一定會用。她又問,保潔阿姨會不會用,食堂人員會用嗎?對方說,這個可能有點兒困難。她說,我需要的是連買菜大媽都會使用的應用。

“隻有‘廣大人民群衆’都能用起來,才能實作真正的進步。”吳巍君說。另一個困擾是不同種類的應用,比如辦公軟體、學習平台、教育資源的軟體,這些平台的資料各自獨立,很難整合在一起,結果成了一座座資料孤島“。那我的數字檔案建立在哪個平台更好呢?”吳巍君很頭疼。

2016年,吳巍君開始使用釘釘,因為釘釘的操作簡單。最早,幼稚園的老師們很抗拒,覺得增加了工作量,吳巍君就從幼稚園最基層的員工,比如食堂的員工、負責後勤的生活老師等人開始普及。這些人大多上了年紀,是最不會操作網際網路産品的人群,也是資訊化普及的盲區。過了一年以後,有老師說,覺得後勤人員的工作效率比他們還高。為什麼呢?老師繼續說,他們用手機比我們還溜!很多上報工作通過釘釘就完成了,節省了重複上報的時間。于是,老師們也開始使用釘釘彙報工作。

去年疫情暴發之前,南城幼稚園建立了一個6人資訊小組,都是女教師,原先都是網際網路小白,吳巍君叫她們“程式設計美少女”,負責在釘釘搭建幼稚園的資訊管理平台。這是一支其他學校所沒有的特别的團隊。南城幼稚園有3個園區,1500名學生,163名職工。在釘釘,每個師生有一個獨立電子成長檔案,什麼時間進入幼稚園、中午吃了什麼、幼兒的健康狀況、老師完成了什麼工作、幼稚園日常開支情況,等等。

正是有了這3年的資訊管理經驗,當疫情暴發時,南城幼稚園很快建立了一個簡單卻細緻的電子問卷,統計了所有學生當日的健康狀況、戶籍情況、家庭人員等資訊。南城幼稚園位于麗水市經濟開發區,幼兒來自五湖四海,多為全國各地的新居民,基于數字化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幫助管理。

劉力 北京數字谷總裁

從房東到“全能朋友”

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

北京數字谷,坐落在被稱作“中國矽谷”的北京市中關村軟體園,就在後廠村的地理範疇内。從2014年正式營運至今,服務過數十家獨角獸企業,聚焦于網際網路、人工智能、大資料等産業領域,園區彙集了包括滴滴出行、慧科教育、網龍網絡、時代集團等90餘家高新技術代表企業。

北京數字谷CEO 劉力回想滴滴剛入駐時的場景,“那時候我對他們的認知也僅僅是‘一個打車軟體’。”如今,作為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台,它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劉力感慨,“現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不管你認不認同數字創新,其實都已經被數字化了。數字谷在這個過程中首當其沖,切身感受到數字化帶來的巨大影響與變革。

随着全球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等新一輪資訊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深入應用,數智園區建設已成為發展趨勢,但目前傳統園區普遍存在同質化建設、服務效能低、營運模式不可持續等問題。比如在地下一層辦公的同僚想去四層開會,需要專人下樓對接刷卡“。再比如,網際網路公司園區還在使用人力繳費的停車系統,浪費了時間、資料、以及更好地服務客戶的機會。”

這些最平常的需求堆疊起來的, 是對“服務标準化、服務産品化”的焦慮和限制,“産業園區向着智慧化、創新化、科技化轉變,營運模式和業務結構都面臨着重構。數字化轉型是解決這些痛點的不二選擇。”劉力談到她對于産業園區數字化轉型的新看法時說:“他們(我們的客戶)中有不少都是科技創新領域的引領者,比我們更早了解數字創新。我們不能獨善其身, 傳統園區單一的‘房東模式’早已成為過去式,一定要主動擁抱數字化。”

2020年開始,北京數字谷開始做智慧園區,希望借助阿裡雲平台+生态,整合更多的資源,建構産業服務生态圈,打造園區營運共同體。現階段這個數字化轉型在探索期,也受到了不小的阻力“。團隊對數字化的認知不夠、缺少‘網際網路基因’等問題,導緻團隊的組織文化、價值觀的自我重塑是數字化轉型前期很大的挑戰。”在劉力的了解裡,數字化不能隻做局部,必須要做全局數字化,通過團隊重新梳理業務、流程、觸點、細節,才能實作全業務、全流程、全面的數字化。

李金鐘 亞士創能董事長兼總裁

做一家時代的企業

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

1998年的杭州,李金鐘帶領着8名員工創立了亞士油漆有限公司。在此之前,他已經代理日本和歐美塗料的進口生意很多年了。20世紀90年代,對比進口塗料的定價和國内的消費能力,普通人的月工資都未必能買得起一桶塗料。李金鐘當時就認定,要做出真正适合國内市場的塗料産品,一定還是要靠中國人自己。

在李金鐘的了解裡,面對時代,隻有兩種企業,被時代抛棄的和緊跟時代步伐的,“亞士在公衆認知中,是一家傳統的制造類企業,但我們更是一家時代的企業。”李金鐘說。

“2013年後,我們企業在重大決策及其推進的過程中,總感覺‘不舒服’。”在決策過程中,管理層容易在一些問題上拿不定主意,“第一遍看着有道理,再看就有問題”;在整體經營上也出現了以往沒遇到過的壁壘,“産品往前走的時候,好像競争力變得比較單薄。”李金鐘說,因為沒想清楚核心問題是什麼,大概有4到5年的時間, 亞士“很迷茫、很焦慮”。

經過長時間的思索和探究,2018 年7 月12 日晚,李金鐘躺在床上,終于想通了—— 究其根本,新的資訊化時代已經到來,傳統的工業化時代思維無法滿足發展的需求,“要成為一個新時代的企業,必須從改變自我開始。”李金鐘說,亞士迎來了“文化的覺醒”。

那麼,如何改變自我、打開新時代的大門?李金鐘認為鑰匙就是“數字創新”。

2020年,阿裡巴巴和亞士,兩家幾乎同時期、同地點誕生的企業走到了一起。阿裡帶來了數字創新架構理念,也幫助亞士對數字創新的了解越發清晰。李金鐘強調,數字創新不是通過片面的“軟體化”來展現的,應該更多意味着企業思維方式和營運方式的轉變。“比如,簡單地進行資源投入去追求所謂的高科技、智能化就是時代的企業?我認為不是這樣。”他說,“數字化是讓這一切變得更快,但我們卻不能把數字化神化。”

李金鐘似乎比很多真正投身數字化行業的年輕人想的都多,見證了改革開放40多年的點點滴滴,他與一個變動而激昂的特殊時代一起成長。在他23年的創業之路上,時代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呼嘯而過,他以開放而審慎的眼光和心态接受着它們,也以不容置疑的信念守護着堅守:“消費者和産品是最重要的。”

如今,亞士從最初創業的8個人發展到超過5000人的規模,“我們需要不同時代的人來做這些時代的事。” 依托阿裡雲,亞士在探索新零售和智慧産業相關的數字化轉型新模式,這也讓李金鐘心中一直追尋的“時代的企業”又有了新的模樣。

鄭春穎 伽藍集團 董事長兼總裁

在數字時代裡,去疊代、去建設吧

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

在參加阿裡one商業大會之前,鄭春穎的腦海中并不确定關于一家“數字化企業”應該是什麼樣子。經曆了這次大會,他覺得自己看到了,并且相信,這也是伽藍集團未來的樣子。

近幾年,在中國化妝品行業摸爬滾打了20年的伽藍集團創始人鄭春穎明顯地感受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困惑,比如營銷投放的效率變得越來越低“。營銷費逐年增長,甚至超過了營銷營收的增長速度。”鄭春穎說,過去,大家知道在哪裡投放的效果是好的, 可後來漸漸不清晰了,他意識到,如果連自己的顧客是誰都不知道,在“精準營銷”的大潮下,僅僅是靠廣告費去支撐企業的發展,那注定是走不長久的。

一個企業的最高負責人,往往是數字化轉型最大的阻力,但也可以成為強有力的推動者,鄭春穎顯然是後者。阿裡ONE商業大會為他的困惑打開了一扇窗,讓他意識到“數字化并非技術問題,而是業務問題。簡單地說,數字化考慮的根本不是解決今天和昨天的問題,而是明天如何讓你的業務領先”。

如今,你隻要和他聊起數字化轉型的相關問題,鄭春穎能講得滔滔不絕,他自信現在沒人比他更了解“。首先是‘全站上雲’,拆除了大部分機房,存儲于阿裡雲上。其次是合作開發了資料中台,實作了業務資料化、資料業務化。”資料中台的上線,讓他和伽藍能夠很友善地“傾聽”到消費者的心聲, 而不用再像從前一樣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調研“,消費者喜歡什麼、吐槽什麼,做到把握有度。”另外,360度測評工具的開發讓一切更加清晰了,“比如想要派小樣,可以馬上知道這一類的産品到底是什麼偏好,什麼地區、什麼年齡的人會喜歡。”

“數字化建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價值。要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好地服務于消費者,促進銷售增長。”鄭春穎特别清醒地認識到,創造工具固然很厲害,但會使用工具更了不起, “怎麼去用好數字化工具,實作我們的市場價值,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面對質疑數字化還未成熟的聲音,他态度明确:問題隻會越想越多,行動了才有結果“。我們就是要不斷推動大家去應用資料,在這個過程中再去疊代、建設更多新的資料,這也是數字化的本質所在。”

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

我們是阿裡雲智能全球技術服務-SRE團隊,我們緻力成為一個以技術為基礎、面向服務、保障業務系統高可用的工程師團隊;提供專業、體系化的SRE服務,幫助廣大客戶更好地使用雲、基于雲建構更加穩定可靠的業務系統,提升業務穩定性。我們期望能夠分享更多幫助企業客戶上雲、用好雲,讓客戶雲上業務運作更加穩定可靠的技術,您可用釘釘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阿裡雲SRE技術學院釘釘圈子,和更多雲上人交流關于雲平台的那些事。

與時代并肩的數字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