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錢夢龍‖學寫古典格律詩的一點體會

人為什麼要寫詩?

《詩經大序》有言:“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詩是用來宣洩無法用一般語言表達的感情的。

錢夢龍‖學寫古典格律詩的一點體會

我從小胸無大志,更不懂什麼叫家國情懷,隻是一個普普通通、讀書不用功、頑皮貪玩的小男孩。到中學讀書後忽然迷上了讀詩、寫詩,那時隻是覺得詩的語言很美,希望自己也能寫出這樣美的語言,如此而已。聽别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于是就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一知半解地讀了起來,想不到越讀越有味,後來又無師自通學會了“吟”,更增加了讀詩的趣味,從此就跟詩結下了不解之緣。到國中二年級時還曾因過于迷戀于讀詩、做詩而荒廢了功課,嘗到了“留級”的苦果。

我在八十多歲時寫過這樣一首詩:

老去

少小耽吟總太癡,

中年落魄半緣詩。

茅檐滴雨無眠夜,

村酒沾唇未醉時。

夢裡藍橋非舊約,

句中紅豆是相思。

情懷老去知何似?

不系扁舟信所之。

兩點說明:

1.中年落魄:二十七歲(1957年)以詩畫嘲諷時事而獲“右”冠,并被發配農村“監督勞動”。

2.藍橋、紅豆:求學期間曾有過一段朦胧的感情。

全詩是我的生命曆程的記錄,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和宣洩。我學詩寫詩純粹是因為感情的需要。

寫詩先要懂一點詩詞格律的基本知識:如體式、韻腳(可寬)、平仄(要嚴)、粘對、對仗等等。

那時我買到了一本《詩韻全璧》,是我寫詩的重要工具書,還有《詩律啟蒙》《笠翁對韻》之類啟蒙書也雜七雜八讀了一些。

我寫詩是比較“守規矩”的,絕句有絕句的規矩,律詩有律詩的規矩。比如,1979年我僥幸被評為上海市首批特級教師,回顧跌宕起伏的一生,曾寫過這樣一首七律:

青氈绛帳舊生涯,

十載畸零夢也耶?

摧折曾聞花有毒,

沉淪且喜璧無瑕。

春蠶未死絲難盡,

楚客能吟氣易加。

近拟新滋蘭九畹,

芳馨堪慰鬓霜華,

這是一首比較工整的七律,平仄、對仗、起承轉合都符合七律的“規格”,可以說一絲不苟。我認為既然寫的是格律詩,格律必須從嚴,一首詩如果平仄不協,粘對錯亂,或者根本不管平仄,變成了自由體,卻還要标以律詩、絕句的名目,那不過是騙騙外行而已。當然也有例外,有的詩人(尤其是大詩人)故意不遵詩律,運用拗體,追求一種高古的韻味,則另當别論,如崔颢的名詩《黃鶴樓》的上半首就是如此,卻仍然不影響它成為千古絕唱。但我想,這種拗體隻有大詩人可做,我輩初學者切不可學,還是老老實實地“遵紀守法”為好。

錢夢龍‖學寫古典格律詩的一點體會

七言句的平仄組合貌似很繁,其實不過四種固定的格式,學起來并不很難,我在讀國中時就學會了。我把它們叫做“基本式”,以七言句為例(五言句隻要去掉每句前面二字即可)一首格律詩無論四句(絕句)、八句(律詩)甚至十句以上(排律),都是這四種基本式的不同排列組合而已。

格律基本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七言句為例,每句的變化隻在後面三個字,前面四字不是平平仄仄,便是仄仄平平,變化不大。

其組合規律是:第一句平起(平平)——第二句必仄對(仄仄)——第三句仄粘(仄仄)——第四句必平對(平平)

順便解釋一下什麼叫“對”和“粘”。比如上面基本式總共是四個句子,每兩句是一聯。兩句之間的平仄是兩兩相對的,這兩句的關系就叫做“對”。什麼是粘?粘是兩聯之間的關系,就是下一聯第一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須與上一聯第二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好像兩聯之間緊緊“粘”在一起。可見“對”講的是句與句之間的關系,“粘”是聯與聯之間的關系。任何一首絕句或律都是由“粘”和“對”結合成一個整體的。做格律詩“失粘”是不允許的。當然,也有不遵守這個規則的,如李白的七律《登金陵鳳凰台》中間兩聯全部失粘。大詩人就是任性,你能奈他何!

詩是必須“吟”的,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進入詩境。弄懂了格律,就可以學習“吟”了。我在十五六歲時就學會了“哦”,即按照詩句的平仄規律輕聲地吟。吟法其實很簡單:每句詩第“二四六”字如果是平聲便拖長音;如果是仄聲就讀得短促一些,這樣就形成了長短音錯落交替的節奏感。吟詩除了注意格律外還要融入感情。古人雲:“讀詩法,須掃蕩胸次淨盡,然後吟哦上下,諷詠從容,使人感發,方為有功。” 歐陽修曾有句“幽懷坐獨哦”,秋瑾也寫過詩句“小坐臨窗把卷哦”,可見哦詩(輕聲地吟詩)是一種很好的精神享受。

學會吟哦,是學習寫詩的必由之路。要學會欣賞詩,吟哦也不失為一種重要的手段。所謂“三分詩靠七分吟”,吟哦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領會詩意,感受詩的語言美、意境美。

我認識一位彭世強老師,他對吟誦很有研究,但他的吟更接近于“唱”,很悅耳,可惜缺乏歌唱秉賦的人學不來。

杜甫有句雲:“新詩改罷自長吟”,說的是在修改詩句以後再用拉長了聲調的吟來進一步斟酌推敲的過程。但如果詩不合平仄,長吟時就會覺得拗口。

我生平寫的第一首詩是七絕,居然平仄都沒有錯,那時我還是個國中二年級學生:

江村獨步

一抹斜陽帶落霞,

江村無樹不栖鴉。

來人都有醺然意,

知是前行近酒家。

我從國中二年級下學期開始“像模像樣”地寫律詩了,當時學校組織學生到杭州旅遊,我寫了好幾首詩,其中有一首五律,是我生平第一次寫這種詩體:

登杭州南高峰北高峰

不見摩天嶺,

雙峰自足奇。

未窮最高處,

已覺衆山低。

俗境随塵遠,

飛鴻與眼齊。

還須淩絕頂,

莫待夕陽西。

錢夢龍‖學寫古典格律詩的一點體會

當時我的國文老師對此詩給予很高的評價,對颔聯“未窮最高處,已覺衆山低”的評語是:“年少志狂”。我認為這個“狂”字評得十分精當,當時的我确實有點“初學三年,天下走得”的狂态。

五律的颔聯詩人多喜歡采用流水對,似對非對,而語意相連。如王維的《辋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馀落日,墟裡上孤煙。複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颔聯“倚杖……臨風……”就是流水對。

我那首五律的颔聯(未窮……已覺……),也是模仿流水對的一種嘗試。

有人說,平仄束縛思想。

其實,根據我學詩的體會,一旦你有了平仄的意識,并且在不斷的吟哦中養成了習慣,平仄不但不會束縛思想,反而會成為幫助構思詩句的工具。

詩有詩的詞彙,不是所有的現代詞彙都可以入詩。所謂“老幹體”“歌德體”為什麼令人生厭?就是因為智語口号式和歌功頌德的語彙太多。有的詩标榜為律詩絕句,但措辭用字像順口溜、快闆書,原因就在于作者儲備的詞彙量不足。而要增加詩詞的詞彙量,就要靠多讀多背古今詩詞佳作,還要用“心”去感受它們的色彩和聲音,品味其語言美、意境美。

古人詩詞用字講究有來曆,有出處,有人說杜甫詩無一字無來曆,這當然言過其實,況且詩的優劣也并不決定于用字都是否有來曆。但有時候有些看起來很俗的字,如果有了來曆,可能會化作俗為雅,還能夠豐富詩句的“内涵”。

比如我有這樣一首七律:

移居桃園新村抒懷

兩錫嘉名兩負之,

移家恰喜晚晴時。

鏡中白發三千丈,

眼底紅英十萬枝。

身世真堪開口笑,

文章切莫閉門思。

吟邊容我疏狂在,

隻許桃花照酒卮。

這首詩是我在遷居到嘉定桃園新村時寫的。該新村多栽桃樹,因以命名。此詩颔聯上句套用李白詩句“白發三千丈,緣愁似箇長”,極寫“愁”之深之長,下句對以“紅英十萬枝”,從“鏡中”到“眼底”的時空轉換,一白一紅,一愁一喜,形成強烈反差的抒情效果,這時的“套用”便不覺得是“剽竊”。頸聯中“開口笑”“閉門思”似乎隻是尋常熟語,但前者來自杜牧詩“人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後者出于王庭堅詩“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遊”,因為有了來曆便不覺其俗,而且增加了詩句的“厚度”。

錢夢龍‖學寫古典格律詩的一點體會

我在初二之前,已經把《唐詩三百首》差不多全背出來了。還讀了一些詩話詞話,不僅增加詞彙的積累,而且提高了詩詞的鑒賞力,這對我學寫詩詞幫助很大。當時我常用的一本工具書《詩韻全璧》也提供了不少詩詞的詞彙。

我對一首好詩的了解是“六個字”:語淺 意深 情真,

唐詩是我心中的典範。

語淺,則明白如話,雅俗共賞。不用僻典、僻字,力戒晦澀和故作高深,如: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凡千古傳誦、脍炙人口的佳句、名句,無一不是語淺而意深的。

意深,即内蘊豐富,含不盡之意于言外,耐人尋味,百讀不厭。如元稹詩: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作者沒寫白頭宮女“說”玄宗的什麼事,但全詩充滿今昔滄桑之感,讀之令人浮想聯翩,感慨萬端。有人說,這短短二十字,抵得上一首《長恨歌》。

又如李商隐的: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走錯一步,悔恨終身。多少悔意和孤獨寂寞之感全包含在這區區十四個字中,可謂以少許許勝多許許。

我有兩首習作,也曾嘗試以少勝多,以有限的字數寄托一種比較深沉複雜的感慨。一首是十六歲時作:

杭州冷泉亭題壁

登倦青山唱倦歌,

危亭暫憩興如何?

可知地底泉曾熱,

一入紅塵冷意多。

另一首是中年以後所作:

登長城遊孟姜女祠

長城城上望天低,

功罪千秋論未齊。

烈烈祖龍遺業在,

傷心不獨杞良妻!

我試圖追求一種“含不盡之意于言外”的表達效果,不知我達到了目的沒有?

寫絕句,三四句是關鍵,尤其是結尾句,往往是點睛之處,引人深思才耐讀。

情真,須真情流露,發自肺腑,不矯揉造作,切忌無病呻吟。如: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均是如此。

有一首被人指認為“矯情”的詩:

蠶婦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绮者,不是養蠶人。

這首詩其實是不錯的,毛病出在“歸來淚滿巾”一句,即使心有戚戚,何至于“淚滿巾”?由于過甚其詞,便顯得“假”。詩必須情真,再好的詩句,犯了“假”病,便落下乘。

我有一首《結缡四十年贈内》:

絲蘿自绾同心結,

風雨人生共一舟。

百計持家卿太累,

無端加冕我堪憂。

燈前缱绻情難老,

鏡裡蕭疏鬓易秋。

四十流光渾似夢,

今宵倍惜月當樓。

錢夢龍‖學寫古典格律詩的一點體會

還有一首《蝶戀花》:

記得那年秋水阻,蜜意柔情、脈脈憑誰訴?若許人生攜手去,相期踏遍天涯路。

蓦地紅雲辭碧樹,樹又凋零、總被秋風誤。鏡裡朱顔無計駐,為伊心上留春住。

一詩一詞,未必上乘,但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情是真摯的。

詩,是心靈的獨語,是行者的放歌。

粗淺體會,願俟雅教!

(此文系作者錢夢龍先生于2014年12月11日在上海市楊浦區教育學院所作講座,楊先國據聽講筆記整理,由作者修改定稿,刊于《國文教學之友》2022年第1期。)

錢夢龍‖學寫古典格律詩的一點體會

作者簡介:錢夢龍,江蘇省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區)人,著名國文教育家。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現任上海市民辦桃李園實驗學校校長,兼任國文教育藝術研究會會長;曾兼任教育部中國小教材審定委員會學科審查委員、人民教育出版杜中學國文教材特約編審。長期從事國文教育工作,成績顯著。著有(國文導讀法探索》《導讀的藝術》《和青年教師談國文》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