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校招開始,你做好【終身成長】的準備了嗎?

作者:閑魚技術——宗心

一年一度的校招季又要來臨了,我們怎樣更好的了解招聘背後的人才要求,以及未來要怎麼選擇。應屆加入阿裡9年的師兄整理了以下内容分享給大家,希望能以阿裡的校招為例,更好的幫助大家了解大公司背後的用人準則,以便大家更好的準備和作出未來的選擇,雖然本文以阿裡為例,但背後的思考方式同樣适用于其他公司。

師兄介紹:于佳(宗心),2006屆華中科技大學本碩,2011年實習并次年加入阿裡巴巴,目前是閑魚技術團隊用戶端&基礎鍊路負責人,同時是Flutter技術的行業出品人。

對于即将畢業的同學來說,不管是對校招的流程還是公司的用人标準都比較陌生。面對校招我們需要清晰的了解流程,并對考核标準有清晰的了解并做準備,同時需要通過每次的總結沉澱經驗,在未來取得更好的成績。

以阿裡流程為例,本文會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分享。

  • 流程解讀
  • 考核标準解讀
  • 具體準備工作
  • 一些小建議
校招開始,你做好【終身成長】的準備了嗎?

以阿裡為例,阿裡今年的流程與往年類似,有線上的機試與面試環節。目前招聘主要是面向實習生。

  • 對于技術同學來說,機試有通用的算法部分,也會有跟軟實力(邏輯思維/溝通協作)相關的評測題目,這兩部分都很重要,也有比較統一的評判标準,是以非常重要,需要大家好好準備。
  • 面試環節針對往年說的流程長的問題,今年會簡化,下放更多權利給各個BU,一般情況下是2-3輪技術面加HR面,不同的部門會有一點差異,以閑魚為例,我們會盡量縮短該流程,如能面試官一起合并面試的話,會盡量一起面試減少流程。(是以有的面試可能有兩個面試官一起喲)不同階段的面試考核要求和重點也不同,技術一面通常是基礎知識,二面考察技術在實際項目中的應用,以及自己在項目中的一些軟實力。終面是技術一号位和HR一起進行面試,更多會從綜合素質看大家未來的成長性。是以每一面的重點會有所不同。

通過後團隊會發送offer,大家就可以來實習啦,實習中會參與閑魚實際的項目,跟師兄師姐一起面對真實的線上環境,解決每一個使用者的痛點,目前閑魚有兩億的使用者數,面對這些使用者的真實訴求,想想自己的代碼能真實的幫助這麼多人賣出/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恭喜你邁出了改變世界的第一步。對來實習的同學來講,如表現優秀,後續的轉正流程會比較順利,我們會有正式的答辯考核并重新定級。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師兄當年就是實習後考核全優留在阿裡的,提前實習可以更好的了解業務和團隊,更早的了解這個團隊是否适合自己(業務是否有成長性,團隊技術氛圍如何,主管是否關注個人成長并會為你的未來争取更多的機會),也會把更多的主動權留在自己手裡,師兄強烈建議要先實習再做決定。

另外關于校招開放的時間,往期阿裡分春招實習和秋招正式offer,目前師兄了解到的是,未來校招周期會更加靈活,不過我依然建議大家盡量趕早一些,畢竟時間有限,在畢業前更早實習對自己有更大的幫助喲。

校招開始,你做好【終身成長】的準備了嗎?

聊完流程,我們來聊一聊大家最關心的考核标準,隻有明确了考核标準,才知道自己在哪個方面有優勢,哪個方面有欠缺,進而能更好的準備。以阿裡為例,往屆考核的标準主要以三個次元來考核,核心希望我們的新同學能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我把三個條件的簡單描述放在了圖中,這裡我講一下自己的一些了解

  • 基礎
    • 基礎顧名思義,技術類核心還是希望考察在計算機相關方面的基礎知識的深入情況,是以咱們日常學習的課程相關的知識就很重要啦,作業系統/資料結構/算法/計算機網絡/編譯原理等,都是咱們重點考察的範圍,另外圍繞知識的一些擴充,比如一些比賽成績,還有在校成績都可以作為該方面的佐證。
  • 熱情
    • 技術人當然是對技術的熱情啦。畢竟隻有自己熱愛的事情才能更好的投入精力做的更好,技術人講的工匠心首先一定是要有熱情才會有成為極客的可能性。熱情的考核也比較明确,除了你大學應該做的學習内容以外,你希不希望了解更多行業的知識,從更多管道拿到這些知識和方法并自己應用。了解這些資訊以後會不會動手去試試,比如做一個App,做個網站啦,開源寫點demo啦,事情不嫌小,但主動,自發,并且自己有獲得感是很重要的,對自己做出的東西感到由衷的自豪,一定是發自自己内心對這件事情熱愛。
  • 成果
    • 有了前兩項還不夠,我們希望大家的學習不止停留在表面,還要能夠學以緻用,是以會考慮大家在技術側的一些成果,這部分通常希望有一些項目産出,我們會綜合考察複雜度和項目的規模,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是以可以看到,實習經驗是比較重要的,有的同學會苦于沒有實習經驗,這裡也可以給大家出一個主意,GitHub側的開源項目的PR也是挺重要,能提出PR解決大項目的一些細節性問題也是非常不錯的結果。比如大家可以關注下閑魚團隊的開源項目如Flutter Boost,關注項目最近的演進流程,如正在Beta的3.0版本的架構變化,并給我們提出一些PR和改進。這其實就是非常好的證明,我們也非常期待社群的同學能幫我們找到問題并解決該問題。另外,針對算法的同學,頂級會議的論文是非常好的成果的證明。
校招開始,你做好【終身成長】的準備了嗎?

了解了考核要求,我認為隻是了解了第一步,考核的度量次元隻是冰山一角,或者說考核的三個次元隻是手段,我們從手段去看本質,更好的了解阿裡巴巴用人的核心要求,才能更好的準備和自我提升。這部分我認為,大公司的核心核心差異不會特别大,或者有一些細微的差異,但本質應該是一緻的。我認為這部分的說明,不僅對校招同學有效,對社招同學同樣成立。

在履歷中我們能看到的顯性的内容是知識/技能/經驗,但我們沒辦法直接量化以及直接通過履歷看到的是比如通用素質,個性特質,職業動機等,這些内容的重要程度遠超前者,因為在目前這個需要大家持續學習的年代,知識技能的疊代速度極快,在職場上需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是以背後的基本素質才是能讓你保持在職場上表現優異的根本性原因。

阿裡巴巴的人才核心素質裡有四條,聰明/樂觀/皮實/自省,從我的了解上來看,這個跟google要求的招聘創意精英的理念其實核心是相通,同時也契合當下比較流行的成長性思維的定義。這裡我可以簡單解釋下這四個次元的意思。

  • 聰明
    • 指的是智商+情商,一方面希望有快速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們希望優秀的同僚們能有共情的能力,跟有同理心的同僚在一起,大家能更好的合作和互相成就,形成良好的氛圍,1+1>2。
  • 樂觀
    • 樂觀本身不是搞笑,也不是傻開心,樂觀更多的是指在逆境中的樂觀主義态度。在順境下大家很容易受到激勵,而人生和職場總有波峰與波谷,隻有樂觀面對才能持續成長。
  • 皮實
    • 皮實通常被譯為不怕經受打擊,這裡的皮實不止是指能經受打擊,同時也指能經得起捧殺,能在任何時候都正确的看待自己,保持平穩的心态。
  • 自省
    • 能定期總結和沉思,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有不足,哪些地方可以改進,從成功和失敗的經曆中都能得到成長。

了解核心核心可以幫助自己未來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在未來更好的通過技術在職場實作自己的理想。

校招開始,你做好【終身成長】的準備了嗎?

講了這麼多,還是給大家一些具體的Action

  • 準備履歷
    • 履歷要圍繞上文講的基本原則來描述,讓面試官快速的了解你的資訊。
  • 準備機試
    • 線上約好時間,準備好相關的機試考核内容,算法部分建議還是需要複習下,可以考慮一定的刷題,但務必了解背後的本質。
  • 準備面試(日常的工作總結)
    • 針對項目可以用以下内容結構化的履歷資訊,項目的基本介紹,然後是定義出其中的關鍵問題,你在裡面是如何解決的,最後效果如何。
    • 項目中用到的技術以及項目的上下遊的架構也希望同學們能主動了解下并形成習慣,在未來的工作中會有較大幫助。
  • 面試複盤
    • 不論成功和失敗都要及時複盤,盡量少複盤面試的技巧,以免落入誤區。因為面試本質是挖掘人的特質,怎麼樣通過面試反思自己的不足,形成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校招開始,你做好【終身成長】的準備了嗎?

最後,回答一個最近面試的來自哈工大的一個小夥子的問題,我認為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當年也困擾過我,感謝這位面試的同學的問題,我這裡跟大家分享出來。

問題:

面試過程中,不同公司不同面試官對自己的評價可能不太一緻,甚至是走兩個極端,有的說非常棒,有的評價覺得不太行。從這個角度來看自己到底處于什麼樣的水準,自己有一些迷茫。

師兄視角:

由于不同面試官的經驗和背景不一樣,有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同的結果,在面試中問倒一個人是非常容易的,因為具體到一個知識點和某一個細節,有可能對方沒有做過沒有了解的話,是很有可能不知道的。有經驗的面試官會主動發掘你的優點,讓你自己介紹内容并從你熟悉的領域做交流和探讨,這樣确實就會産生一些評價的差異。

對于校招生來說,除了好的基礎和熱情以外,其他的部分大部分同學都是一張白紙,或者差距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這麼大。因為大部分有真實的項目經曆且能在裡面起主導作用的同學并沒有那麼多,是以結果往往是既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優秀,也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差。面試如果能通過,一定是你的特質強烈吸引了面試官,在你的身上能看到未來成為優秀工程師的大部分特質,是以面試官更多的是為你的未來買單。

你真正應該做的是,養成良好的習慣,持續學習和沉澱,讓這些優秀的工程師特質鞏固下來,不停的通過每次的回報學習和補充自己的盲點,例如,這個問題這次我不知道,我回去一定要搞清楚,下次是不是我就能知道了。這個技術我是不是真的去跑過demo,應用在我的項目裡,這背後我遇到了什麼坑。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在結尾處我希望推薦一本書給大家,這也是我最近又回去反複閱讀的一本書,著名的行為心理學教授德韋克的《終身成長》,裡面充分說明了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這兩種人的本質差别,希望大家可以閱讀以下。面向未來,成長型思維的同學可以更好的擁抱不确定性,成為更好的自己。也預祝看過文章的每一個同學在新的一年都能拿到更多優質的offer,同時閑魚技術團隊在新的一年也在持續招聘,歡迎大家向公衆号踴躍投遞履歷。

同時我也希望用德韋克教授的名言結束這篇文章:

真正的自信是,有勇氣敞開心扉去歡迎新的變化和想法,不管他們來自何方。

真正的自信來源于你的思維模式:你已經做好了成長的準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