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聞兒子犧牲,母親哭成淚人,解放後“亡兒”找上門已是開國中将

2000年8月8日11時55分,曾任空軍副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的開國中 将徐深吉在北京因病去世,臨終前他用顫抖的聲音交代了身後事情:

“不開追悼會,不搞遺體告别,身上有用器官獻給需要者,遺體獻給醫學 作解剖用,火化後不留骨灰。”

聽聞兒子犧牲,母親哭成淚人,解放後“亡兒”找上門已是開國中将

徐深吉中将

在死亡面前,徐深吉不但非常坦然,而且依然想着人民,想着為祖國盡最 後一份力,這種一心為公的革命風範真的讓人很感動。

而事實上,這種直面生死、一心為公的革命風範,是在一次次槍林彈雨中 練就的。徐将軍戎馬生涯幾十年,從土地革命到紅軍長征,從前線抗日到 解放戰争,徐将軍多次與“死神”打交道。

其中有一次,他還被“誤傳”犧牲,當他的母親得知“噩耗”後傷心欲絕 ,此後整整17年,老母親年年都會到他戰鬥過的地方祭奠,以寄托自己的 哀思。然而讓母親沒想到的是,解放後将軍卻“死而複生”找上門來。這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910年1月31日,在湖北黃安縣一個叫徐家河的小村子,一名叫石順香的 婦女生下一字,取名徐花奎,即後來的徐深吉。在當地徐家雖然是農民家 庭,但是卻有幾畝農田,日子過得還算小康。

聽聞兒子犧牲,母親哭成淚人,解放後“亡兒”找上門已是開國中将

然而後來,一件事情卻打破了徐家的甯靜。

這件事就是父親徐金樓染上了賭博的惡習,俗話說“十賭九輸”,粘上賭 博之後,父親田也不種了,整天無所事事,不久之後徐家生活就陷入困頓 。

然而“浪子回頭金不換”,後來徐金樓在外出賭博中,接觸到了革命思想 ,開始積極進取,還加入了當地的農民協會,當選為鄉農協會土地委員, 積極協助開展革命活動。

在父親的影響下,徐深吉約上同村的幾個青年,也報名參加了紅軍。

别看徐深吉年齡小,但是打起仗來,一點也不含糊,那股沖勁像一隻小藏 獒一樣,非常勇猛,深受上級上司的賞識。

上級見他頭腦靈活,是個打仗的好苗子,就提拔他為副團長了,而此時距 他參軍,僅僅過去兩年。

1932年,老蔣調集重兵對鄂豫皖蘇區發動圍剿,其中一個交戰地點就在七 裡坪、古峰嶺一帶,而這裡正好是徐申吉的家鄉。

戰鬥開始前,團長深知這次戰事将會打地非常激烈,就對徐深吉說:“你 順路回家看看家人吧。”

徐深吉聽後十分感激,因為自從參軍以來,已經很久沒有與家人相見,也 不知道家裡人現在過得如何。于是他騎上戰馬,向家奔去。

然而,回到家後,他卻發現家裡冷冷清清,隻有老母親石順香一人。原來 ,他的父親早前因病已經去世,弟妹也被敵人報複殺害。

滿臉滄桑的老母親,見到兒子回來後,臉上轉悲為喜,趕緊就去抓雞,想 要給兒子做頓好飯。

徐深吉也想和母親吃一頓團圓飯,和母親唠唠家常,好好陪陪母親,但是 戰事吃緊,任務在身,他隻能說:“娘,我就要出發,殺雞來不及了。”

老母親一把拉住兒子的手非常不舍地說:“幾年沒回,哪能一頓飯不吃就 走?”

徐深吉聽後,内心一陣酸楚,想着老母親孤孤伶仃,覺得非常愧疚,但是 軍令如山,他隻能含淚是:“娘,我不能久留,馬上要上戰場!”

母親聽後雖然内心很失落,但是卻堅定地說說:“你去吧,狠狠打這些白軍!”

徐深吉聽完母親的囑托後,躍上戰馬向部隊追去。當他趕到部隊後,戰鬥 已經打響。

此次戰鬥打地異常激烈,雙方你争我奪,陣地上血肉橫飛,鮮血染紅了戰 場,犧牲的戰士非常多。

戰後,石順香在家祈禱兒子平安無事,然而卻得到了兒子“犧牲”的消息 。聽到這一消息,母親當場悲痛欲絕,哭成淚人。

第二年清明節,石順香提着紙錢,來到當地古峰嶺的一處空地,痛苦地哭 訴:“花奎(徐深吉的原名),娘總以為你的命大,沒想到你死得這麼慘 ,連屍都沒收回,娘心裡痛啊!”

以後每逢清明節,石順香都會準時出現在兒子戰鬥過的地方,為兒子燒些紙錢,年年如此。

雖然此時,石順香可以說是家破人亡,然而鄉裡的民團卻不放過她,還要把她抓走。這時,多虧村民相救,她才躲過一劫。

後來,随着年紀越來越大,她腿腳也不靈活了,連吃穿都成了問題,過着乞丐一般的生活。村民們見她孤苦伶仃,就時常給她一些吃的,可以說是吃着“百家飯”才熬過來的。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老人,在丈夫去世,兒子“犧牲”的情況下,那種日子是多麼難熬啊。

然而石順香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兒子并沒有犧牲,隻不過由于當 時戰場情況複雜,再加上通訊閉塞,這才導緻出現了兒子被傳犧牲的消息 。

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經過長征到達陝北的紅四方面軍與其他紅軍主力 一道被整編為八路軍,徐深吉被編入129師386旅。 。

說到386旅,大家都知道那是開國大将陳赓的王牌部隊,在抗日戰争中, 386旅在旅長陳赓的率領下神出鬼沒,打地日軍咬牙切齒。386旅成立之初,共有兩個團,分别是771團和772團,首任團長分别是徐深吉和葉成煥。那時,我們熟知的王近山,也就是亮劍中李雲龍的主要原型,也隻是772團的副團長。

那麼為何在抗日戰争中,起點很高的徐深吉,名氣卻沒有王近山響亮呢?因為在1942年,徐深吉在一次戰役中負傷了,而且傷的很重,被迫脫離前線留在後方養病,之後雖然傷勢漸愈,但是卻沒有回到前線,而是轉留抗日軍政大學分校當校長。

解放戰争爆發後,徐深吉又再次獲得帶兵打仗的機會,擔任冀南軍區司令員,然而由于工作繁重,加上舊傷留下的病根,他再次積勞成疾住進醫院。

這兩次傷病,使他錯過了很多建立戰功的機會,而同時期的王近山則跟着劉鄧打了很多打仗,尤其是解放戰争中,王近山跟着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别山,一路從中原打到大西南,立下了赫赫戰功。

1949年新中國成立,此時已經離家17年的徐深吉,再也控制不住對家鄉和母親的思念,寫了一封信寄給母親。

不久之後,這封信就穿越人海寄送到了他的家鄉,當村民徐書樓拿着信,領着一名解放軍戰士,找到到石順香說明情況後,石順香當時腦子一下子就蒙了,因為她怎麼也不會想到,犧牲17年的兒子竟然死而複生,當了解放軍的大官,還派人接她進京。

此時的石順香,就仿佛做夢一般,一切來的太突然,一時間他又哭又笑,百感交集。

第二天,在鄉親們的歡送下,石順香乘車踏上進京之路,一路上她自言自語說:“沒想到花奎命這麼大,人還活着,真是托共産黨和紅軍的鴻福啊!”

和母親在北京團聚後,徐深吉的病情也日漸好轉,開始重新回到軍中任職,1955年3月,他擔任空軍副司令員,協助劉亞樓主抓空軍建設,為空軍後勤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十年動蕩時期,他蒙受冤屈,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始終堅強不屈,後再次複出擔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務。

聽聞兒子犧牲,母親哭成淚人,解放後“亡兒”找上門已是開國中将

徐深吉與秦基偉

在此期間,他的老家的人寫信,請求他利用自己在北京的關系,向相關部門打個招呼,開個“綠燈”走個後門,為家鄉村民搞一輛農用機和汽車,但是徐深吉當即回信拒絕,其中的一段内心是這樣寫的:

老根據地對革命确實作過很大的犧牲和貢獻,隻要有辦法我一定努力辦,隻是黨中央三令五申不許走後門,加之我同地方關系太少,實在想不出辦法,很感對不起,請多加原諒。”

聽聞兒子犧牲,母親哭成淚人,解放後“亡兒”找上門已是開國中将

徐深吉書法

對徐深吉這樣的大軍區副司令來說,家裡人的這個請求,他隻要打個招呼,就能辦到,但是他卻拒絕了,因為他的心裡裝的是公理。在此,讓我們向開國中将徐老将軍緻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