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哥,阿裡雲資料庫産品事業部進階産品經理,目前負責 RDS PG産品
- PostgreSQL 中國社群發起人之一、常委、兼PG社群大學校長
- 負責PostgreSQL資料庫在中國的技術落地與推廣、人才培養
- 中國開源軟體推進聯盟PostgreSQL分會,特聘資深領域專家
-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主辦“OSCAR雲計算開源産業大會”開源尖峰人物之一
- 阿裡雲資料庫首席專家團隊成員,提供資料庫首席專家服務
- 阿裡巴巴鑽石布道師
- 42項資料庫專利
Q:如何看待奔三、奔四程式員的職場焦慮?
德哥:我個人的了解,不管是奔三還是奔四,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你是否被社會需要。這背後可能更多需要關注你所處的行業在什麼樣的産業周期?你的能力是否被當下的行業所需要?你目前想要什麼?你長遠想要追求什麼?最怕的是對環境不了解,對自己也不了解。
Q:堅持做技術分享的動力是什麼?
德哥:2011年還是12年的時候我們成立了PG中文社群,那個時候隻有七個人,到現在使用PG這個産品的人群已經超過10萬人了。我大概從09年開始到現在應該有分享了6000篇以上的PG相關文檔,通路量已經過千萬。
為什麼會持續去做分享,十幾年的時間如果要産出6000篇文檔,幾乎需要每天輸出。我的了解是:一方面自學,另一方面要去輸出。如果僅僅隻是自學去自我提高的話,你會發現到後面可能就沒有什麼動力,人都是有惰性的。但是如果你不斷在輸出的話,你會發現總有一天會江郎才盡,那你就不得不刺激自己去學習新的東西。我在過去其實就是不斷的學習才能輸出這麼多文章。
Q:從市民卡項目的小網管成長到資料庫專家,自學成才的秘訣是什麼?
德哥:輸出倒逼輸入。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輸出。印象中2006年左右,我在自學的過程當中,同時也在錄教學的教程。那個教程有很多網友看過,到現在還有人說原來你就是那個德哥啊。
Q:大齡程式員該如何突破自我?能否談談你的經驗。
德哥:關于成長這件事情,在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是最容易去突破的。比如我自己,最開始不是資料庫行業的,當時也就是因為遇到困難,我才要去學習它。我上一家公司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移動網際網路這行業,它的資料量非常龐大,最開始也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我記得當時我們有值班,一周會輪幾天,通宵在機關。我當時就整晚看英文文檔,然後想睡了就大聲喊出來,有些時候嗓子都啞了。當時我的上司對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說不管他什麼時候回過頭來看,我都是在看各種技術文檔。
Q:你的技術理想是什麼?
德哥:我們認為做技術的人也許和我都有類似的理想。我們去實作一個産品的時候,可能有很多技術方法實作,但是效率有高有低。我會不斷地去探求更優解。我的理念是不斷突破,找到更優解,用技術更好地為社會創造價值。
Q:你的哪些工作可以展現“尋找最優解”理念?
德哥:我們的MyBase資料庫産品就是在不斷探求最優解的産物,MyBase是一個雲資料庫專屬叢集的新産品形态,有PostgreSQL、MySQL、SQL Server、MongoDB、Redis等引擎。
我們為什麼要去做MyBase呢?是因為我們發現中大型企業上雲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中大型的企業又有自己的獨特訴求。舉個例子,他們有自主可運維的訴求。因為中大型企業通常都會有自己的運維團隊,一旦他們上了這個全托管之後就會發現這個團隊沒有什麼價值,但實際上并不是沒有價值,而是我們沒有提供這個能力給他。是以我們就在19年的時候,釋出了MyBase這個産品。
MyBase也是全球唯一把雲托管資料庫的底層OS系統、排程系統、資料庫超級賬号等一系列操縱權限放開出去的産品。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做這樣一個決定,實際上也是為了滿足中大型企業的自主可運維的需求。
Q:為什麼你會很關注程式員脫發問題?
德哥:這有個小故事。
我曾經當DBA的時候,有些時候晚上會因為資料庫故障,被值班電話吵醒。什麼時間段都有可能:一點、兩點、三點都有可能電話把你叫醒,之後就好像很難入睡,很難進入深度睡眠。
這個問題根源還是,為什麼那個點會被叫醒。可能是半夜資料庫跑了一個消耗資源的大任務,把資源用光了,然後DB可能假死了, 又或者其他不可預知的業務峰值。
在MyBase裡,我們就設計了自動彈性的能力。一旦遇到資源快要用光的情況,比如用到80%,持續一段時間,MyBase會把資源提到200%,把這個洪峰扛過去,那半夜就不會叫醒你了,你也可以睡覺睡到自然醒,程式員也就不會脫發了。
Q:你覺得如果重新選擇職業的話,還會再選擇程式員嗎?
德哥:會,因為這個職業是最佳女婿。相親角大叔大媽們都在找程式員,而且非程式員不嫁的妹子很多。
Q:會不會讓自己孩子從小去學程式設計?
德哥:會,我小孩也報了程式設計課。我的了解,人機互動會越來越頻繁,那你如何跟機器互動?你肯定需要掌握機器的一門語言。這個我覺得可能将來會跟英語一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
Q:為什麼堅持穿 PG 紀念衫出鏡?
德哥:我們每年都會有一次PG大會,基本上每年都會做紀念衫。我比較喜歡這個logo,大象是PostgreSQL統一的這個logo,PG資料庫的吉祥物。背面是“欣欣象榮”,因為帶一個象字。我們對帶一個Xiang字的成語都非常喜歡,比如天天(象)向上,我們會把“向”改成大象的“象”, 還有象(降)龍十八掌等。
Q:推廣 PG 資料庫技術,你最大的成就感是什麼?
德哥:PG資料庫可能跟其他開源資料庫不太一樣的是,PG背後沒有一個商業公司在推動它。它不是一個商業資料庫,而是一個純社群的資料庫。我們看到很多的開源資料庫其實背後可能是一家商業公司,隻不過提供了一個開源的版本給你,但是最後肯定是要盈利。而在PG最核心(core team)的貢獻圈裡,沒有特别大的公司,都是一些相對來講比較小規模的,可能50-100人,或者最多可能也就500人這樣的小公司,不斷貢獻代碼。那麼這些人圖啥呢? 可能我的了解比較片面,我個人的了解是,一般公司都要盈利,他們不一定在追求什麼大富大貴,而是把社群打造一種氛圍——讓大家來參與,大家都有錢賺,讓全球的企業都能參與貢獻,貢獻的同時,自己也在使用這個資料庫,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大家一起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