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化工行業資訊】全面融入新格局 應對産業新變化 |砥砺“十三五”建言“十四五”

湖北祥雲(集團)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胡華文

“十三五”已經收官,過去的五年,面對異常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我國磷複肥産業攻堅克難,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技術創新持續推進,産業發展取得曆史性進步。特别是面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磷複肥戰線奮力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疫後經濟複蘇戰,生産經營秩序全面恢複,取得了防疫與産業發展雙勝利。

“十四五”時期,在加快建構新發展格局的理念引領下,我們迎來戰略機遇疊加期、發展布局優化期、轉型更新加速期、創新驅動突破期,機遇大于挑戰,前景十分廣闊。

磷化工企業要深刻認識發展環境的新變化,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着力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着力建設現代化工産業體系,着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充分發揮企業區位、交通、資源、技術、人才等優勢,搶時間、搶機遇、搶要素,以自身發展的确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确定性,譜寫企業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要讓需求側和供給側共同發力。我們要把擴大内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以創新驅動、高品質供給和創造新需求,做活國内大市場。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全力開發高精尖的優質産品,生産客戶滿意的産品。

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要緊扣發展這個着力點。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在發展中破解發展難題,實作改革與發展的高度融合。“十四五”期間,祥雲股份将依據企業現有的産業規模地位及緊鄰長江黃金水道與京九鐵路的區位物流優勢,全面布局農用化工産業鍊,并不斷更新延伸,努力形成以400萬噸農用化工産品為基礎,以磷氟資源高價值利用為龍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為特色、新型煤化工為技術高地的四大産業布局,最終實作世界級創新型綠色化工企業的目标。

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要扭住創新這個“牛鼻子”。随着經濟增長的動力由以往的要素驅動逐漸轉向創新驅動,科技創新變得愈發重要。我們要深入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創新驅動戰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加快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不斷增強創新動力。目前,大型磷複肥企業擁有礦山資源、科研人才、化工裝置等優勢,應充分利用磷資源、硫資源、氟資源等,積極加強與知名高校與科研院所合作,在取得中試或一定規模裝置運作成功的前提下,穩步擴大生産規模,實作技術開發效益。目前,研發投入逐漸成為衡量一個企業創新機制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名額,企業應把加大研發投入作為基礎性發展戰略,加大産業前沿技術基礎研究,提升研發能力。就磷化工企業而言,目前要圍繞耕地品質提升、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等政策,調動一切技術力量,大力開發、生産有機肥、緩控釋肥、水溶肥等功能肥和新特肥料,積極适應農資市場變化,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必須走綠色化工之路。随着國家環保政策趨嚴,一批技術落後、存在污染的企業正在被關停,落後産能的逐漸出清,将給綠色清潔工藝和産品騰出市場空間。是以,磷化工企業要加快技術進步,加強企業管理,最大限度采用綠色清潔生産工藝與技術,減少環境污染。如硫酸磷肥企業在采用一體化廢物處置工藝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對精細化工産品中的稀硫酸、稀鹽酸等“廢物”可以很好地回收利用,變廢為寶,減少廢物排放。

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必須拓展循環經濟産業鍊。磷化工企業在生産中可以由基礎工業級産品向下遊食品級、試劑級、電子級高端産品延伸,也可以由基礎工業級産品向中間産品延伸,充分利用企業資源、能源和市場優勢,拉長産品鍊。如磷化工企業大力開發、利用副産物磷石膏,将其轉變為石膏建材類産品,對副産物“吃幹榨盡”既減少環境污染,又增加效益。

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必須大力進軍國際市場。祥雲股份依托長江口岸優勢,逐漸建構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格局,提高了企業經營外向度,推進化工化肥對外貿易創新發展。今年,我們進一步将經營視窗前移,計劃在東南亞設立進出口貿易公司,擷取更及時的國際市場資訊與更便捷的通關條件,加大與中遠海運集團的緊密聯系,力争對外出口量年增長率保持在20%至50%之間,繼續保持企業外貿創彙在湖北黃岡市排名第一的位置,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經濟發展格局,推動企業“十四五”穩健發展。

轉載自 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