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雲産品年度盤點

這一年,我們經曆了從數字抗疫到複工複産,從核心技術探索到數字化深入産業;這一年,阿裡雲更新至2.0時代,數字化程序在不斷加快;這一年,阿裡雲産品家族也在不斷深耕,366天,200+産品,1500+産品功能疊代優化,不斷奔跑前行。

點選檢視視訊【旁白:2020這一年】

檢視完整版阿裡雲年度盤點,請點選:

https://www.aliyun.com/activity/productevent/2020

2020産品大事記

阿裡雲近場邊緣計算初露頭角

随着物聯網技術在數字化轉型的深入運用,靠近端側的實時計算需求和智能化能力正在被關注和重視;2020,阿裡雲的近場邊緣計算面向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數字農業、商業零售等領域方向,推出了28個近場邊緣場景;面向工廠、園區、景區、社群、門店等空間的營運管理,提供更高效的數字化營運手段,面向工業産線、農業作物生長、政府精細化治理,提升更精确的智能化管理水準。

城市大腦3.0首次釋出核心産品技術體系

2020年9月,阿裡雲首次釋出城市大腦3.0的核心技術體系,包括感覺智能、認知智能、決策智能和協同智能四大領域關鍵技術,基于城市大腦資料中台,推出IOC城市營運中心、城市交通仿真平台、城市數字基因等産品。借助新技術,城市大腦的“智商”再次大幅提升,不僅能實時推演城市未來,還能在台風、暴雨等應急場景中為城市管理提供“靠譜”的建議。

釘釘再進化:讓微小的進步持續發生

釘釘釋出全新6.0版本,并公開新的進化方向。截至2020年12月31日,釘釘使用者數突破4億,包括企業、學校在内的各類組織數超過1700萬。低代碼研發工具、角色工作台、協同辦公套件—這三大“釘釘6.0版本”的核心産品,也在釋出會悉數亮相。2020年釘釘更新了44個版本,帶來了128項功能更新,5053項體驗優化。2021,我們全新出發。

阿裡雲集齊五大超級資料中心

2020年,位于南通、杭州和烏蘭察布的三座超級資料中心在今天正式落成。将新增超百萬台伺服器輻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經濟帶,我們已經在全球部署了上百個雲資料中心其中 5 座超級資料中心分别位于張北、河源、杭州、南通和烏蘭察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資料中心叢集。

阿裡雲安全拿下大滿貫

今年以來阿裡雲安全入選三大國際權威機構報告,成為國内唯一獲得安全領域“大滿貫“的雲廠商。作為國内整體安全能力領先的雲服務廠商,阿裡雲一直緻力于降低客戶的IT安全風險和業務風險。2020年,阿裡雲和中國數百萬企業,共同抵禦了來自全球各地數十萬攻擊源,日均60億次的網絡攻擊。

左手無影,右手小蠻驢C位出道

2020雲栖大會,阿裡雲2.0攜着“無影”和“小蠻驢”前來赴約。小蠻驢內建了達摩院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大腦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每天最多能送500個快遞。除了集智慧和勤勞為一身的小蠻驢。誕生近40年的個人電腦今天也迎來一次重要進化第一台雲電腦“無影”誕生!

阿裡雲推出下一代大資料平台“湖倉一體”

湖倉一體,本質上是技術棧的各個層面的融合,通過阿裡雲提供一緻的資料體系,一緻的開發體系,智能的緩存,冷熱的分層,性能的加速以及跨平台的計算。讓使用者不需要看見湖和倉,打通的中繼資料格式、自由流動、對接上層多樣化的計算生态。

第三代神龍架構雲伺服器釋出

基于第三代神龍架構的雲伺服器,向全球提供頂級算力。與上一代相比,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的綜合性能提升高達160%,比目前全球最頂級的雲伺服器還要快30%以上,整體算力全球最強。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産品家族具備3分鐘傳遞50萬核vCPU的極速擴容能力,是雲原生的最佳載體。

阿裡巴巴雙11核心系統全面雲原生化

從 11 月 11 日零點開始,雙11 作戰中心的大螢幕上不斷跳動着各類數字,最終交易額突破 3723 億。阿裡巴巴又完成了一次對技術高峰的挑戰。與前 11 次 雙11 都不一樣的是,這一次,阿裡巴巴核心系統全面雲原生化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雲原生實踐,吹響了雲原生大規模落地的号角。

阿裡雲混合雲正式官宣釋出

阿裡雲混合雲管理平台通過打造一個企業級的雲管理入口,來實作精準、高效、智能的混合雲和多雲的統一管理。從使用者視角出發,圍繞建好雲、管好雲和用好雲三大次元,建構全棧建雲、智能管雲、極緻用雲的一體化原生雲平台。

阿裡雲資料庫進入上司者象限

國際知名行業研究機構 Gartner 公布 2020 年度全球資料庫魔力象限評估結果,作為中國科技公司代表,阿裡雲首次挺進全球資料庫第一陣營——上司者(LEADERS)象限,這也是中國資料庫40年來首次進入全球頂級資料庫行列。

阿裡雲為企業建構了靈活可靠的企業級雲上網絡

全球有300多萬家企業跑在阿裡雲上,雲網絡覆寫率達95%,囊括了線上教育、金融、零售、制造業等多個行業。具備超強靈活性和超高彈性的雲網絡,不僅幫助企業提升了效率,還幫助企業降低了30%的營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