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用好雲的彈性

如何用好雲的彈性

1. 彈性為什麼這麼重要

做好彈性讓IT能力輕松跟上使用者的業務發展,做到多、快、好、省。

  • 多:選擇多,可以全球建站、機型選擇也多、配套雲服務也多。
  • 快:部署快,自建IDC的建設時長以年為機關,雲上部署所見即所得。
  • 好:好維護,不用考慮IT硬體故障維修,工作精力可以全部考慮業務發展。
  • 省:根據計算任務按需建立IT資源,解決IT資源的空置問題,IT成本得到空前的優化。

2. 彈性怎麼實作

供給側的建設主要是雲廠商負責,目的是為雲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彈性資源同時降低營運成本。如何将彈性供給側建設做到“海納百川”可以說是每個雲廠商的獨門内功,也是評價一家雲廠商優劣的重要标準。

消費側需要雲使用者和雲廠商共同建設的,雲廠商搭台,雲使用者唱戲。雲廠商要為使用者提供盡可能友善的彈性建立資源和資源編排的操作界面和API。雲使用者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如何用好雲的彈性

圖1:彈性消費側和供給側

3. 消費側彈性怎麼實作

1.首先選擇一家或幾家雲廠商作為雲供貨商,如何挑選雲廠商做彈性,主要考慮這個雲廠商在市場的占有率和穩定性口碑。因為通常占有率越大的雲廠商它在各個地區的庫存池子越大,調配庫存手段更多,供應鍊更有保障,可以為我們做彈性提供更充足的資源。考量穩定性口碑自然是為您的業務穩定性考慮。

2.認清哪些資源可以彈性,哪些不能彈性。

如何用好雲的彈性

圖2:可彈性和不可彈性

3.容量評估

不可彈性的資源在做容量評估時要根據業務中長期的規劃和峰值預估做評估,因為它們的建設周期一般會很長或者有突發峰值時無法通過彈性應對。

可彈性資源容量評估一般會按日常平均業務流量時所需的資源作為基線水位,考慮到彈性擴容資源傳遞速度、雲廠商資源水位情況略微調整基線水位。

如何用好雲的彈性

圖3:資源水位線

4.彈性成本核算

雲上資源一般有包年包月和按量付費兩種常見的購買方式,少量雲産品支援競價搶占式執行個體。

  • 按量付費:類似于手機的後付費方式,按實際的使用時長進行付費,這是最靈活的一種購買方式,随來随走,但價格通常也是最高的,适合于應對爆發業務臨時擴充,例如臨時性的測試、業務高峰時段等;
  • 包年包月:類似于手機的預付費套餐,綁定了具體的雲伺服器執行個體,承諾了使用時長,時間上的靈活性差一些,但價格比較優惠,适合于運作固定的7x24服務,如Web服務、資料庫等;
  • 競價搶占式: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售賣方式,我們把暫時富餘的資源以極低的價格讓使用者采取類似于競價的方式來購買,但當供給情況發生變化時,這些雲伺服器可能被雲廠商“搶占”回去,是以比較适合那些随時可以中斷、後續再拉起繼續的計算任務,例如壓測、科學計算、批量計算、視訊轉碼等。

彈性基線以内的資源因為使用率高,是以建議按包年包月形式購買,成本更合算。

日常高峰如果持續時間超過1小時且對資料需要持久儲存的建議按量方式購買。

熱點峰值比較短暫在1小時以内的而且對資料持久儲存沒有要求的可以考慮購買競價搶占式執行個體。

5.彈性資源排程

  • 定時彈性排程

    如果業務流量每天很有規律的話,可以考慮使用定時彈性排程方式,在業務高峰前擴容,在高峰過後縮容。

  • 動态彈性排程

    動态資源排程可以根據業務流量走勢自動擴容和縮容。實作動态資源需要執行如下幾步。

如何用好雲的彈性

圖4:彈性水位評估

定義擴容、縮容的水位線

如何用好雲的彈性

圖5:彈性水位線

6.高可用角度設計彈性政策

  • 盡量讓業務可以适配多個可用區多個機型做彈性部署。

    ①多可用區部署可以做到多機房災備。

    ②多可用區部署可在多機房并行建立彈性資源,增加彈性速度。

    ③多機型做彈性可以降低彈性庫存保障難度,擴大彈性規模。

  • 不可彈性資源也要考慮高可用。

    ①如果有專線盡量考慮雙線雙接入點接入雲廠商。

    ②像緩存這種擴容後需要預熱很長時間不适合做彈性,需要考慮彈性峰值時的緩存的水位,做常态部署且考慮多可用區部署,可以讓彈性資源就近調用緩存,優化調用耗時。

我們是阿裡雲智能全球技術服務-SRE團隊,我們緻力成為一個以技術為基礎、面向服務、保障業務系統高可用的工程師團隊;提供專業、體系化的SRE服務,幫助廣大客戶更好地使用雲、基于雲建構更加穩定可靠的業務系統,提升業務穩定性。我們期望能夠分享更多幫助企業客戶上雲、用好雲,讓客戶雲上業務運作更加穩定可靠的技術,您可用釘釘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阿裡雲SRE技術學院釘釘圈子,和更多雲上人交流關于雲平台的那些事。

如何用好雲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