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戰國時期,我國的北方就生活着一支特殊的部落,他們沒有文字、沒有固定城池,逐水草而居。《史記》說他們是祖夏後氏之苗裔,而《括地譜》則說他們是夏桀的兒子獯粥的後代,中國稱他們是匈奴。
大約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同時,北方的匈奴也開始了自己的統一道路,他們先後吞并鬼方、土方、犬戎、林胡等衆多部落,建立起了統一的奴隸制帝國,控弦之士三十餘萬。此後,趁着西漢剛剛建立國力虛弱,匈奴屢屢南下搶奪财物,擄掠漢朝人口給貴族當奴隸。

在隐忍了數十年後,西漢國力恢複,漢武帝正式向匈奴開戰。得益于漢武帝的慧眼識英雄,從騎奴當中發現了一個軍事天才衛青,之後又發現另一個天才将軍霍去病。
元狩二年,年僅19歲的霍去病官拜骠騎大将軍,帶着萬餘騎兵從隴西出發,一路狂飙,這一打居然突入到了幾千裡外的焉支山,大敗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還奪走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由于丢了河套,匈奴單于震怒欲殺渾邪王。收到消息的渾邪王大驚,急忙拉着休屠王一塊投降漢朝。可是走到半路休屠王反悔了,他認為渾邪王損失慘重,而自己隻不過損失了祭天金人,不至于被殺,就想折回去,不料渾邪王早有準備,同霍去病合兵将其斬殺。
為了表彰功績,漢武帝傾盡府庫用來賞賜渾邪王,而對于被迫投降的休屠王部衆卻采取了打壓的方式,休屠王的阏氏以及不滿14歲的兩個王子都被沒入宮廷做了奴隸,以示羞辱和懲戒。
機緣巧合,漢武帝在一日宮廷遊樂時,意外見到了一個負責養馬的匈奴少年,仔細一問得知竟是昔日休屠王的王子,由于霍去病曾從他們部落奪走祭天金人,因而漢武帝随口賜他姓金,名日磾。從此,金日磾就成了匈奴王子的名字,至于他的匈奴本名,也就沒人記得了。
由于忠誠可靠,金日磾從昔日的奴隸馬夫,一躍成為光祿大夫,漢武帝死後,又成了漢昭帝的四大托孤大臣,從此,金日磾家族崛起,曆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朝,長盛不衰。
直到東漢末年漢室垂危,金日磾的後人金祎依然忠于漢室,發動了許昌兵變圖謀誅殺曹操,結果事情敗露被殺。漢朝滅亡以後,金家也沒有随之衰落,反而枝繁葉茂。到明朝時,金氏子孫已經遍布江西、浙江、江蘇,就連山東的叢姓也是金日磾後裔,可謂是奕布星列,難以數計。
不僅如此,就連海外也有金日磾後代。劉秀建立東漢時,金日磾家族中與王莽結過親的成員因擔心被牽連,就遠遁北韓半島,從此為半島帶來了“金”這一姓氏,後來還混成了王族。據《新羅文武王陵之碑》記載,新羅第30代國王金法敏為金日磾後人。
到了19世紀,金姓人口在半島上出現井噴。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1894年北韓國王正式頒布法令,允許普通平民擁有自己的姓氏。而當時平民在選擇姓氏時,都選擇曾經的王族姓氏來貼金,金曾是新羅國姓,因而金姓人越來越多。
直到今天,金姓都是半島上的大姓,而且在北邊還出現世襲家族,讓美國頭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