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系統遷雲規範流程

系統遷雲規範流程

下面從流程角度簡要闡述遷移上雲的過程,整個過程分為系統調研、上雲風險評估、方案設計與評審、系統改造、功能/性能測試、系統割接和復原、系統傳遞與護航等幾個方面組成,下面先看流程圖的幾個關鍵節點:

系統遷雲規範流程

項目立項:由項目經理召集相關方,發起遷移上雲項目;

系統調研:項目根據整個遷移計劃,調研應用的系統架構圖,資料庫資訊,系統整體壓力情況,系統底層部署情況,商業軟體依賴等等方面内容。特别調研系統有否使用特殊的傳統行業專有的裝置或者軟體或者開發模式等内容,通過調研我們可以初步評估出系統是否可以上雲,上雲的改造難度大小,雲平台是否可以完全比對需求。

方案設計&系統改造:根據前期的調研及結合雲平台特性,應用系統産出新的系統架構圖和遷移的改造計劃,比如是直接上雲還是改造後上雲,是否去O,是否使用分布式DRDS等。

功能&&性能測試:雲平台和傳統環境是有差異的,在系統上線前,務必在雲平台上進行充分的功能驗證和性能測試。

系統割接上線:通常說的系統割接就是把系統流量切換到雲平台。但在遷移實施流程中,系統割接不僅是将系統流量切換到雲平台,還包括流量切換前的準備工作如雲産品資源準備、資料庫遷移、應用程式遷移等工作。

系統傳遞:流量成功切換到雲平台後,系統正式進入運作和後期運維階段,傳遞後有任何技術問題,請随時送出工單,阿裡雲有專業的售後團隊支援。

前期準備

收集應用系統資訊彙總

收集一份系統資訊彙總表,清楚知道多少個系統要遷移、系統平台情況、負責人、遷移完成時間、心裡預期等,形成應用系統遷移清單,參見下表:

系統遷雲規範流程

系統調研

調研可以讓團隊充分了解目前系統業務現狀、系統未來規劃,現有架構和雲平台是否比對等等,為後續的系統遷移方案制定和實施提供第一手資料。

遷移上雲的系統調研階段,此階段主要是通過調研表、訪談、系統資料收集、應用系統觀摩等标準化的流程及方法調研應用系統,使遷移上雲團隊充分的了解系統業務及應用現狀,為後續的應用系統遷移方案制定、實施以及驗證傳遞提供資料支撐。

系統調研階段主要工作内容包含:業務調研、系統架構調研、資料庫調研、應用程式調研。

業務調研:基于待遷移應用系統的業務層面開展基礎性調研分析工作,主要包含對業務類型、使用人員、業務使用特征、業務性能名額等方面進行調研分析。

包括主要以下内容:

a) 系統名稱

b) 所屬機關

c) 系統業務說明及服務對象

d) 系統開發/運作情況(已上線,開發中,設計中,規劃中)

e) 系統類型(網站,OA系統,ERP,CRM等)

系統架構調研:通過對整個應用系統部署、系統運作體系、系統運作現狀、系統可擴充性、系統資料流、系統關聯性等方面進行全面地調研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

1) 外設和商業軟體需求調研

2) 網絡需求調研

3) 改造規劃調研

4) 系統各子產品依賴調研,是獨立系統還是有依賴其他系統。

5) 安全要求調研

6) 資源的使用情況(伺服器,儲存設備,網絡帶寬)

7) 系統是OLAP還是OLTP類型

資料庫調研:需要通過收集資料庫版本、部署結構、資料安全政策等基礎資訊,現有資料庫容量、流量、SQL、進階特性等方面使用情況,進行資料庫層面的技術調研和分析。

1) 資料庫廠商/版本

2) 資料庫架構(是否RAC,主備)

3) 備份政策(冷備、熱備、備份周期)

4) 資料容量、流量統計(高峰TPS/QPS,資料庫大寫,超過 1000w記錄的表數量及名稱,峰值連接配接數)

5) SQL收集(一天内資料庫通路top 50 SQL以及慢SQL)

6) 資料庫進階特性收集(Oracle/SQL SERVER):存儲過程,函數,觸發器,包,物化視圖,虛拟列,分區,DBLINK,SEQUENCE,全文索引,DTS等。

7) 資料庫字元集

應用程式調研:搜集應用程式架構、中間件使用情況、應用負載等方面,進行應用程式層面的技術調研和分析.

a) 作業系統架構

b) 是否有高可用性設計

c) 是否有高性能設計

d) 資料存儲方式

e) 系統類型

f) 應用程式使用哪種語言開發

g) 若采用php開發,采用的架構是

h) 若采用Java開發,采用的架構有哪些

i) 系統采用的架構是BS 還是CS

j) 系統部署是否使用了

k) 哪些第三方元件

l) 是否調用外部接口或服務

m) 若調用外部服務,采用的接口協定類型是什麼

n) 若提供服務供外部調用,接口協定類型是

o) 若有文檔存儲,檔案存儲方案是什麼

p) 文檔存儲中包含哪些檔案類型

q) 日志檔案存儲方式

r) 系統是否同時使用多個資料源

s) 與資料庫調用方式

t) 中間件類

u) 使用哪種中間件産品

v) 中間件是單節點部署還是采用叢集方式部署

w) 系統部署使用的第三方元件類型是什麼

x) 是否使用定制插件

y) 若使用定制插件,請提供開發語言和運作環境

z) 系統性能名額是什麼

風險評估

基于系統調研階段輸出的調研報告,并結合雲平台的架構特點,遷移上雲團隊對系統上雲的風險進行評估,包括系統遷移上雲的可行性(和雲平台的相容性),能否遷移到雲端,是否需要做系統改造或是代碼重構,改造難度的大小預估,遷移到雲端需要雲上什麼的架構來支撐,通過一系列的調研,我們基本可以推算出項目遷移的改造工期和技術難點,比如平遷的系統,MySQL遷移到RDS,SQLSERVER遷移到RDS,檔案系統遷移到OSS,通常風險很小,而需要去O改造的系統通常遷移風險比較大。

遷移上雲團隊對系統遷移過程中出現的風險點進行評估,對雲平台暫時還不支援的功能進行分析,以便在方案設計階段針對性出解決辦法。風險評估主要包含如下圖所示幾個方面。

系統遷雲規範流程

雲平台相容性評估:應用系統實際情況摸底,對雲平台還不支援的軟硬體進行摸底,以便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

a)雲資料庫不支援oracle

b)雲上對特定的硬體(加密狗,專線,高性能顯示卡,特定ip位址依賴等)不支援。

c)雲上網絡架構是否滿足

d)雲上安全是否滿足系統安全等級

性能風險評估:結合甲方應用系統性能調研結果,對現有系統性能瓶頸點進行評估,以便制定應用系統系統優化方案,比如是否需要使用分庫分表,是否需要海量資料處理技術等。

a)資料庫資源是否滿足并發通路以及空間存儲限制

b)應用伺服器是否滿足系統性能需求

c)雲上分布式存儲接口是否滿足并發要求

系統改造風險評估:根據現有應用系統業務特點、技術特征,以及雲平台特性,評估系統在改造過程風險.

a)應用程式改造是否滿足原系統設計名額

b)資料遷移方案是否滿足系統割接要求

c)去O改造難度

d)改造後的子產品是否能相容其他系統的調用依賴。

資源風險評估:對遷移上雲實施計劃、雲平台資源準備、遷移上雲遷移實施團隊人力資源等風險點進行評估。

雲上架構設計

基于系統調研和風險評估結果,并結合雲平台特點,确定應用系統雲上的新架構和遷移方案,是直接平遷移到雲平台上,是否需要一系列的改造(比如去O),檔案系統是否需要遷移到OSS上,資料分析系統是否相容雲平台等等,改造周期預估等等,最終形成上雲的架構設計和改造方案。

相比傳統的APP+DB部署模式,雲上更适合使用SLB+ECS+RDS來做到高可用(見下圖)。

系統遷雲規範流程

系統部署方案設計:基于應用系統特征,如可用性、穩定性、性能的要求,輸出基于雲平台的應用程式和資料庫部署方案。

系統改造方案:基于系統調研、風險評估結果和雲平台特性,設計資料庫改造方案、應用程式改造方案、應用系統驗證方案。

系統改造

本階段基于系統改造方案,對現有應用系統進行改造,及測試驗證。如下圖所示主要包含:系統架構改造、資料庫改造、應用程式改造和系統測試驗證。

系統遷雲規範流程

資料遷移驗證

 本地資料庫遷移到雲上。

 檔案系統、視訊等遷移到OSS上。

 利用資料比對工具驗證源資料庫與目标資料庫的資料一緻性。

DTS已經支援Oracle、MySQL、SQL Server、DRDS(阿裡雲分布式資料庫)、PPAS(PostgreSQL Advance Server)間的資料遷移功能。除了提供資料遷移功能,AMP也能夠幫助使用者進行結構對象的遷移,同時,DTS也提供了遷移資料一緻性校驗功能,可以校驗遷移資料的正确性。使用者隻要在DTS的管理控制台上,配置待遷移資料庫的連接配接資訊及需要遷移的對象并啟動任務後,即可輕松将源資料庫資料遷移到目标資料庫。任務啟動後,使用者可以在DTS控制台随時檢視任務遷移狀态及進度,并可以根據需要停止或删除遷移任務。

系統遷雲規範流程

DTS提供了豐富靈活的遷移個性化配置,可以支援使用者的多種資料遷移需求。具體功能如下:

(1) 支援多種遷移粒度,使用者可以選擇遷移執行個體、庫、表或列

(2) 支援遷移對象重命名,即可以支援源庫、目标庫的庫、表、列名不一緻。但是使用者一次隻能重命名庫名、表名、列名中的一個,例如隻修改庫名。

(3) 全量遷移支援隻遷移一個表中的部分資料到目标庫,可以通過配置一個表中某個列的where條件,隻遷移滿足where條件的部分資料到目标庫。

功能/性能測試

由業務方根據系統設計中的測試用例來完成功能、性能及資料完整性校驗等工作。比對稽核包含人工稽核及工具稽核兩個部分;

遷移完成後,在開啟功能測試前需要應用負責人進行系統架構及部署方面的人工稽核,如稽核無誤可進入工具稽核階段;

人工稽核後,由遷移腳本通過包含路徑,檔案清單,代碼的對比進行對比稽核,稽核通過後開啟功能測試;

系統割接

本階段主要是完成新老應用系統的割接,并確定遷移上雲後的應用系統可以穩定、高效的在運作在雲平台上,具體的包括雲上資源申請和開通、資料庫遷移、應用程式遷移和業務割接。

系統遷雲規範流程

系統環境準備:根據系統需求,完成應用系統所需雲産品的資源申請和環境準備,及資料遷移工具準備。

應用程式部署:按照應用程式部署方案,通過功能和性能測試之後,部署到雲平台上。

檔案/資料庫同步:将改造後的資料庫設計,以及現有應用系統的存量資料、增量資料遷移到雲平台,并且校驗新老平台資料,確定雲平台上資料的正确性。

業務割接:明确業務割接時間點後,按照業務割接方案完成應用系統到雲平台的割接驗證工作,完成流量切換。

復原機制:每個系統都要復原方案,包括應用程式的復原,資料庫的復原。

系統傳遞

本階段是指在應用系統完成系統割接,流量成功切換到雲平台後,系統正式進入運作和後期運維階段。

傳遞後有任何技術問題,請随時送出工單,阿裡雲有專業的售後團隊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