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歲奶奶編出冬奧會頒獎花束

70歲奶奶編出冬奧會頒獎花束

北京2022冬奧會臨近,随着衆多細節曝光,文化含量十足,中國式浪漫打動人心。不僅頒獎禮服把《千裡江山圖》“穿”在身上,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頒獎花束也将一改傳統的鮮切花,采用以非物質文化遺産—海派絨線編結技藝鈎編而成的絨線花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據悉,此次運用的海派絨線編結技藝已有100多年曆史,而絨線花藝是其代表之一。本屆頒獎花束共有1251束,每個花束的花材共有七類,包括:象征友誼的玫瑰,象征堅韌的月季,象征幸福的鈴蘭,象征團結的繡球,象征勝利的月桂,象征收獲的桂花,象征和平的橄榄,均為手工制作。其中,冬殘奧會頒獎花束中增加了一枝藍色波斯菊,象征堅強。花材經過造型和捆紮成花束,高34厘米,胸徑24厘米,花束搖桿的蝴蝶結絲帶上印有“BEIJING2022”字樣。

晚清時海派絨線編結藝術形成于上海,是一種在中國民間傳統結線藝術中融入西方鈎針編結并利用機制羊毛絨線的服飾編結藝術。2009年,“海派絨線編結技藝”被市政府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去年6月份接到任務之後,勵美麗就和項目組開始了花型的設計,花材的選擇等準備工作,經過無數遍修改、稽核之後,直到去年10月上旬才最終定稿,獲得北京奧組委的認可。“一萬多枝花,每一枝都要經過我的手,我現在可以保證的就是,每一束花都沒有瑕疵。送到運動員手上的造型和現在是一模一樣的。”

據悉,為了完成這項光榮又艱巨的任務,恒源祥集團在全國婦聯等組織的支援下發動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省市七地的編結社團共同參與此次頒獎花束項目。勵美麗主要負責頒獎花束的設計、教育訓練、品質把關和最終組裝。

彙總過來的花材長短不一而冬奧花束又有着非常嚴格的尺寸标準,為了提高舒适度和觀賞性,勵美麗最開始用鉗子修剪花枝,但是非常耗時耗力,後來就向公司申請了一台切割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剪下來的花枝我也沒有浪費,原本我們整個花束握起來其實是偏細的,我就把修剪下來的花枝再填充進去,這樣運動員握起花束的手感更好,也大大節省了材料。”

勵美麗已經70歲高齡了,這是她參與絨線編結行業的第二十個年頭。從雜志社退休後,開始投身絨線編結。現在她還在做推廣傳播海派絨線編結技藝的工作,她希望青年一代能夠更加關注非遺傳承。

“同時,就像我們鈎花一樣,希望年輕的一代在成長過程中能專注、堅持地去做一件事,努力實作夢想。”

來源:揚子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