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零售業被公認為是數字化程度最高的行業,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中國傳統制造業,大部分還處于觀望狀态。目前,國内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希望通過業務數字化與智能化,降低公司的管理成本,提升營運效率,推動業績增長。
浙江四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地毯制造已經有18年了,公司十分重視技術裝備的研發投入,斥資引進了瑞士、德國、比利時等多個國家先進的紡絲和熱定型裝置,公司業務遍及國内外,産品遠銷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在同行中頗具競争力。
但是随着業務的發展,公司管理層逐漸認識到:要實作業績增長僅靠先進的技術裝備是遠遠不夠的,企業要提升效益,得紮紮實實練好内功,做好業務各環節的管理協同,讓業務跑在“雲”上,用資料說話而不是“拍腦袋決策”。
裝置很先進,人與人的協同方式卻很傳統
“四通的裝置很先進,自動化成度很高。但人和人的協作還很傳統,傳遞消息靠紙,部門協作靠紙,業務審批也靠紙。這些紙被丢在辦公桌上,落在列印機裡,最終大多數是進了碎紙機和垃圾桶,跟着一起丢掉的,還有我們業務經營資料和每一次決策的寶貴經驗。”四通新材董事長唐亮說。
低效的協同方式還表現在:從銷售訂單開始到生産下單、工廠中的房間報産、質檢彙報、裝置報修全程紙質表單傳遞。當銷售查詢訂單的進度時,要先問生産計劃,生産計劃要電話問工廠中的房間一線或到現場了解生産進度,效率很低。重要資料采用手工記錄、電腦錄到Excel進行儲存,不能實時更新和查詢,更談不上通過資料分析,為相關部門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和決策支援。
企業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
基于以上痛點,公司需要一套既能符合行業特性同時又能高度比對企業自身經營現狀的管理系統,來實作生産工藝、排單、進度、品質、異常等資訊共享,讓各經營環節緊密協同。通過智能的數字化決策,讓協同效率提升,減少換産,節約損耗,為企業提效降本。
于是,杭州數迹網絡為四通新材量身定制了一套生産營運數字化管理(MOM)系統來解決客戶的痛點。數迹CEO劉曉曉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摒棄了傳統的IT思維,依托阿裡雲成熟的基礎設施和宜搭低代碼應用搭建平台,重點圍繞人和資料架構了一套符合化纖行業特點的數字化營運管理系統。”
劉曉曉提到的宜搭是阿裡巴巴自研的政企數字化轉型低代碼平台,它基于阿裡雲的雲原生技術部署,內建了模型編排、流程編排、服務編排、資料編排、UI編排等多子產品能力,以及強大的開放與內建能力,已經和阿裡經濟體内部例如Data V、高德、政務釘釘等多個産品深度內建,支援公有雲、專有雲和專有化部署三種方式,能夠極大地降低應用開發門檻,提升研發效率,縮短傳遞周期,促進政府、企業及各類組織的數智化轉型。
宜搭與數迹強強聯合,助力企業數字化更新
數迹在制造行業已經深耕多年,非常了解行業的痛點,1年前成為宜搭的天使合作夥伴,可謂強強聯合。
在談到雙方的合作關系時,劉曉曉提到,宜搭就像一座架在企業、ISV和應用之間的橋梁,不僅為企業提供應用的開發、測試以及釋出的完整生命周期管理,讓更多擁有業務經驗的企業IT人員以及行業ISV可以快速建構企業級應用并對應用進行疊代,而且還賦予企業和ISV将已有創新應用固化為最佳實踐後在阿裡雲生态中進行推廣和分發的能力。
解決方案和具體場景運用
數迹和宜搭共同打造的這套生産營運數字化管理(MOM)系統,采用一雲多端的部署方式,銷售人員可以在客戶現場完成訂單錄入,管理人員打開手機釘釘就可以完成審批工作,生産管理者在辦公室就能看到實時的機台排期和作業進度情況,生産班組通過PAD可實時檢視工單任務,工藝資訊,送出日志,提報産量。

銷售工作台
內建現有用友系統資料,規範銷售合同和生産需求的稽核與管理。
生産計劃工作台
根據銷售合同和生産需求,展示所有待排産訂單,可對訂單基本資訊快速浏覽,系統自動顯示曆史排産的效率數字、品質情況、基礎技術資訊,快速輔助生産排程,排産情況自動下達生産一線。
生産管理工作台
工藝人員在操作台快速錄入工藝控制資訊,生産班組可以在機台上的操作台上随時彙報完工産量,系統自動統計完工總數量。交接班過程中快速記錄生産日志及需注意事項,實作無縫交接。對生産過程中出現故障的裝置,一鍵報修,消息直達裝置維保處。
品質管理工作台
QC根據檢驗結果,快速進行品檢彙報,計合格與不合格數量,系統自動統計。可對實體名額進行抽檢彙報。對生産過程中發現的異常及時回報、消息直達班組。客戶品質回報單電子送出,系統自動擷取相關的批次檢驗資訊、生産資訊,快速輔助定位。
裝置維保工作台
整理裝置總清單,對工廠裝置整體情況進行掌握。制定機器定期保養計劃,系統自動分解周計劃、日計劃,在生産計劃界面提示保養。裝置報修快速知曉響應,曆史報修情況一目了然,保證機器和其他資産裝置的正常運轉以實作工廠的執行目标。
業務報表
實時統計生産計劃數量,完工數量,不合格數量等資料,并形成可視化圖表,直覺展現生産進度與異常情況。
“傳統的ERP系統提供的是通用化解決方案,适配性差二次開發成本高。這套MOM系統完全是貼着我們的業務,按照我們的崗位習慣在做,差別于做完業務再補單子,這次是業務和系統充分的融合,系統就是業務本身。”四通新材董事長唐亮這樣評價。
系統實作了企業裡業務與人,人與人的數字化連結,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在系統的助力下,産品報價時間縮短2天,交期平均縮短5%,能耗料耗降低1%,異常處理時間縮短50%,裝置可用率提升3%,資料處理效率提升100%。
在中國,成千上萬個“四通”需要思考如何搭上“數字化建設”這趟高速列車,把這一步走穩、踩實,實作真正的智能化工廠也許就指日可待了。
(宜搭解決方案咨詢,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