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運維系列01--系統篇1、 Linux作業系統簡介2、 Linux發展趨勢 3 、Linux系統安裝 4 、Linux目錄初識6、 Linux使用者權限7、Linux網絡配置

1、 Linux作業系統簡介

Linux具有如下優點:

  • 穩定、免費或者花費少
  • 安全性高
  • 多任務,多使用者
  • 耗資源少
  • 由于核心小,是以它可以支援多種電子産品,如:Android手機、PDA等。

2、 Linux發展趨勢

随着IT産業的不斷發展,使用者對網站體驗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主流網站後端承載系統都是Linux系統,目前Android手機全部基于Linux核心研發。企業大資料、雲存儲、虛拟化等先進技術都是基于Linux系統。

3 、Linux系統安裝

在安裝

Linux系統

之前,先來了解windows系統結構,

windows系統

一般是安裝在C槽系統盤,同樣Linux也有類似的系統盤(/根分區),Linux通常分區為(根分區/、swap分區),Linux系統以檔案的存儲方式,所有的檔案都是存儲在某個目錄下的,類似于windows的檔案夾。

對于檔案系統的屬性來說,windows檔案系統類型一般是ntfs、fat32等,而Linux檔案系統類型則為ext2、ext3、ext4等(檔案系統:是作業系統用于明确磁盤或分區上的檔案的方法和資料結構,檔案系統由三部分組成:與檔案管理有關軟體、被管理檔案以及實施檔案管理所需資料結構。)

在 Linux 中規定,每一個硬碟裝置最多隻能有 4個主分區(其中包含擴充分區)構成,任何一個擴充分區都要占用一個主分區号碼,也就是在一個硬碟中,主分區和擴充分區一共最多是 4 個。

VMware15安裝Centos7超詳細過程:

https://www.cnblogs.com/happy2010/archive/2019/05/17/10880765.html

4 、Linux目錄初識

/ 根目錄

/bin 存放必要的指令

/boot 存放核心以及啟動所需的檔案

/dev 存放裝置檔案

/etc 存放系統配置檔案

/home 普通使用者的宿主目錄,使用者資料存放在其主目錄中

/lib 存放必要的運作庫

/mnt 存放臨時的映射檔案系統,通常用來挂載使用。

/proc 存放存儲程序和系統資訊

/root 超級使用者的主目錄

/sbin 存放系統管理程式

/tmp 存放臨時檔案

/usr 存放應用程式,指令程式檔案、程式庫、手冊和其它文檔。

/var 系統預設日志存放目錄

5 、Linux常用指令

預設進入系統,我們會看到這樣的字元: [root@localhost ~]#,其中#代表目前是root使用者登入,如果是$表示目前為普通使用者。

我們了解linux由很多目錄檔案構成,那我們來學習第一個Linux指令:

cd指令, cd /home ;解析:進入/home目錄

cd /root 進入/root目錄 ;

cd ../傳回上一級目錄;

cd ./目前目錄;(.和..可以了解為相對路徑;例如cd /home/test ,cd加完整的路徑,可以了解為絕對路徑)

接下來繼續學習更多的指令:

ls ./ 檢視目前目錄所有的檔案和目錄。

ls -a 檢視所有的檔案,包括隐藏檔案,以.開頭的檔案。

pwd顯示目前所在的目錄。

mkdir建立目錄,用法mkdir test ,指令後接目錄的名稱。

rmdir 删除空目錄

rm 删除檔案或者目錄,用法 rm –rf test.txt (-r表示遞歸,-f表示強制)。

cp 拷貝檔案,用法,cp old.txt /tmp/new.txt ,常用來備份;如果拷貝目錄需要加 –r參數。

mv 重命名或者移動檔案或者目錄,用法, mv old.txt new.txt

touch 建立檔案,用法,touch test.txt,如果檔案存在,則表示修改目前檔案時間。

Useradd建立使用者,用法 useradd wugk ,userdel删除使用者。

Groupadd建立組,用法 groupadd wugk1 ,groupdel删除組。

find查找檔案或目錄,用法 find /home -name “test.txt”,指令格式為:

find 後接查找的目錄,-name指定需要查找的檔案名稱,名稱可以使用*表示所有。

find /home -name “*.txt” ;查找/home目錄下,所有以.txt結尾的檔案或者目錄。

vi 修改某個檔案,vi有三種模式:指令行模式、文本輸入模式、末行模式。

預設vi打開一個檔案,首先是指令行模式,然後按i進入文本輸入模式,可以在檔案裡寫入字元等等資訊。寫完後,按esc進入指令模式,然後輸入:進入末行模式,例如輸入:wq表示儲存退出。

如果想直接退出,不儲存,可以執行:q!, q!歎号表示強制退出。

cat 檢視檔案内容,用法 cat test.txt 可以看到test.txt内容

more 檢視檔案内容,分頁檢視,cat是全部檢視,如果篇幅很多,隻能看到最後的篇幅。可以使用cat和more同時使用,例如: cat test.txt |more 分頁顯示text内容,|符号是管道符,用于把|前的輸出作為後面指令的輸入。

echo 回顯,用法 echo ok,會顯示ok,輸入什麼就列印什麼。

echo ok > test.txt ;把ok字元覆寫test.txt内容,>表示追加并覆寫的意思。

>>兩個大于符号,表示追加,echo ok >> test.txt,表示向test.txt檔案追加OK字元,不覆寫原檔案裡的内容。

6、 Linux使用者權限

在Linux作業系統中,root的權限是最高的,相當于windows的administrator,擁有最高權限,能執行任何指令和操作。在系統中,通過UID來區分使用者的權限級别,UID等于0,表示此使用者具有最高權限,也就是管理者。其他的使用者UID依次增加,通過/etc/passwd使用者密碼檔案可以檢視到每個使用者的獨立的UID。

每一個檔案或者目錄的權限,都包含一個使用者權限、一個組的權限、其他人權限,例如下:

标紅第一個root表示該檔案所有者是root使用者,第二個root代表該檔案的所屬的組為root組,其他使用者這裡預設不标出。

[root@node1 ~]# ls -l monitor_log.sh

-rw-r--r-- 1 root root 91 May 7 20:21 monitor_log.sh

[root@node1 ~]#

如果我們想改變某個檔案的所有者或者所屬的組,可以使用指令chown

chown –R test:test monitor_log.sh即可。

每個Linux檔案具有四種通路權限:可讀(r)、可寫(w)、可執行(x)和無權限(-)。利用ls -l指令可以看到某個檔案或目錄的權限,它以顯示資料的第一個字段為準。第一個字段由10個字元組成,如下:

-rw-r--r-- 1 root root 91 May 7 20:21 monitor_log.sh

[root@node1 ~]#

第一位表示檔案類型,-表示檔案,d表示目錄;後面每三位為一組。

第一組:2-4位表示檔案所有者的權限,即使用者user權限,簡稱u

第二組:5-7位表示檔案所有者所屬組成員的權限,group權限,簡稱g

第三組:8-10位表示所有者所屬組之外的使用者的權限,other權限,簡稱o

從上面這個檔案,我們可以看出,monito_log.sh檔案對應的權限為:root使用者具有讀和寫的權限,root組具有讀的權限,其他人具有讀的權限。

為了能更簡單快捷的使用和熟悉權限,rwx權限可以用數字來表示,分别表示為r(4)、w(2)、x(1)。Monitor_log.sh權限可以表示為:644

如果給某個檔案授權,指令為chmod:chmod 777 monitor_log.sh

7、Linux網絡配置

熟悉了常用的指令和Linux權限,那接下來如何讓所在的Linux系統上網呢?管理linux伺服器網絡有哪些指令呢?

Linux伺服器預設網卡配置檔案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命名的名稱一般為:ifcfg-eth0 ifcfg-eth1 ,eth0表示第一塊網卡,eth1表示第二塊網卡,依次類推。一般DELL R720标配有4塊千兆網卡。

修改網卡的IP,可以使用指令: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如果是DHCP擷取的IP,預設配置如下:

# 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 79c970 [PCnet32 LANCE]

DEVICE=eth0

BOOTPROTO=dhcp

HWADDR=00:0c:29:52:c7:4e

ONBOOT=yes

TYPE=Ethernet

如果是靜态配置的IP,ifcfg-eth0網卡配置内容如下: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33.1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33.1

網卡參數詳解如下:

DEVICE=eth0 #實體裝置名

ONBOOT=yes # [yes|no](重新開機網卡是否激活裝置)

BOOTPROTO=static #[none|static|bootp|dhcp](不使用協定|靜态配置設定|BOOTP協定|DHCP協定)

TYPE=Ethernet  #網卡類型      

IPADDR=192.168.33.10 #IP 位址

NETMASK=255.255.255.0 #子網路遮罩

GATEWAY=192.168.33.1 #網關位址

網卡配置完畢,重新開機網卡,指令: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即可。

檢視ip指令:ifconfig 檢視目前伺服器所有網卡的IP,可以單獨指定,ifconfig eth0 檢視eth0的IP位址。

網卡配置完畢,如果來配置DNS,首先要知道DNS配置在哪個目錄檔案下,vi /etc/resolv.conf 檔案:

在該檔案裡面添加如下兩條:

nameserver 202.106.0.20

nameserver 8.8.8.8

從上到下,分别表示主DNS,備DNS。配置完畢後,不需要重新開機網卡,DNS立即生效。

可以ping www.baidu.com 看看效果:

IP配置完畢後,我們可以通過遠端工具來連接配接Linux伺服器,常見的Linux遠端連接配接工具有:putty、secureCRT(主流)、xshell、xmanger等工具。

下載下傳安裝secureCRT,打開工具,然後如圖配置:

點選左上角quick connect快速連接配接,彈出界面,然後輸入IP,使用者名,端口預設是22,然後點選下方的connect連接配接,會提示輸入密碼,輸入即可。

彈出輸入密碼框:

進入遠端界面,與伺服器真實登入一樣,然後可以執行指令:

通過這幾章的學習,我們已經熟練了Linux常用指令的操作,權限網絡、網絡配置、遠端連接配接等知識,那接下來我們還能做什麼呢?我們已經差不多入門了,接下來就是更進一步的服務配置,Linux系統到底用來做什麼呢?接下來的章節将跟大家一起來學習。

的應用,我們最開始介紹的時候簡單介紹過,

目前大中型企業都用它來承載web網站、資料庫、虛拟化平台等 雲伺服器ECS位址:阿裡雲·雲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