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此簡約 如何精彩?——獨家專訪雙奧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

北京即将成為曆史上第一個“雙奧之城”,張藝謀也成為首位雙奧開閉幕式總導演。

14年後與冬奧會結緣,張藝謀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首先表示榮幸和感謝,感謝國家強盛民族興旺,能在這麼短時間内第二次迎來奧運火種,他才能有執導雙奧開閉幕式的人生機遇。

如此簡約 如何精彩?——獨家專訪雙奧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

2021年10月28日,國家體育場夜景。這裡将會作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場地。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據張藝謀介紹,2022年冬奧會的開幕式,時長不到100分鐘,演員規模約3000人,與4個小時、15000人的2008年相比,真的不一樣。如此簡約,如何精彩?點火方式,如何震撼?經典在前,如何超越?這位年過古稀的知名導演一一解答。

一、談主題:從2008的“我”到2022的“我們”

張藝謀介紹,開幕式大的主題與冬奧會口号一緻——“一起向未來”。

具體來講,他用了一中一西兩句話形容——李白的詩“燕山雪花大如席”和西方俗語“世界上沒有兩片雪花是相同的”。“希望通過一朵雪花來傳遞人類共同的情感,沒有兩片雪花是相同的,但今天大家彙聚在北京,共同成為一朵璀璨的雪花,就是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的理念,和‘一起向未來’這樣人類共同的情感。”

如此簡約 如何精彩?——獨家專訪雙奧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題口号“一起向未來”正式釋出。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2022年當然與2008年時的情形不同,張藝謀認為,2008年是第一次有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平台和機會,是以當時用大規模的文藝表演去表現中國五千年的文明。“要展示我們的曆史,我們的傳統,走過的道路,從29個‘大腳印’開始。”

而這一次的開幕式,将更立足于未來,更立足于“人類的、共同的”。因為無須再過多介紹自己,而是要說“我們一起為了什麼,我們一起能做什麼”。

從“我”到“我們”,從“講曆史”到“向未來”,張藝謀表示,這背後當然是國家實力和地位的提升,中國人自信心的提升。

二、談規模:簡約精彩 不用“人海戰術”

2022年冬奧會的要求是“簡約、安全、精彩”,開幕式也将以此為标準。

簡約是打頭的。首先是時長上的簡約,張藝謀透露,2008年開幕式4個多小時,而這次不會超過100分鐘。既是節儉辦賽,也是考慮到冬天天氣寒冷,觀衆和嘉賓都在露天,此外還有疫情防控的要求。

其次是人數上的簡約。2008年開幕式有15000名演員,而這一次将會大幅度減少,演員約3000人,意味着不再依賴“人海戰術”。

如此簡約 如何精彩?——獨家專訪雙奧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中國國家體育場隆重開幕。這是開幕式上的擊缶表演。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在藝術表達上,張藝謀承認,如何做到又簡約又精彩是最大挑戰。“我們不再設定一個大規模文藝表演的架構,是要收,然後把文藝表演和儀式流程融在一起,而不是一個闆塊一個闆塊來區分。”

但簡約不等于簡單。他表示,将展現空靈、唯美、簡約的現代藝術風範,傳遞冰雪晶瑩剔透的浪漫感,另一種美學概念。“簡約,就像我們拍武俠片,高手的一把劍,非常簡單的一劍,帶有千鈞之力是吧?這就是簡約有力量的一種展現。”

而從目前幾次排練的情況看,他覺得“現在節奏還不錯,一氣呵成,像一部電影長度一樣”。

三、談點火:“奧運史上沒有過”

點火有望成為2022冬奧會開幕式的最大亮點。

2008年李甯的飛身點火已成為奧運史上的經典畫面。而這一次,張藝謀說:“點火的方式乃至火炬台的方式,是我們最大膽的一個設計和變革,百年奧運史上還沒有出現過。”

如此簡約 如何精彩?——獨家專訪雙奧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

2008年8月8日,最後一棒火炬手李甯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淩空繞場一周,準備點燃主火炬。新華社記者費茂華攝

他透露,這個設計是為了展現低碳環保的理念,自己也一度很忐忑,但很慶幸獲得了冬奧組委的大力支援和國際奧委會的肯定。“很慶幸北京冬奧會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

他判斷,觀衆們看到點火方式最大的反應可能是“想不到”,但傳達的理念又會“一看就懂”,是以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從接這個任務開始,我就一直想的是點火、火炬能不能有創新?正好我們的口号、低碳環保的理念,還有方方面面有了這樣一個機會。”

四、談壓力:經典難複制 網際網路“生死立判”

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一直備受好評。珠玉在前,怎麼做出不一樣的開幕式?

張藝謀坦率地說:“經典是不可複制的,它就隻有一次。是以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放下這個包袱。時代不一樣,冬奧和夏奧不一樣。這就是你要面對的。”

這次也有緻敬08的部分。他透露,在閉幕式的一個環節中,會有2008年一個瞬間的實體重制,而不僅是視訊的重制。

如此簡約 如何精彩?——獨家專訪雙奧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

2008年8月8日晚8時,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現場出現的五環标志。新華社記者楊磊攝

就在半年之前,東京奧運會開幕式時,網上還掀起了回顧2008年開幕式的熱潮。張藝謀當時也關注到這個熱點,他說:“網際網路時代是很有趣的,當時就“生死立判”。還沒有演完,老百姓的各種評論、各種段子、各種金句就都出來了。網際網路實在太厲害了,好和壞,喜歡和不喜歡,當時就定了。”

這一點同樣讓他感到壓力。“這就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特點,瞬間決定。而2008年的時候,還要第二天等媒體的回報。”

五、談期望:表達中國人的内心

張藝謀認為,無論是開閉幕式,還是“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人永遠是重點,包括人的精神面貌,人的内心和情感。

是以這一次他更關注老百姓的參與、大家的參與,因為這是舉辦奧運會的一個主要目标,在許多表演和環節中也會強調這一點。

如此簡約 如何精彩?——獨家專訪雙奧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

2019年6月21日,中關村第三國小的學生們在上旱地越野滑雪教學課。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疫情期間,國際形勢有了新的變化。在更複雜的國際形勢面前,“希望展現出中國人的自信、對世界人民的情感,我們一些偉大的理念和價值觀,也包括新加入奧林匹克格言的‘更團結’,通過開幕式讓人們看到中國人真正的内心,我覺得當然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就在數天之前,張藝謀剛剛拿到自己第十座中國電影金雞獎。他表示,在他一生的創作中,奧運的分量遠重于電影。

如此簡約 如何精彩?——獨家專訪雙奧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

2021年12月30日,張藝謀憑借影片《懸崖之上》獲得最佳導演獎。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首先還沒有一個導演能有這樣的機會,兩次執導奧運開幕式。電影是職業,但奧運會是不可比的。其次,電影有時候是個人的,個人有感而發,按個人喜好去選擇。而奧運會,從做這件事的第一秒開始,你就知道你的身後是國家,是全體中國人,你有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是以代表的不是個人,成功也不是個人的成功。不知道多少人的心血,才獲得那一晚上的璀璨綻放,這個意義完全不同。”

記者:李麗、姬烨、高萌、王楚捷、王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