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機網絡(二):計算機網絡之分層結構、協定、接口、服務

計算機網絡之分層結構、協定、接口、服務

為什麼要分層

我們在發送檔案前要做的工作:

1. 發起通信的計算機必須講資料通信的通路進行激活
2. 要告訴網絡如何識别目的主機
3. 發起通信的計算機要查明目的主機是否開機,并且與網絡連接配接正常。
4. 發起通信的計算機要弄清楚,對方計算機中檔案管理程式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工作
5. 確定差錯和意外可以解決(意外指網絡傳輸中 位元組流沒傳到或者傳錯等情況
6. ......
           

按照計算機學科的習慣,一般很多事情要做的時候,都會加一個層來解決問題,因為通過加層的這種模式,我們可以将許多問題封裝起來,最後留出接口即可

因為計算機網絡要解決的事情非常多,是以就分了比較多的層

分層的基本原則:

1. 各層之間互相獨立,每次隻實作一種相對獨立的功能
2. 每層之間界面自然清晰,易于了解,互相交流盡可能少
3. 結構上可分隔開。每層都采用最合适的技術來實作
4. 保持下層對上層的獨立性,上層單項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
5. 整個分層結構應該能促進标準化工作
           

認識分層結構

-

以下給出各名詞的定義解釋:

  1. 實體:第n層中的活動元素成為n層實體,同一層的實體叫對等實體
  2. 協定:為進行網絡中的對等實體資料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标準或約定成為網絡協定
    1. 文法:規定傳輸資料的格式,即規定傳輸的是一連串01從哪裡開始分割,限定第幾個字元表示什麼意思
    2. 語義:規定所要完成的功能,即規定不同全排列的0、1比特流所代表的功能
    3. 同步:(也叫語序、定時)規定各種操作的順序,比如規定哪個資料包應該先發等
  3. 接口(通路服務點SAP):上層使用下層服務的入口
  4. 服務:下層為相鄰上層提供的功能調用
    • 特别特别要注意,隻有上層調用下層服務,下層隻能為上層提供服務

各層資料的組成詳細展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