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可以先上雲再去O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呂氏春秋.察今》

最近碰到一個項目,要将線下的Oracle 資料庫遷移上雲,且時間緊迫。

我們知道阿裡雲有一整套的去O上雲工具箱,包括遷移工具ADAM、高度相容Oracle的雲資料庫PPAS或PolarDB Oracle相容版,但使用這些工具進行遷移時難免會涉及到一些前期的調研分析和評估,甚至要對部分應用代碼進行修改調整,假如客戶要馬上上雲,怎麼辦?

為此我的建議是:可以先上雲再去O,直接用單機ECS運作Oracle的單執行個體,并在雲上去O。

看到這裡,有一些架構師肯定認為這樣并不可行:用單機來運作Oracle,太不靠譜了吧?因為一般Oracle 資料承載的生産系統一般都是關鍵業務系統,對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都非常高,單機能滿足麼?

要說硬體PC伺服器的确有點懸,但阿裡雲ECS則另當别論。原因是在雲計算在誕生之初,單個計算節點的可靠性确實不高,當時主要是通過雲原生架構來解決高可用問題。但在國内由于IT技術發展的水準并不均衡,在雲計算的初始使用者中運作着大量的傳統應用,即便到今天為止還依然存在大量的傳統架構應用無法馬上遷移到雲原生架構,是以國内的雲計算廠商都在單計算節點的可靠性上下足了功夫,其中尤以阿裡雲為甚,通過主動的基于AI大資料分析的故障預警和線上熱遷移,阿裡雲ECS的可靠性和性能已經無限逼近小型機。請看資料:

  • 阿裡雲ECS的承諾SLA為每個運作周期(月)不低于99.975%,相當于停機時間在10分鐘以内,而一個月的時間足夠完成去O了。
  • 阿裡雲ECS最大支援到208 vCPU,3072 GiB記憶體,可碾壓絕大多數小型機。
  • 阿裡雲ESSD 單盤性能可達100萬IOPS,妥妥中高端存儲的性能水準。

此外,在雲上還有額外的保障性措施:

  • 阿裡雲DBS服務,支援對Oracle資料庫的DataGuard 線上實時備份,并可做到秒級恢複。
  • 阿裡雲ECS快照服務,支援對每塊磁盤保留1000個自動快照,一個小時生成一個快照也可以保留一個月以上。另外通過快照可以随時生成生産系統的副本用于遷移驗證測試。
  • 阿裡雲堡壘機,去O服務團隊不用去客戶現場也能通過堡壘機統一登入并對所有操作進行錄像留存。

先上雲,再去O,解鎖去O新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