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務院:引導大學生、能人返鄉開展鄉村旅遊、農村電商創業

7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關于提升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示範基地帶動作用進一步促改革穩就業強動能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發揮多元主體帶動作用,打造創業就業重要載體。

社會服務創業帶動就業方面,要順應消費需求更新和服務便利化要求,重點圍繞托育、養老、家政、鄉村旅遊等領域。

在增強創業帶動就業能力上,支援有條件的區域示範基地建設産教融合實訓基地、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加快發展面向重點群體的專業化創業服務載體。

返鄉入鄉創業方面,引導社會資本和大學生創客、返鄉能人等入鄉開展“網際網路+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創業項目。

對首次創業并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返鄉入鄉創業人員,可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入鄉創業人員按規定給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和教育訓練補貼。對返鄉創業失敗後就業和生活遇到困難的人員,及時提供就業服務、就業援助和社會救助。

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方面,支援區域示範基地與高校、企業共建面向特色産業的實訓場景,加快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實用型技能人才。

實施雙創示範基地“校企行”專項行動,充分釋放崗位需求,支援将具備持續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高校畢業生創業團隊納入企業示範基地人才儲備和合作計劃。

在大企業帶動創業就業方面,支援大企業與地方政府、高校共建創業孵化園區,鼓勵有條件的雙創示範基地開展産教融合型企業建設試點。對中央企業示範基地内創業帶動就業效果明顯的新增企業,探索不納入壓減淨增法人數量。

以下為《意見》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

提升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示範基地帶動作用

進一步促改革穩就業強動能的實施意見

國辦發〔2020〕26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示範基地啟動建設以來,創新資源不斷集聚,創業活力持續提升,平台能力顯著增強,有力帶動了創新創業深入發展。為進一步提升雙創示範基地對促改革、穩就業、強動能的帶動作用,促進雙創更加蓬勃發展,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系統內建協同高效的改革創新,聚焦更充分更高品質就業,聚焦持續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強化政策協同,增強發展後勁,以新動能支撐保就業保市場主體,尤其是支援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努力把雙創示範基地打造成為創業就業的重要載體、融通創新的引領标杆、精益創業的集聚平台、全球化創業的重要節點、全面創新改革的示範樣本,推動我國創新創業高品質發展。

二、積極應對疫情影響,鞏固壯大創新創業内生活力

(一)落實創業企業纾困政策。切實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緩繳住房公積金等減負政策,根據所在統籌地區政策做好階段性減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工作,落實好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等優惠政策。落實承租國有房屋房租減免政策,確定惠及最終承租人。鼓勵雙創示範基地通過延長孵化期限、實施房租補貼等方式,降低初創企業經營負擔。優先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但發展潛力好的創新型企業加大金融支援力度,簡化貸款審批流程,提高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比重。(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雙創複工達産服務。進一步提升雙創示範基地服務資訊化、便利化水準,充分發揮雙創支撐平台、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電子商務平台等作用,推廣“一鍵申領、網上兌現”、“企業網上跑、政府現場辦”等經驗,多管道為企業解決物流、資金、用工等問題,補齊供應鍊短闆,推動全産業鍊協同。鼓勵雙創示範基地積極探索應對疫情影響的新業态新模式。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基地等創業載體安排一定比例場地,免費向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群體提供。引導平台企業降低個體經營者相關服務費,支援開展線上創業。(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三)增強協同創新發展合力。充分發揮雙創示範基地大企業帶動作用,協助中小企業開展應收賬款融資,幫助産業鍊上下遊企業和相關創新主體解決生産經營難題。在符合條件的示範基地加快推廣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經驗,探索實施政銀保關聯授信擔保、建立風險緩釋資金池等改革舉措,為中小企業應對疫情影響提供有效金融支援。(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三、發揮多元主體帶動作用,打造創業就業重要載體

(四)實施社會服務創業帶動就業示範行動。順應消費需求更新和服務便利化要求,重點圍繞托育、養老、家政、鄉村旅遊等領域,組織有條件的企業、區域示範基地與網際網路平台企業聯合開展創業教育訓練、供需銜接、資訊共享和能力建設,打造社會服務創業帶動就業标杆項目,及時複制推廣經驗成果,吸引社會資本發展社會服務新業态新模式,拓展更大就業空間。(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

(五)增強創業帶動就業能力。加大創業帶動就業支援力度,出台支援靈活就業的具體舉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牽頭負責)盤活閑置廠房、低效利用土地等,加強對創業帶動就業重點項目的支援。(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加強創業教育訓練與創業擔保貸款等支援政策的協同關聯,提升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扶持政策的針對性和及時性。支援有條件的區域示範基地建設産教融合實訓基地、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加快發展面向重點群體的專業化創業服務載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财政部、人民銀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返鄉入鄉創業政策保障。優先支援區域示範基地實施返鄉創業示範項目。發揮網際網路平台企業帶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和大學生創客、返鄉能人等入鄉開展“網際網路+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創業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商務部按職責分工負責)完善支援返鄉入鄉創業的引人育人留人政策,加大對鄉村創業帶頭人的創業教育訓練力度,培育一批能工巧匠型創業領軍人才。對首次創業并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返鄉入鄉創業人員,可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入鄉創業人員按規定給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和教育訓練補貼。(财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按職責分工負責)對返鄉創業失敗後就業和生活遇到困難的人員,及時提供就業服務、就業援助和社會救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牽頭負責)

(七)提升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支援高校示範基地打造并線上開放一批創新創業教育優質課程,加強創業實踐和動手能力培養,依托高校示範基地開展雙創園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實踐緊密結合。推動高校示範基地和企業示範基地深度合作,建立創業導師共享機制。支援區域示範基地與高校、企業共建面向特色産業的實訓場景,加快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實用型技能人才。促進大學生加強數理化和生物等基礎理論研究,夯實國家創新能力基礎。(教育部牽頭負責)實施雙創示範基地“校企行”專項行動,充分釋放崗位需求,支援将具備持續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高校畢業生創業團隊納入企業示範基地人才儲備和合作計劃,通過職業微展示、創業合夥人招募等新方式,拓寬創業帶動就業的管道。(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發揮大企業創業就業帶動作用。支援大企業與地方政府、高校共建創業孵化園區,鼓勵有條件的雙創示範基地開展産教融合型企業建設試點。(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對中央企業示範基地内創業帶動就業效果明顯的新增企業,探索不納入壓減淨增法人數量。(國務院國資委牽頭負責)發展“網際網路平台+創業單元”、“大企業+創業單元”等模式,依托企業和平台加強創新創業要素保障。(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

四、提升協同關聯發展水準,樹立融通創新引領标杆

(九)建構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态。鼓勵企業示範基地結合産業優勢建設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平台,向中小企業開放資源、開放場景、開放應用、開放創新需求,支援将中小企業首創高科技産品納入大企業采購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務院國資委牽頭負責)細化政府采購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采購支援力度。(财政部牽頭負責)鼓勵雙創示範基地聚焦核心晶片、醫療裝置等關鍵環節和短闆領域,建立大中小企業協同技術研發與産業化的合作機制,帶動壯大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規模。(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按職責分工負責)瞄準專業細分領域,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工業和資訊化部牽頭負責)

(十)構築産學研融通創新創業體系。加強雙創示範基地“校+園+企”創新創業合作,建設專業化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台,增強中試服務和産業孵化能力。(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鼓勵企業示範基地牽頭建構以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不斷優化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衆創空間及其在孵企業的認定或備案條件,加大對具備條件的創業服務機構的支援力度。(科技部、教育部牽頭負責)中央預算内投資安排專項資金支援雙創示範基地建設,降低對雙創示範基地相關支援項目的固定資産投資比例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牽頭負責)支援有條件的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學科交叉和協同創新科研基地。(教育部牽頭負責)優先在雙創示範基地建設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

(十一)加強不同類型雙創示範基地協同關聯。搭建雙創示範基地跨區域合作交流平台,推廣跨區域孵化“飛地模式”,探索在孵項目跨區域梯次流動銜接的合作機制,在資源共享、産業協同、知識産權保護和營運等方面開展跨區域融通合作。推動建設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區互相接續的創業服務體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中央預算内資金優先支援區域一體化創新創業服務平台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優化長三角、京津冀和西部示範基地聯盟,支援建立中部、南部示範基地聯盟。(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

五、加強創新創業金融支援,着力破解融資難題

(十二)深化金融服務創新創業示範。支援雙創示範基地與金融機建構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共同參與孵化園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專業化衆創空間等創新創業服務載體建設。(科技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按職責分工負責)鼓勵以雙創示範基地為載體開展政銀企合作,探索多樣化的科技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與雙創示範基地合作開展裝置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按職責分工負責)支援雙創示範基地内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雙創孵化專項債券、創業投資基金類債券、創新創業公司債券和雙創債務融資工具。支援在雙創示範基地開展與創業相關的保險業務。(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證監會、銀保監會按職責分工負責)支援将雙創示範基地企業資訊納入全國知識産權質押資訊平台。在有條件的區域示範基地設立知識産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對無可抵押資産、無現金流、無訂單的初創企業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實施風險補償。(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國家知識産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完善創新創業創投生态鍊。鼓勵國家出資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産業投資基金等與雙創示範基地深度合作,加強新興領域創業投資服務,提升項目路演、投融資對接、資訊交流等市場化專業化服務水準。(國家發展改革委、财政部、工業和資訊化部、科技部按職責分工負責)支援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與科研院所示範基地和區域示範基地按照市場化原則合作建立創業投資基金、産業投資基金,支援成立公益性天使投資人聯盟等平台組織,加大對細分領域初創期、種子期項目的投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人民銀行、證監會、銀保監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深化對外開放合作,構築全球化創業重要節點

(十四)做強開放創業孵化載體。鼓勵有條件的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國際創業孵化器,與知名高校、跨國公司、中介機構等聯合打造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提升海外創業項目轉化效率。支援設立海外創業投資基金,為優質創新創業項目提供資金支援。(科技部、證監會、中國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搭建多雙邊創業合作平台。優先将雙創示範基地納入多雙邊創新創業合作機制,支援承辦大型國際創新創業大賽和論壇活動。支援雙創示範基地建立國際合作産業園、海外創新中心。加強與國際重點城市的創新創業政策溝通、資源融通和連結。支援雙創示範基地依托雙創周“海外活動周”等舉辦創新創業重點活動,對接國際創新資源。加強與海外孵化器、國際創業組織和服務機構合作,為本土中小企業“走出去”拓展合作提供支撐。(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中國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點,激發創新創業創造動力

(十六)探索完善包容創新監管機制。支援雙創示範基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市場監管總局牽頭負責)在省級政府事權範圍内,支援區域示範基地在完善創業帶動就業保障體系、建立新業态發展“監管沙盒”、推動各類主體融通創新、健全對創業失敗者容錯機制等方面開展試點,加快建構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創新創業創造生态。(有關省級人民政府統籌組織遴選方案)

(十七)深化雙創體制改革創新試點。支援企業示範基地重點在建立大企業牽頭的創新聯合體、完善中央企業衍生混合所有制初創企業配套支援政策等方面開展試點,加快形成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的融通創新體系。支援企業示範基地率先試點改革國有投資監管考評制度,建立可操作的創新創業容錯機制。支援在具有較高風險和不确定性的業務領域實施員工跟投機制,探索“事業合夥人”方式,形成骨幹員工和企業的利益共同體。(國務院國資委牽頭統籌組織遴選方案)

(十八)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支援高校和科研院所示範基地在建設現代科研院所、推動高校創新創業與科技成果轉化相結合、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優化科技成果轉化決策流程、完善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新機制、建立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等方面開展試點,為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制度保障。(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等按職責分工統籌組織遴選方案)

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抓好本意見的貫徹落實。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協調指導,完善雙創示範基地運作監測和第三方評估,健全長效管理運作機制,遴選一批體制改革有突破、持續創業氛圍濃、融通創新帶動強的區域、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一批示範基地。對示範成效明顯、帶動能力強的雙創示範基地要給予适當表彰激勵,對示範成效差的要及時調整退出。

國務院辦公廳

2020年7月23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