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匈漠北之戰,出關14萬匹戰馬回來卻不到3萬,漢軍戰死多少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發生在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戰,是漢朝與匈奴之間進行的一場關于決定匈奴命運的戰略大決戰,之是以這麼說,是因為戰場是在匈奴的核心區域--漠北,這裡是漢朝和之前所有的中原政權從來沒有到過的地方,而漢朝把漠北作為雙方決戰的預設戰場,說明漢朝憑借強大的國力,在當時已經具備了長距離遠洋投射作戰能力。

從漠北到長安的直線距離超過了5000裡,在冷兵器時代,如此長遠距離的作戰是非常罕見的,當時唯一具備遠距離運輸的工具就是馬匹,為了漠北決戰的勝利進行,漢朝一共為此準備了14萬匹馬,其中包括戰馬和充當運輸工具的馬,可以說,漢朝為了這一戰,幾乎傾盡了國内所有的馬匹。

漢匈漠北之戰,出關14萬匹戰馬回來卻不到3萬,漢軍戰死多少

騎兵

在軍隊人數方面,漢朝一共出動了10萬騎兵作為主力部隊,因為在草原上作戰,騎兵是絕對的主力,由衛青和霍去病各率領5萬騎兵,這是漢朝的主力作戰部隊,分為兩支,除此之外,漢朝還有規模龐大的步兵和夥夫等運輸部隊,史記上的記載是數十萬,也許是20萬,也許是30萬,但人數肯定超過了10萬人,這數十萬人主要作用就是為衛青和霍去病10萬主力騎兵運輸糧食、兵器、補給物資等等,同時還要防備匈奴軍隊的突然襲擊。

是以,漢朝為了漠北之戰投入的總馬匹數量是:14萬匹。總軍隊人數是:約30萬人,包括步兵和騎兵。

匈奴一方參戰的軍隊主要是匈奴伊稚斜單于和匈奴左賢王,其中伊稚斜單于的主力軍隊至少是10萬人,匈奴左賢王部也差不多是10萬人,由于匈奴是全民皆兵,是以這20萬人中有着為數不少的匈奴士兵家眷,以及非戰鬥部隊。

漢匈漠北之戰,出關14萬匹戰馬回來卻不到3萬,漢軍戰死多少

匈奴騎兵

原本計劃是由霍去病來對付匈奴伊稚斜單于,因為霍去病敢打敢沖,戰功極大,手下又是精心挑選的精壯士兵,可偏偏陰差陽錯,大将軍衛青率領的主力遇到了匈奴單于主力,雙方激戰,匈奴單于戰敗逃走,衛青部共殲滅敵軍19000多人。

但是,由于衛青部自身傷亡數字較大,甚至超過了匈奴人,是以漠北之戰最後論功行賞時,衛青及其手下并沒有得到封賞,而且衛青手下的李廣和趙食其兩支軍隊因為迷路,沒能和衛青一起攻擊匈奴單于,失去了擴大戰果的機會。

漢匈漠北之戰,出關14萬匹戰馬回來卻不到3萬,漢軍戰死多少

漢軍騎兵

相對于衛青,霍去病這次對付的是匈奴是左賢王,霍去病這一戰戰果非常突出,一共斬殺和俘虜匈奴70443人,霍去病本部損失了一萬多人,相對來說,霍去病此次的漠北之戰在減去自身的損失後,還有巨大的盈利,是以漠北之戰後,霍去病及其手下的将軍、校尉封侯者很多,得到獎賞的手下也很多。

這裡有必要說一下漢朝的軍功爵位制,很多人認為漢朝的軍功制就是斬殺敵人一個首級就能得到封賞,其實不是的,漢朝的軍功制來自秦朝,秦朝的軍功爵位制規定,要想獲得戰功并得到封賞,就得斬殺敵人的首級,但是計算戰功時,要減去自己一方的損失,也就是說,隻有自己一方的損失少于敵方的損失,才有戰功計算,否則是沒有的。

打個比方,如果長平之戰秦國損失10萬,趙國損失20萬人,那麼秦國參戰士卒就有10萬首級的軍功可以領賞,反之如果秦國損失30萬人,趙國損失20萬人,那麼秦國的傷亡率超過了趙國,即使秦國在戰争中打勝了,所有士卒将軍也是沒有任何軍功的,所有的軍功計算都是在減掉自己一方的損失後開始計算的,而且将領與普通士卒計算戰功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漢承秦制,漢朝的軍功爵位制基本是沿襲了秦國的制度,是以在漠北之戰中,衛青一方沒有任何軍功可以封賞,根本原因就是衛青一方的損失大于匈奴的損失,當時與衛青交戰的匈奴單于一方的損失是19000人,是以衛青一方的損失肯定是超過了2萬人以上,具體是多少,史書也沒有記載,但肯定是超過了19000人,差不多是二三萬人吧。

漢匈漠北之戰,出關14萬匹戰馬回來卻不到3萬,漢軍戰死多少

衛青

而霍去病一方損失的士兵有着明确的記載是1萬人,是以整個漠北之戰漢軍所有損失的士兵差不多就是4萬人左右,而匈奴一方的總損失是89443人,差不多就是9萬人,這是雙方人數上的損失,當然了,衛青手下也有可能損失更多的人,但沒有記載,就不知道是多少,但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絕對不會超過5萬人,因為衛青的主力是5萬騎兵,然後有10萬左右的步兵,如果損失過大,漢武帝就會追究衛青的責任了。

至于前文說到漢軍總共出動了14萬匹馬,這裡指的隻是馬,騎兵需要馬,運輸物資也需要馬,史書明确記載了漢軍損失了11萬多匹馬,但這裡單純是馬,而不是人,馬匹在戰争中損耗是很多的,騎兵沖鋒時,戰馬的目标過大,很容易被敵人的箭射中,一旦被射中,戰馬輕則受傷,重則喪命,但馬損失了,并不代表騎兵就一定會損失,隻能說騎兵有可能損失,有可能不會損失。

漢匈漠北之戰,出關14萬匹戰馬回來卻不到3萬,漢軍戰死多少

再說了,14萬匹馬中有10萬匹是騎兵用來作戰的戰馬,其餘的4萬匹馬是用來運輸物資的馬,而被損失的馬基本上是集中在戰馬上的,當然也有可能包括運輸部隊受到敵人的攻擊和正常的運輸損耗,但這個情況應該不多,是以主要損失的就是戰馬。

如果以數字來看,差不多所有的戰馬都損失殆盡了,那麼騎戰馬的騎兵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但是史書沒有記載漢軍的具體損失數字,是以很難确定漢軍到底損失了多少軍隊,漠北之戰是漢朝與匈奴之間的戰略大決戰,從這次戰争的後果來看,匈奴好多年沒有能力再次犯境漢朝,并且整個漠南和漠北都沒有匈奴王庭,幾乎可以肯定匈奴受到毀滅性打擊,而漢軍的損失總人數肯定不會超過匈奴人,另外,還有可能有大量的騎兵在戰争中受傷,并沒有失去性命,是以也不算損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