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唯一讓關羽甘願下跪的武将,孫權一生的夢魇,堪稱三國正史第一人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關雲長的經典形象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吧,作為三國曆史中最具傳奇色彩的武将之一,被民間譽為''武聖''的他在書中更是智勇雙全,忠義絕倫的代表。

唯一讓關羽甘願下跪的武将,孫權一生的夢魇,堪稱三國正史第一人

不過有句話說得好,人無完人,關羽也是如此。除了其自身過人的武藝,關羽的另一個特點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他的傲氣。就連孫權想要上門提親都會被他以''虎女安嫁犬子?''而怼的氣急敗壞,可見能受到關羽賞識的人必定不是泛泛之輩。

唯一讓關羽甘願下跪的武将,孫權一生的夢魇,堪稱三國正史第一人

縱觀三國曆史,在如此多的英雄豪傑中,還真有那麼一位三國名将能讓關羽心服口服,欣賞不已,甚至在他兵敗被俘後還為了他而甘願下跪!這個人就是三國時期的曹魏名将——張遼。

唯一讓關羽甘願下跪的武将,孫權一生的夢魇,堪稱三國正史第一人

與關羽相比,張遼可謂是年少成名,自幼經曆了大量戰亂洗禮的他,在少年時就已成為了自己的家鄉,雁門郡的郡吏,還得到了當時的并州刺史丁原以及大将軍何進的提攜,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而我們反觀一下此時的關羽,他還正在為了早年間在家鄉幽州涿郡犯下的罪行而四處躲避呢。

唯一讓關羽甘願下跪的武将,孫權一生的夢魇,堪稱三國正史第一人

倘若按照這個劇本下去,二人之間的關系肯定就會變成''張遼賞識關羽'',而不是''關羽賞識張遼''了。而造成二人之間身份互換的一大原因其實總結為四個字就是''知遇之恩''。

唯一讓關羽甘願下跪的武将,孫權一生的夢魇,堪稱三國正史第一人

十常侍之亂後,何進原本的部下都并入了''救駕有功''的董卓手中,而張遼也被分在了三國第一武将——呂布的手下。而此時的關羽也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劉備和張飛。而也正是從這時起,二人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唯一讓關羽甘願下跪的武将,孫權一生的夢魇,堪稱三國正史第一人

呂布此人大家都清楚,有勇無謀就是他的代名詞,張遼在他的手下隻會越來越郁郁不得志。雖然之後呂布軍團曾一度差點滅亡曹操,但事與願違。緩過氣來的曹操經過了幾年的養精蓄銳,終于在公元199年,夥同呂布的手下侯成、宋憲、魏續三人,裡應外合,徹底擊潰了呂布,并将其擒獲。

唯一讓關羽甘願下跪的武将,孫權一生的夢魇,堪稱三國正史第一人

而張遼也在此時成為了俘虜,随之被抓的還有呂布手下的大将高順、謀士陳宮等人。但與高順、陳宮的慷慨就義不同,大難臨頭的呂布再度展現出了自己三姓家奴的本色,為了活命,極盡溢美之詞,又表示願意為曹操鞍前馬後,還好劉備一句''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徹底結果了這位''三國第一人''的性命。

唯一讓關羽甘願下跪的武将,孫權一生的夢魇,堪稱三國正史第一人

在看到呂布此等表現的時候,張遼心中又羞又惱,自己竟在這種人手下任職了這麼長時間!于是在呂布行刑前,張遼隻說了一句話,就讓呂布啞口無言:''呂布匹夫!死則死耳,何懼之有!''

唯一讓關羽甘願下跪的武将,孫權一生的夢魇,堪稱三國正史第一人

曹操本就有惜才之心,但奈何不殺張遼不足以以儆效尤,正在猶豫之時,關羽卻突然跳了出來,并跪求曹操将此人收入麾下,才救下了張遼,張遼也因感激曹操的知遇之恩而歸降了他。正是因為關羽的這次求情,不僅救下了張遼的命,還幫他找到了那個自己一直在尋找的''明主''。

唯一讓關羽甘願下跪的武将,孫權一生的夢魇,堪稱三國正史第一人

不過,關羽為什麼要幫助這個與自己連一面之緣都沒有的人呢?其實這是因為關羽早就聽說了張遼過人的能力,也打心眼裡認為他就是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先前,張遼奉呂布之命前來攻打小沛,當時的關羽就對張飛說過:''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頗有自悔之心,故不與我等戰耳。''足見關羽和張遼當時有多麼的惺惺相惜。

唯一讓關羽甘願下跪的武将,孫權一生的夢魇,堪稱三國正史第一人

此後,張遼随曹操征讨四方,立下了許多顯赫的功勳。破袁紹、斬蹋頓、驅柳毅,屢立戰功,頗受曹操賞識,張遼張文遠的稱号也真正響徹了三國大地。

尤其是在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戰中,張遼更是率領八百将士對戰東吳十萬兵馬,不僅自己毫發無損,反而差點沖到敵方主帳,活捉孫權。不僅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還将東吳大将甘甯、淩統等人悉數擊破。經此一役,''張遼威震逍遙津''也被傳為一代佳話,張遼本人最終也成為了三國時期曹操麾下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将,并入選武廟,名傳千古。

唯一讓關羽甘願下跪的武将,孫權一生的夢魇,堪稱三國正史第一人

這次戰役也讓張遼從此成為了孫權一生的夢魇,就連張遼病重隻剩下半條命的時候,孫權都會囑咐手下的将士:''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