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進ASF系列-參與ASF開源貢獻的正确姿勢

本視訊利用80分鐘的時間為大家認真剖析了參與開源社群的 源動力,參與開源社群的原則以及如何在開源貢獻的同時做最好的,最開心的自己!最終在自己的開源之路一路碩果!

自然之道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語出《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整句充分反映了老子的辯證思想,老子用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和多則惑來講述了”道”順其自然的理論。

所謂的順其自然,有很多方面,比如前面一篇講的”上善若水”,水自高而下的流淌也是順其自然的展現,如果不順其自然,而是阻止水的自上而下的流淌會發生什麼?那就是 災難,水災。大家知道在 大禹治水 之前人類是如何處理洪水的?”攔截” 無目的的随處攔截,不是攔截不好,而是隻攔截不疏通就違背自然之道了。再想想大禹治水,則是在順應自然的同時,在疏通水道的同時在恰當的地方進行攔截,使得在不違背水自上而下的自然本性的同時合理影響水流的方向,進而造福人類。

那麼本篇的”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如何了解呢?直譯一下就是:”彎曲才可保全,委屈才可伸展,低窪将可充滿,敝舊将可更新,少取反而獲得,多取反而迷惑”。其實不難了解,比如:”窪則盈”, “窪”也就是低窪,”盈”就是滿,隻有低窪的的地勢才能赢得水流,也就是隻有空的杯子才能裝的進水。滿的杯子很難再容下其他物品。其實老子無時無刻不在論證為人之道,謙卑将自己放空,才能容納他人,聚賢聚德。下面我們再以一個簡短的故事解釋”曲則全”來結束本篇的論道:

春秋時期,齊國君主齊景公非常喜歡捕鳥,當時有個名叫 燭雛 的大臣專門為其捕鳥。但有一次由于 燭雛 的疏忽将捕來的鳥弄飛了。這使得齊景公勃然大怒,要殺了 燭雛。當時 晏子 也附和齊景王對 燭雛 說:你有三大罪狀:

  • 你的疏忽把鳥放跑了,這是第一罪狀
  • 因為鳥飛了使得大王要去殺人,使大王背上了喜歡殺人的壞名聲,這是你第二大罪狀
  • 這件事情傳出去天下人會認為大王把鳥看的比人命還重要,破壞了大王的威望

這是你第三大罪狀。是以,大王請将 燭雛 處死吧?可想而知 齊景王并沒有完全失去理智,雖然 晏子 沒有直接勸阻他不要殺死 燭雛,但他聽出了 晏子 的用意,是以自然赦免了 燭雛。

是以真正的智者會順勢而為,見機行事,無法直言的時候就要學會迂回,這也是對老子”曲則全”理論的典型運用!

更多...

走進ASF系列-參與ASF開源貢獻的正确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