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膩精緻的芭蕾演繹,淺吟低唱的昆曲念白,婀娜多姿撐着油紙傘的江南女子……繼去年6月在蘇州成功上演後,1月7日晚,蘇州芭蕾舞團原創芭蕾舞劇《我的名字叫丁香》登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舞蹈家們用足尖帶領觀衆走入煙雨江南,在白牆黑瓦間尋覓烈士丁香的身影。

在充滿姑蘇韻味的芭蕾舞表演中,備受期待的“相約北京 遇見江南”蘇州文化藝術展示周也拉開了序幕。此次蘇州文化藝術展示周從2022年1月6日持續到20日,活動将以精品劇目展演、“蘇州年味”體驗周、非遺紀錄電影放映等形式,以缤紛“江南味兒”,為冬奧會添彩,向世界展示極具江南質感的原味姑蘇。
作為蘇州芭蕾舞團建黨百年獻禮之作,《我的名字叫丁香》通過烈士丁香、部隊宣傳員時鐘曼、現代青年樂丁香三位人物革命信仰傳承的故事,重塑了“丁香”這一曆史人物,給予她更加豐滿的、有厚度的“人生”。蘇州芭蕾舞團團長王全興表示,“時隔四年,蘇芭能再次來到北京,參加‘相約北京 遇見江南’蘇州文化藝術展示周的活動特别開心,在冬奧之前能讓大家領略江南的風采,是大家很期待的事情。近兩年來,雖然我們的國際演出受疫情影響無法成行,但蘇州芭蕾舞團依然堅持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作為重點任務。從劇目生産創作、到藝術傳播交流,以及公益普及活動,蘇芭始終希望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來展現中國芭蕾的藝術風采,展現江南文化的無窮魅力。”
與此同時,作為此次藝術展示周重點活動的“蘇州年味”體驗周也于1月6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拉開帷幕。展廳之内,“桃李春風,花開富貴”“張燈結彩,擡頭見喜”“絲情畫意,珠圓玉潤”“江南蜜意,團圓如意”“貴賓上座,好戲連台”“虎虎生威,福氣滿堂”六大主題區域将“蘇州年味”原汁原味地“搬”到北京。
蘇州被譽為“絲綢之府”,細膩的織物和精巧的手藝成就了宋錦、蘇繡這些聞名世界的精品。它們和盤扣、珍珠一同展示在“絲情畫意,珠圓玉潤”區域内。遊客可在區域内體驗蘇繡的針法,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民以食為天”,揀一塊麻糕、拈一枚茶點、沏一杯清茶、暖一壺甜酒,新的一年總在食物熱氣氤氲的氛圍中款款而來,像極了江南的煙雨。在“江南蜜意,團圓如意”區域,蘇式糕團、蜜餞、糖果、平望辣醬、碧螺春等非遺美食都一一呈現在遊客面前。清麗的琴音、軟糯的昆曲、溫柔的評彈,這些極具代表性的“蘇州聲音”回蕩在“貴賓上座,好戲連台”區域,給遊客帶來一場視聽覺盛宴。虎年即将來臨,在最後一個非遺盒子中,與虎相關的非遺作品做了集中展示,蘇繡、泥塑、年畫、剪紙、核雕、缂絲、銅爐、香包等,遊客看到“老虎的N種可能”。活動現場還特别邀請了核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周建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鄒英姿、明式家具省級傳承人宋衛東、古琴演奏家裴金寶等與觀衆現場互動交流。讓觀者足不出“京”,沉浸式地感受蘇式生活美學。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曉溪
編輯/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