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田氏代齊”的啟示來看:隻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曆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曆史,了解曆史。

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纣,功勳卓著,被周天子封到齊地,成為齊國的開國君主,是為齊太公。齊國自建國以來,一直都是大國,春秋五霸的首霸就是齊國的齊桓公,齊國也是戰國七雄之一。但是在戰國初年,齊國曾經曆過一次變革,姜子牙所建立的姜姓呂氏齊國,被田氏齊國取代,也就是曆史上的“田氏代齊”。雖然姜齊、田齊都是齊國,但是自田氏代齊之後,齊國的國君不再是姜子牙的後代,而是陳國公族的後裔。田氏代齊這一過程也經曆了數百年的時間。

從“田氏代齊”的啟示來看:隻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姜子牙

陳完本是陳厲公妫躍之子,因躲避戰亂,逃到齊國。當時的齊國處在齊桓公時期,齊桓公讓他做了個小官。陳完改姓田,也叫田完,并且娶了一位姜姓貴族女子為妻,在齊國生根發芽。

從“田氏代齊”的啟示來看:隻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田完

田完和田氏後人謙恭待人,造福百姓,田氏在齊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逐漸成為齊國顯赫的貴族。田完的六世孫田乞,擔任齊國大夫,向百姓征收賦稅時,用小鬥收進,用大鬥貸給百姓糧食。用這種方法讓百姓從中受益,收買民心,田氏受到的百姓的愛戴和擁護。田氏此後幾代一直秉承謙恭待人,造福百姓的原則,在齊國的名聲越來越好,勢力也越來越強大,逐漸把持了齊國的政權,田氏的封地甚至一度超過齊公的食邑。

公元前391年,田完的八世孫田和,把姜姓齊國的最後一位國君齊康公流放到海島上。公元前386年,周天子正式冊封田和為侯,成為名正言順的諸侯。從此,田氏齊國取代了姜姓呂氏齊國。田和取代齊康公的時候,沒有引發社會動蕩,齊國人民沒有反抗,齊國公族沒有反抗,齊國貴族沒有反抗,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是以田氏代齊可以說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革命”。

從“田氏代齊”的啟示來看:隻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田和

姜齊曾受到齊國人民的擁護,齊國的首位國君姜子牙,是周王朝的開國功臣,在位期間把齊國治理的政通人和,國富民強。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也是姜齊的傑出代表。可是在田氏代齊的過程中,為什麼被抛棄呢?

其實我想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利益。田氏掌權于百姓有利,于齊國公族有利。

姜姓呂氏齊國雖然有賢明的君主,例如姜子牙和齊桓公等,但是後期的君主大多昏庸無道,不能給百姓帶來實質性的好處。而田氏考慮百姓的利益,造福百姓,早已赢得了民心。

從“田氏代齊”的啟示來看:隻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齊桓公

在兩百多年的時間裡,田氏利用各家貴族之間的沖突,聯合各股勢力,削弱實力強大的貴族,是以,到田和時期,沒有能與田氏勢力相抗衡的勢力。而且,田氏并把流亡在外的姜齊的公子公孫召回,歸還其原有的封地财産,獲得了齊國公族的支援。

掌握了實權,赢得了民心,沒有可以阻止的力量,加之周天子的認可,是以田氏就成為齊國的合法統治者了。回望“田氏代齊”的故事,真是應驗了一句古話:得民心者得天下。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