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雲釋出分布式資料庫PolarDB-X,應對海量資料管理

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一場不期而至的疫情給不少企業的生産經營帶來不小的影響,使得很多活動被迫轉到了線上,包括很多新聞釋出會。日前,阿裡雲也舉辦了一場線上的活動——雲上的峰會,在會上阿裡雲釋出了包括第七代ECS、POLARDB-X資料庫、視覺智能開放平台、新一代阿裡雲資料中台、阿裡雲專有雲靈活版和混合雲管理平台、雲原生資料倉庫和資料湖解決方案,以及城市大腦3.0、政務中台、阿裡巴巴未來社群等衆多行業解決方案。

從全面上雲到加速重構

近幾年,雲計算在中國得到快速普及,不少企業或多或少從雲計算技術中受益。阿裡雲繼去年提出要全面上雲之後,今年提出要深化雲的應用,也就是“加速重構”。

在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看來,全面上雲是一個技術性階段,重點在于從原來的非雲基礎設施轉變為雲;而全面重構是一個更強的深化。

阿裡雲釋出分布式資料庫PolarDB-X,應對海量資料管理

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

“上雲更多着眼于技術更新,而要重構,就需要關注的面會更廣,包括理念要更新,組織要更新,經營模式、營運模式要更新。”張建鋒說。

基于這一個認識,張建鋒表示,阿裡雲明确提出要“做深基礎,做厚中台,做強生态”。所謂“做深基礎”是指繼續要做晶片、資料庫、路由器、交換機等,基于雲的特點來建構整套的IT基礎體系。

“做厚中台”是在“中台”這個新型的作業系統上提供更多的功能,以友善上層的應用開發,這些功能包括AI能力、大資料的處理、IOT的能力以及對移動。值得一提的是,在阿裡的中台中釘釘被賦予了重任,張建鋒表示,釘釘已經遠不隻是一個溝通工具,它更是一個平台,阿裡中台的重要組成部分。

“做強生态”是指不是阿裡雲來做所有事情的。阿裡雲願意在一個開放的體系中,讓所有軟體開發商、其他合作夥伴基于雲的結構、基于一個新型的作業系統來幫助各行各業完成應用的開發和傳遞。

“我們提出做深基礎、做厚中台、做強生态,這是我們作為數字經濟時代基礎的一個主要的出發點,也是一個落腳點。

雲原生的分布式資料庫PolarDB-X

在阿裡雲線上峰會上,阿裡雲一口氣釋出六款産品和多款解決方案,這也是具體落實張建鋒所說的“做深基礎、做厚中台、做強生态”戰略。阿裡雲的分布式資料庫PolarDB-X也是其中之一。

PolarDB-X采用了基于雲原生一體化架構設計,這款阿裡雲自研的分布式資料庫可支撐千萬級并發規模,專注解決海量資料存儲、超高并發吞吐、大表瓶頸以及複雜計算效率等瓶頸問題。

PolarDB-X很容易讓人聯想到2018年阿裡雲推出的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這也是阿裡雲資料庫業務中成長最快的業務。PolarDB本質上還是一個集中式資料庫,但它其實已經享受到分布式技術的紅利了,PolarDB采用了計算、存儲分離的架構,其底層采用的就是分布式共享存儲,進而可以保證資料庫的海量存儲能力,而PolarDB-X将這種分布式的能力擴充到了計算層。

“PolarDB的計算是一寫多讀多個計算節點,最多做到16個節點,現在,PolarDB-X相當于在PolarDB之上又加上了一個分布式拓展層,這樣可以根據企業的并發需求、資料量進行水準拓展。”阿裡巴巴副總裁、阿裡雲資料庫負責人李飛飛說。

阿裡雲釋出分布式資料庫PolarDB-X,應對海量資料管理

阿裡巴巴副總裁、阿裡雲資料庫負責人李飛飛

在李飛飛看來,PolarDB-X的一大亮點是借助PolarDB-X的水準拓展層來支援分布式的事務處理和分布式查詢,并最終為客戶提供一個完整的從雲原生再到分布式架構上的更新路徑。另一個特點是,PolarDB-X是一體化透明式分布式資料庫,也就是說業務系統不需要去關心,也就是不需要傳統的中間件,也不需要分布、分表,是以對業務系統的侵入性會非常非常小。

據悉,PolarDB-X也是阿裡巴巴核心系統正在使用的資料庫。PolarDB-X連續多年穩定支撐了天貓雙11,在1秒鐘内系統負載增加了135倍情況下依然保持穩定,峰值TPS達8700萬次,但成本僅為傳統資料庫的 1/6。

雲資料庫是技術演進的必然趨勢

發展至今,資料庫已經有超過40年的曆史,特别是關系資料庫不管是曆史還是技術都已經非常成熟,而随着雲計算的普及,資料庫市場迎來快速變革,這就是以雲原生資料庫為代表的新一代資料庫的出現。Gartner曾就此專門釋出研究報告認為,資料庫的雲化是必然趨勢。

李飛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雲原生資料庫是技術自然演進的必然結果。不管是在中國市場還是海外市場,都可以看到雲原生架構為企業業務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技術紅利。從市場來看,這幾年雲資料庫的崛起也的确非常迅速,開始搶占傳統資料庫的市場。

李飛飛認為,雲實作了資源池化,但要把資源池化的優勢發揮出來,還要用分布式的能力實作水準拓展、彈性、高可用。

“把雲原生和分布式能力完美良好的結合在一起,同時再利用K8S容器化的這種部署方式,可以使得整個運維管控大大簡化、編排大大簡化,這是整個資料庫技術的第一個趨勢。”李飛飛說。

除了資料庫的雲化之外,李飛飛認為資料庫技術還有以下兩個明顯趨勢:

一個是資料倉庫和資料庫系統一體化,即HTAP資料庫。如果資料庫和資料倉庫一體化,就是實作資料交易處理和資料分析利用同一套系統處理,好處是資料從生産到處理到存儲到消費,可以完美的處理好,而不用将資料在各個系統之間來回遷移。

最後是智能化。得益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進步和普及,智能化已經在資料庫的各個層面得到應用,并且與資料庫系統進行深入整合,幫助實作資料庫運維的智能化、自動化,也就是現在經常說的“自動駕駛的資料庫”。

李飛飛表示,阿裡雲要客觀認識自己,既要認識到自己的長足,同時也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比如,Oracle上司資料庫市場40多年,在資料庫核心上積累了自己的優勢(比如查詢優化),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另一方面,正因為它在傳統商業資料庫領域深耕多年,體量大、整個系統非常複雜,想向雲轉身沒那麼容易的,要經過非常大的代碼修改和架構改造。相對而言,雲計算廠商去做資料庫,沒有曆史包袱,更加有利于在新的賽道上發揮出自己的技術優勢。這也是PolarDB等雲原生資料迅速崛起的背景。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zhibo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6-17

本文作者:鄒大斌

本文來自:“

至頂網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