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時間飛逝,我國5G迎來了「發牌」一周年的日子。
6月6日,工信部資訊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叢在新聞釋出會上公布了今年的5G目标:「5G手機達到1.8億部出貨量,5G基站落地60萬座」。
雖然新冠疫情讓大家生活停擺了1個季度,但5G的建設卻始終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作為通訊史上速度最快、應用範圍最廣的通信技術,5G被寄予了推動經濟發展、引領科技變革和振興國家軟體實力等多重期盼。
過去一年來,5G套餐使用者已超過5000多萬人,5G基站部署超過25萬個,國内廠商5G手機出貨量已經超過5成,大部分手機廠商都相繼宣布将不在國内釋出4G手機。
相比手機等通訊裝置的影響,5G在宏觀層面帶來了更多的變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經濟增長新引擎
随着5G的牌照的落地,我國5G産業在穩投資、促消費、助更新、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表現出巨大潛力,成為驅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據相關資料顯示,截止5月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過25萬個。預計到2020年底,5G基站建設将完成相關目标,數量達到60萬個,能夠覆寫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
“作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和重要戰略資源,5G是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關鍵驅動力量。”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叢說,“5G推動實體經濟行業轉型更新作用不斷顯現,涉及工業、交通、醫療等多個行業,目前全國已累計開展5G創新應用400餘項。在建‘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超過600個。”
在穩投資方面,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預計到2025年,國内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将達到1.2萬億元,并将帶動産業鍊上下遊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超過3.5萬億元。
應用創新新場景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5G與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相結合,為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産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5G+遠端醫療、5G+智慧防控、5G+線上辦公等多項創新應用,提升了防疫和複工複産效率。
5G在疫情中發揮了的重要作用,赢得了社會各界廣泛認同和高度認可。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5G“雲監工”,将建設過程直播展現給全世界。這些創新業務展現了5G巨大的應用前景。
2020年,5月27日,珠峰測量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再次測量珠峰高度。中國移動5G網絡與全世界實時共享這一喜訊,也是首次将珠峰登頂以攀登者第一視角進行現場直播。
在4月中旬,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三大營運商已經在珠峰大學營建設了5G基站,并與央視合作,推出了珠峰5G+4k+VR的慢直播。4月30日,負責登頂段5G網絡保障的中國移動在6500米營地建立了全球最高的5G地面基站,華為提供了基站、終端,以及通過5G網絡實作直播的背包産品。5G網絡、裝置在極端條件下的穩定性得到驗證。
實作共建共享,促進工業物聯網融合
5G牌照下發的3個月後,電信與聯通共同簽署了《5G網絡共建共享架構合作協定書》,在全國範圍内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在網絡建設區域上,雙方在15個城市分區承建5G網絡,以雙方4G基站(含室分)總規模為主要參考。
此後,在不到9個月的時間内,中國電信已開通5G基站超過了14萬個,中國聯通可用5G基站13萬個。雙方積極推動3.5GHz中頻段大帶寬、大容量、高性能基站裝置的研發,推進2.1GHz寬頻段的國際标準制定,打造2.1G+3.5G頻段協同的5G網絡。熱點區域形成200MHz超大帶寬、峰值可達2.5Gbps超高速率的5G網絡。
同樣出現進展的還要工業物聯網領域,2019年11月19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印發了《“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推進方案》。
《方案》要求到2022年,打造5個産業公共服務平台,建構創新載體和公共服務能力;加快垂直領域“5G+工業網際網路”的先導應用,内網建設改造覆寫10個重點行業;打造一批“5G+工業網際網路”内網建設改造标杆、樣闆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培育形成5G與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疊加、互促共進、倍增發展的創新态勢,促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更新,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發牌一年,僅中國電信已經形成近300個“5G+工業網際網路”案例。
加快NSA到SA轉變,物聯網利好
2019年6月26日,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2020年手機将必須支援SA模式,隻支援NSA的5G手機自2020年1月1日起不能入網。這是三大營運商的聯合行動,反映出中國5G的建網方向,引導晶片企業、終端企業積極向SA方向靠攏。
衆所周知,主流的5G手機分為支援NSA模式和同時支援NSA/SA兩種模式。NSA為非獨立組網,是在4G核心網絡基礎上的5G模式。NSA速度上依然要比4G手機和4G基站的速度快很多,但5G的部分優勢特性比如說超低延遲,NSA做不到。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SA模式,即獨立組網,也就是無論是基站還是核心網絡都是5G的,它可以滿足超低延遲等多種未來通訊要求。
2020年上半年,中國電信在山東、天津、湖南、北京等多地成功實作5G獨立組網(SA)資料首呼和語音首呼,向商用建設邁出了重要一步,近日中國電信又釋出了5G SA安全增強SIM卡白皮書,滿足5G賦能千行百業中更高要求的資訊安全需求,5G SA商用步伐再進一步。2020年4月,中國電信聯合中國聯通啟動5G SA無線主裝置聯合集中采購,采購規模不少于25萬站。
助力儲能電池、晶片産業發展
為了確定 5G 通信裝置能夠穩定使用,宏基站通常會儲備 3-4小時的儲能電量。根據《中國能源報》的報道:「與 4G 基站相比,5G 基站能耗翻倍增長,且呈現小型化、輕型化趨勢,需要能量密度更高的儲能系統,對電源系統也提出擴容更新要求。」
未來,基站建設對于儲能電池的需求可能比新能源汽車對于動力電池的需求還大。根據高工産研锂電研究所(GGII)資料統計,截至 2019 年底,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為 71GWh,同比增長 9.4%,儲能锂電池出貨量為 3.8GWh,同比增長 26.7%。東方證券分析,5G 基站對于儲能電池總需求高達 161GWh,其中 2020 年新增 14.4GWh。
5G 基站對儲能的需求會使很多企業受益,其中包括峰瑞資本投資的固态锂電池研發廠商清陶發展,其在 2018 年建成全國首條固态锂電池産線,目前已經在國内率先實作固态锂電池量産。
問題:「殺手級」應用仍缺失
作為未來通信的基礎設施,5G勢必會在各行各業實作充分應用,但目前普通使用者對5G的使用基本還是一片空白。
盡管5G基站的建設範圍在慢慢擴大,但正常生活場景下的網速并沒有明顯提升。即便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5G信号覆寫仍有不完善的區域,且5G網速體驗并非足夠快速和穩定。
對于個人使用者來說,觀看視訊或玩手機遊戲等正常使用場景,4G已經足夠滿足。即便是抛除價格因素,很多使用者仍然沒有主動更換5G套餐的意願。根據相關專業人士稱,4G已經足夠普通個人使用者使用,5G标準的500Mbps和1GMbps都是給行業客戶用的,主要用于直播或者車聯網、遠端醫療等專業場景。
最後
在年初疫情影響的特殊形勢下,5G展現出了對相關産業的帶動作用,全面構築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
從線上到線下、從消費到生産、從平台到生态,進一步拓展了創新創業新空間、加快經濟轉型更新,為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未來,5G商用的滾滾洪流勢不可擋,面對發展新契機,抓住曆史新機遇,中國經濟将邁向高品質發展新階段。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zhibo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6-10
本文作者:信風智庫
本文來自:“
信風智庫 微信公衆号”,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信風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