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按下面順序去選擇:行業>城市>公司>崗位。因為條件機率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接着你應該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
1.選擇哪個行業?
2.選擇哪個城市?
3.選擇行業中的哪種崗位?
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下面一起聊聊。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就是在說選擇行業很重要。前見年機械很火,有很多人選擇了機械專業,畢業後發現人工智能時代來了,在這個時代趨勢下,幹機械的想轉人工智能相關的工作,隻能從零開始學起。而那些當年選擇計算機專業的,卻因為選對了行業,可以順勢而為。
我遇到很多人找工作說自己想找網際網路行業的。如果你說自己想進入“網際網路行業',那就說明你還沒想清楚到底要幹什麼。
因為網際網路的存在是為了解決某個行業的問題,比如滴滴、高德地圖解決的是出行交通行業的問題,國小英語線上平台vipkid解決的是教育行業的問題,螞蟻金服解決的是金融行業的問題,餓了麼解決的是餐飲行業的問題。
隻有确定了行業,才能研究這個行業是什麼,你要準備做哪些與行業相關的項目放到履歷裡。這樣對症下藥,找到工作的機率才是最大的。
想想,你要找金融行業的工作,但是你履歷裡放的項目經驗都是其他行業的,而另一個人的履歷裡做的都是金融相關的項目,哪個被錄用的可能性更大呢?肯定是那個行業相關的。
保持在行業上的積累,對于職業成長很重要。我看到過很多人技術很厲害,但是工作幾年發展卻受限,成為不了某個行業的專家。是因為今天跳到A行業,明天跳到B行業,這樣做行業經驗無法積累,導緻哪個行業的業務都不精通。
如果你不想做現在的職位了,要注意換崗不還行,也就是不要随意換行業,避免跳到一個陌生的領域,但是可以換到相關行業的其他職位。
在一個行業的業務知識積累,可以讓你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要知道,行業經驗是你的核心競争力之一。
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是以,在找工作的時候就要問自己:
我要從事的這個行業是朝陽還是夕陽産業? 是否能給我更穩定的發展時間?
那麼問題來了:“我怎麼知道哪個行業是有有前途的?”
了解一個行業最好的辦法就是找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去問。如果沒有這樣的朋友,那也沒關系。在2網絡發達的今天,你總能在網際網路上找到想要的東西,這裡我列了去哪查找各個行業發展的辦法:
在哪裡能找到各行業的分析研究報告?
www.zhihu.com
圖示
當我們聽到"世界是平的",似乎意味着居住在任何地方都能和外界聯系并高效工作,是以家住何處似乎也變得無關緊要。《你屬哪座城市》的作者研究證明,這個認識是完全錯誤的,全球化潮流導緻的恰恰是地區差異進一步拉大,選擇不同的居住地,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人生。
資料顯示,北京、杭州、上海、深圳、廣州成開發者最喜歡工作的城市,杭州成為僅次于北京的開發者偏愛城市,首次突破了北上廣深的圍欄。在中國西部區域,成都、西安分别成為開發者最喜歡的西南、西北兩大城市。
學過機率的人,應該知道條件機率對于一個人命運的影響。不要在沙漠裡挖水,而要到水多的地方找機會。世界不是平的,城市大權影響命運。
要相信,環境改變命運,越大的城市賦予你的條件機率越高。
在一個行業中,往往有着多種崗位。比如餐飲行業的美團,你既可以是送外賣的,也可以是前端工程師,也可以是資料庫維護工程師,或者是資料分析師。
選擇哪個崗位更有利于自己未來的發展呢?
你需要考慮:
現在的工作經曆寫到履歷上,會對下一份工作有幫助嗎? 這個崗位對我的職業規劃有幫助嗎? 現在的技能有助于建構我的核心競争力嗎?
如果你找的工作是在自己的“最佳領域”工作,那這份工作就會比較好。所謂的“最佳領域”,就是你熱愛的、你擅長的、以及社會需要的這3個重疊的領域。
類似的,關于如何确定值得付出的事業,戰略咨詢師,知名部落客、設計師巴德·卡德爾明确指出三條準則:擅長做的,希望做的,能賺錢的。他用下面這張圖畫出了這個準則:
圖中有三個互相重疊的圓,分别表示:你擅長做的、喜歡做的、能賺錢的。對每個重疊部分均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1)找出賺錢的方法:如果你擅長且喜歡做某事,卻不能以此為生,則應該學會找出能賺錢的方法,将技能變現;
2)學會說不:如果你擅長做某事且可以賺到錢,但不喜歡,則應該學會說不;
3)精進技術:如果你喜歡做某事且可以賺到錢,但不擅長,則應該精進技術,轉變為擅長做的。
4.總結
找工作,按以下順序優先選擇:行業>城市>崗位,這樣才能確定你未來賺的更多。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猴子聊求職
zhuanlan.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