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牌一周年,中國5G商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一年時間,人生可能發生很多變化,而對于5G産業來說,一年時間也足以發生巨大變革。

發牌一周年,中國5G商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19年6月6日,足以被載入史冊的一天。一年前的今天,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這意味着中國5G商用時間表從2020年提前到2019年,較市場預期大大提前了半年。

中國5G商用的“提前領證”讓整個通信産業乃至各行各業都歡欣鼓舞、士氣大振,而在迅速平複激動的心情之後,業界馬上開啟了5G商用的實幹模式。

那麼,在5G發牌一周年時間裡,産業的“昨天”經曆了哪些重要變革和明顯進步?“今天”的5G産業處于何種現狀?“明天”又将面臨哪些新挑戰呢?

昨天的漂亮成績,5G商用部署幹出“中國速度”

2019年,可以說5G開啟了真刀真槍的商用元年。尤其是2019年6月6日中國發放5G商用牌照之後,正式開啟了中國5G網絡建設和商用的大幕;緊接着在10月31日舉行的2019年中國國際資訊通信展覽會開幕論壇上隆重舉行5G商用啟動儀式,同時三大營運商也正式釋出了5G商用資費套餐,标志着中國5G正式啟動商用服務。

而自去年6月5G商用牌照發放算起,5G商用一年後,無論是網絡建設、終端機型、還是應用創新等方面,5G産業的發展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網絡側,我國5G商用加快推進,目前已開通5G基站超過20萬個。其中,中國電信積極推動與中國聯通5G共建共享,目前雙方已開通5G基站超過10萬站,力争在年底前完成30萬個5G基站建設目标;中國移動已建成5G基站14萬個,中國移動力争到今年底5G基站數達到30萬個。可見,今年底建成60萬個5G基站已經是闆上釘釘的事。

終端側,5G手機款式大幅增加、體驗不斷提升、價格不斷下降,為使用者邁向5G時代在終端方面提供了更多選擇。信通院釋出的資料顯示,2020年4月,中國市場5G手機出貨量1638.2萬部,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39.3%;上市5G新機型22款,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45.8%。1-4月,中國市場5G手機累計出貨量3044.1萬部、上市新機型累計65款,占比分别為33.6%和47.4%。另據C114了解,5G手機的售價也從商用初期的近萬元下降到了現在的最低1500元左右,真正的5G千元機也有望在下半年上市,這将為使用者使用5G大幅降低終端門檻。如果說5G套餐使用者數量有可能含有一定水分的話(其中部分使用者隻用5G套餐、但仍使用4G手機),那麼當越來越多的5G手機到達使用者手中,也意味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5G終端接入了5G網絡和服務,成為真正貨真價實的5G使用者。

應用側,除了在消費者領域,業界在5G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方面也在不斷探索,5G在自動駕駛、車聯網、遠端機械控制、智能工廠等方面已經有了部分創新用例。而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5G教育、5G醫療的應用也讓大家看到了5G在行業應用方面的強大能力和巨大潛力。

可以說,5G發牌一周年交出了一份比較漂亮的成績單,在5G商用網絡部署上也幹出了“中國速度”。其中,除了營運商,包括裝置商、模組廠商、手機廠商、晶片企業、測試廠商、應用和内容提供商、行業5G創新應用代表等産業鍊各方,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今天的良好狀态,5G收獲新“身份”、新“格局”

而當5G發牌迎來一周年之際,人們在不經意間發現,與前幾代移動通信技術相比,5G有很多不一樣。

首先,不一樣的“身份”。

2G/3G/4G主要聚焦人與人的通信、基本還隻是通信産業本身的事情,而5G被賦予了太多期待。随着5G等新型基礎設施開始登上宏觀經濟調控的舞台,未來有望撬動萬億市場空間的5G再次成為炙手可熱的焦點話題。5G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僅展現在其自身的網絡建設投資上,還展現在5G所屬的資訊通信行業是全面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行業,作為新一輪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使能技術,5G與大資料、人工智能、物聯網等行業緊密結合,還将共同推動新時期我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

尤其是2020年開年,中國經濟“穩發展”的目标受到疫情的負面影響,國家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對沖經濟下行壓力。而獲得“新基建”主角這一新身份後,5G投資不僅将直接帶來電信營運業、裝置制造業和資訊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為饑渴許久的裝置商們打開了新糧倉,還将通過産業間的關聯效應,帶動各行業擴大資訊通信技術應用投資,增強投資帶動遞增效應。

其次,不一樣的“格局”。

前幾代移動通信技術,還隻是局限在每家營運商之間的競争,而5G時代的競争格局真正诠釋了什麼叫“競合”。

自去年9月9日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宣布5G共建共享後,近日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也簽署5G共建共享合作架構協定。至此,國内四家基礎電信營運商在5G市場上的“2+2”格局正式形成。

這種錯綜複雜的既競争、又合作的微妙關系也成為新的看點。總的來說,新的CP組合、新的市場競争格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5G建設投資壓力、提高網絡利用效率和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最終受益的還是使用者。

可以說,發牌一周年的“今天”中國5G整體狀态非常之好。

明天的挑戰仍多,十年産業周期才剛開始

無論昨天取得了多麼輝煌的成就,今天的現狀多麼令人滿意,明天的一切都還是未知。對于要支撐移動通信産業未來十年發展的5G來說,萬裡長征才邁出了第一步,未來機遇更多,但挑戰也不少。

挑戰1:網絡覆寫如何完善?雖然營運商在網絡部署上已經提速,但在此基礎上對于5G網絡建設還需要繼續加速又加量,才能吸引更多使用者盡快切換到5G。尤其是住宅、辦公樓、地鐵等室内場景,必須盡快增加5G小站的部署,才能保障使用者體驗。

挑戰2:降本增效如何實作?5G的基站建設數量和部署成本都是4G的數倍,做好精确的網絡投資計劃對營運商至關重要。而從成本和碳排放的角度來看,能耗是目前移動通信行業面臨的比較大的挑戰之一,5G時代由于部署頻段更高、基站密度更大,5G的能耗數倍于4G,未來如何引入AI人工智能、自動化網絡營運等創新技術使得5G的功耗做到和4G相當,是營運商降低成本的關鍵。

挑戰3:千元5G手機到底應該長啥樣?雖然四五千元以上的高端5G手機是終端廠商創新能力、品牌價值的集中展現和擷取豐厚利潤的王牌,但千元5G手機才是5G真正走向普及的關鍵。事實上,手機廠商已經提前打起了價格戰,目前市面上在售的5G手機最低是1500元左右,未來當5G手機價格再降五百元左右來到真正的千元機檔位時,5G手機在通信、拍照、續航等各方面的綜合體驗能否有所保障?這着實考驗手機廠商的能力、智慧和良心。

挑戰4:殺手級應用你在哪裡?用例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是5G能否取得大發展的關鍵。ToC領域,目前5G除了能夠讓消費者現在經常使用的手機應用在網速方面更快、VR/AR的嘗鮮以外,幾乎沒有颠覆式的應用創新;ToB領域,雖然5G在自動駕駛、車聯網、遠端機械控制、智能工廠等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已經有了部分用例試點,但未來能否做到現網真正毫秒級的時延、趨近于理論峰值速率(包括上下行)的實際網絡性能,才是各行各業真正擁抱5G的關鍵,當然這也要取決于下一階段5G标準(R16和R17)的最終當機時間、行業廠商在産品和解決方案上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以及跨行業領域的融合創新。

綜上,中國5G發牌一周年之際,5G的“昨天”成績斐然,5G的“今天”狀态不錯,而5G的“明天”仍需努力!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live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6-05

本文作者:李明

本文來自:“

51CTO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