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金融委辦公室釋出了11條金融改革措施,其中涉及大家關心的創業闆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新三闆轉闆、針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落實盡職免責要求、明确“非标轉标”如何認定、“非非标”如何過渡等問題,幹貨滿滿!
金融委辦公室在公告中表示,根據國務院金融委統一部署,發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彙局等金融委成員機關,在深入研究基礎上,按照“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原則,将于近期推出以下11條金融改革措施:
1、小微企業、落實盡職免責
出台《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完善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激勵限制機制,從信貸投放、内部專業化體制機制建設、監管政策落實、産品及服務創新等方面進行評價,設定差别化評價名額,對商業銀行落實盡職免責要求,給予小微企業貸款差别定價,加強評價結果運用。
2、中小銀行
出台《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工作方案》,進一步推動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加快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多管道籌措資金,把補資本與優化公司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制定《農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實施意見》,保持縣域法人地位總體穩定,強化正向激勵,統籌做好改革和風險化解工作。
3、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
出台《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行業績效評價指引》,推動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聚焦支小支農、降低擔保費率,充分發揮風險分擔作用,幫助企業複工複産、渡過難關。
4、創業闆改革并試點注冊制
出台《創業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等四部規章,釋出《創業闆股票上市規則》等八項主要規則,推進創業闆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建立健全對創業闆企業的注冊制安排、持續監管、發行保薦等配套制度。
5、新三闆轉闆
出台《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挂牌公司轉闆上市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新三闆改革,積極穩妥實施公開發行,選擇符合條件的企業作為精選層,允許公募基金投資,建立新三闆挂牌公司轉闆上市機制,明确轉闆範圍、條件、程式等基本要求,充分發揮新三闆市場承上啟下的作用,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有機聯系。
6、票據融資
出台《标準化票據管理辦法》,規範标準化票據融資機制,支援将票據作為基礎資産打包後在債券市場流通,支援資産管理産品投資标準化票據,發揮債券市場投資定價能力,減少監管套利,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和供應鍊融資。
7、标準化債權、非标轉标、“非非标”
釋出《标準化債權類資産認定規則》,落實資管新規要求,明确标準化債權類資産的認定範圍和認定條件,建立非标轉标的認定機制,并對存量“非非标”資産給予過渡期安排,穩步推進資管業務轉型發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8、熊貓債
釋出《外國政府類機構和國際開發機構債券業務指引》,進一步完善熊貓債資訊披露要求,細化熊貓債發行規則,鼓勵有真實人民币資金需求的發行人發債,穩步推動熊貓債市場發展。
9、信用評級
推動信用評級行業進一步對内對外開放,允許符合條件的國際評級機構和民營評級機構在我國開展債券信用評級業務,鼓勵境内評級機構積極拓寬國際業務。
10、注冊會計師
引導注冊會計師行業規範有序發展,督導會計師事務所完善品質控制體系,制定調整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管理、切實提高審計品質的實施方案,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格局。出台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備案管理辦法,取消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資質審批。
11、金融消費者保護
出台《加強金融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意見》,在現行法律架構下,按照過罰相當原則,明确對金融機構違法行為的按次處罰和違法所得認定标準,從嚴追究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責任,對違法責任人員依法嚴格追究個人責任,加大對金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對違法者形成有效震懾,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