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雲栖說雲栖——企業數字化轉型

摩西登上了庇斯加山頂,耶和華把應許之地指給他看說:“ 這就是我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之地,我必将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你卻不得過到那裡去。”

——《出埃及記》

本文内容取自2019杭州雲栖大會《企業數字化轉型專場》。

第一個分享來自阿裡雲的資深專家,題目叫做《阿裡巴巴業務中台實踐與思考》。

到底什麼是業務中台?業界衆說紛纭,站在阿裡巴巴的角度:

業務中台就是共享的業務能力平台與底層支撐的技術平台的結合體。

演講者眼中的業務中台有三大特征:

  • 共享、業務能力要被最大限度的共享,共享的業務能力可以避免重複開發和資料孤島。
  • 靈活、要足夠的靈活,想要讓對方使用你的服務,前提是你能快速的滿足對方提出的需求。
  • 智能、要足夠的智能,智能的基礎就是要有足夠的資料、算法和處理能力。

既然中台是業務能力平台和技術平台的結合體,那麼就讓我們先看看阿裡巴巴的技術平台有什麼更新和改變吧。

第二分享是來自阿裡雲中間件産品總監的《阿裡雲中間件aliware全新釋出》。

釋出的産品和功能包括:

  • Web應用托管服務(Web+)、這是一個多語言的Web應用托管平台,可加速Web應用的部署速度和降低運作維護成本。
  • Serverless App Engine(SAE)、這個服務主要面向使用Spring Cloud、Dubbo等微架構的使用者,通過将Kubernest容器平台的能力進行封裝,使得客戶在部署和運維微服務應用的時候既能享受快速應用傳遞和彈性擴縮容的便利又不必深入到容器平台的運維細節當中去。
  • EDAS多語言支援、阿裡雲的EDAS是一個應用托管平台,過去隻支援java應用的部署,現在通過sidecar容器得以支援PHP/.Net/Node.js等主流應用的服務注冊發現、鍊路跟蹤。
  • EDAS全鍊路灰階、在進行複雜調用鍊路的微服務更新時EDAS全鍊路灰階功能可管理業務鍊路上的多個環節的流量,實作按内容條件和流量比例的灰階釋出。
  • EDAS與CSB聯合應用、CSB是阿裡巴巴的應用網關服務,支援Spring Cloud、Dubbo、SOAP等多服務協定的轉發和管理功能實作雲上雲下服務的異構互通,在受控的前提下實作能力的統一開放。
  • MSE微服務引擎、用于分布式鎖或Leader的選舉、微服務的注冊與發現、配置管理等,假如你有自建的ZooKeeper、nacoas、eureka、Consul不妨考慮使用MSE,要更加省心。
  • 一站式的MQ系列産品、面向海量消息場景面可使用RocketMQ、大資料場景可使用kafka、物聯網可使用MQTT、為了相容RabbitMQ可使用AMQP、想使用HTTP可使用MNS。
  • Alibaba Dragonwell 、這是阿裡巴巴在Oracle對Java JDK收費後推出的替代産品,聚焦穩定性、性能、效率。
  • Alibaba Cloud Toolkit、阿裡雲面向Idea、Eclipse 開發工具的CI/CD插件,可加速雲端的應用開發上線速度,提供應用模版、代碼生成、内置運作環境、代碼規約、代碼Review、診斷和問題排查工具、雲原生雲端聯調工具等功能,并可一鍵對接Jenkins、Teambition。
  • 應用發現服務、應用發現服務可以幫助企業在上雲過程中自動發現統計雲霞應用資産,推薦雲上應用服務和提供遷移方案。
  • ARMS新功能、阿裡雲ARMS是一個APM(應用性能管理)工具,支援應用伺服器端監控(Java/PHP)、用戶端監控(內建js腳本)、自定義監控。現在提供App監控,提供崩潰分析、移動日志、移動性能診斷等功能。針對容器平台的廣泛使用新釋出了容器服務監控可實作K8s叢集的監控(Prometheus監控)。

第三個分享來自浩鲸科技的首席業務專家,題為《企業級數字化業務中台建設之道》。在浩鲸專家的分享中包括如下内容:

建構企業級業務中台的十問(10Q):

  1. 中台是什麼?
  2. 參考誰?
  3. 不同行業企業共性和差異是什麼?
  4. 如何規劃?
  5. 如何切入?
  6. 現有系統如何改造?
  7. 不同供應商之間如何定義邊界
  8. 中台與現有ERP及财務如何分割?
  9. 主資料放哪了?
  10. 未來新一代企業級數字化平台及ERP是什麼樣?

圍繞中台是什麼有如下觀點:

  • 中台是一種組織管理方式
  • 中台是平台化的自然演進,解決多領域的複雜協同問題,特征是産品化和平台化;高内聚、低耦合;
  • 中台是一組能力和規範及工作機制的組合;
  • 中台是一套基礎的理念和架構,業務中台和資料中台連結下層的各種資源;
  • 中台是一個內建化的解決方案,解決資料呈現、快速比對、供需撮合等;解決頂層領域下各業務子域的協同問題。

中台是一個企業級的概念,是以要站在企業級的視角進行探讨,在過去的30年裡企業級的應用系統架構已經發展出了如下系統:

  • PLM、設計、研發、BOM
  • SRM、供應商、尋源、合同、執行、QCD、品質、物料、商品、批次、跟蹤、單據
  • CRM、會員、關系、積分、權益、客服、服務、工單、營銷、活動、工具
  • MDM、主資料、建立、生成、釋出。
  • MRPII、采購、采購單據、加工、加工單據、倉儲、動庫單據、批發、批發訂單、零售、交易流水、配送、傳遞單據、業務财務憑證池
  • ERP、包括MRPII的所有内容、财務、應付賬、現金賬、應收賬、總賬、固定資産、人力資源、全面預算、結算管理、支付管理

企業中台就是在這樣一個老城區上的改造,對于如何改造要回答的問題包括:

  • 業務中台化後如何切割:局部還是整體?
  • ERP與CRM/SRM/PLM/WMS/TMS的新邊界在哪兒?ERP切割設想:業務與财務從緊耦合一體化變為松耦開源結果一緻化。
  • 新中台是否還需要MDM?
  • 如何拆解?如何過渡?

理想的業務中台參考模型及行業客戶政策是:

  • 業務中台公共域占整個項目的50%。
  • 業務中台行業域占整個項目的30%。
  • 客戶化定制隻占到20%。

第四個分享來自中國移動國際公司平台部CTO,題為《從去IOE到中台,助力營運商快速網際網路化轉型》,整個分享包含三部分:

  • 無憂行轉型中的困難、要求當使用者規模從1千萬到1億時,整體架構要求平滑演進、對穩定性、可用性、部署速度的要求高,而現狀是現有系統建立在兩個老系統的融合基礎上,包括6個背景系統,8個不同廠商支援,定位問題需要貫穿整個系統。
  • 無憂行分步轉型、第一步從大系統向微服務轉變、第二步采用Docker容器、第三步實作每日建構及DevOPS運維一體化。
  • 網際網路化的優勢、速度快、系統上線速度更快;成本低、成本節省90%以上、服務全、阿裡雲的服務節點和豐富服務為系統的部署和創新提供了便利和支撐。

第五個分享來自華帝集團首席資訊官,題為《華帝業務中台建設賦能數字化營銷》。

在這個分享中我聽到一個關鍵詞:取舍,華帝的采用的是傳統的分級經銷商體系,包括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專賣店、KA賣場店等銷售體系其中的資訊割裂是華帝營銷發展的核心瓶頸。

為此在制定管理體系融合更新目标時就有所取舍,隻對以下内容進行了規範要求:

管道合規性管理

  • 管道範圍及資料上報考核條例,明确采集範圍及考核辦法。
  • 管道類型及關聯業務合規性管理
  • 管道狀态變更合規性管理
  • 人員權限及入離職賬号合規性管理(資料安全)

訂單合規性管理

  • 正常訂單上報及變更合規性管理(含取消訂單、未發貨訂單變更等)
  • 樣機、贈送機、客情單等非正常銷售訂單管理規定辦法
  • 批發(二級分銷)訂單上報及變更合規性管理

價格合規性管理

  • 結合經銷商價格管理需求,零售價格管理體系總體設計
  • 确定管理名額,管理報表設計及配套考核管理辦法

庫存合規性管理

  • 現有庫存産品型号物料編碼比對工作梳理
  • 明确管理範圍及管理内容,主要覆寫倉庫主資料及庫存數量
  • 庫存資料真實性管理辦法及配套處罰措施

條碼合規性管理

  • 條碼管理适用範圍及配套流程梳理及考核管理辦法
  • 訂單與商品出庫條碼關聯管理辦法及考核措施

戶頭賬套關聯性管理

  • 戶頭準入及主子戶頭關聯管理,用于年度任務核算
  • 戶頭與經銷商财務賬套對應管理,明确經營主體關聯關系
  • 戶頭、經營類型、品類、合同關聯性管理,規範管理辦法

第六個分享來自博俊軟體總裁,題為《業務中台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博俊軟體總裁認為數字化轉型就是:

  • 從傳統IT架構到雲架構
  • 從局部數字化到全鍊路數字化
  • 從流程驅動到資料驅動
  • 從消費端數字化到供給端數字化

最後一個分享來自數跑科技汽車行業營銷部總監,題為《智能營銷業務中台牽引車企數字化轉型》

主要分享内容包括:汽車行業的大背景是市場紅利消失、産能過剩、消費更新、垂直汽車媒體線索成本效益失衡,是以要以私域資料為核心垂媒資料為輔來自建數字營銷基礎設施,實作營銷數字化更新。

智能營銷業務中台的主要建設内容包括:

  • 商城體系、自建營銷陣地,為品牌引流提供轉化平台。
  • 活動中心、開箱即用的活動營銷平台,包括新車預售、團購、拼配購、卡券、拍賣、秒殺、限時搶購、買贈、現金紅包等玩法。
  • 管道中心、為各管道的資料采集提供埋點代碼管理;統一管控各管道廣告投放排期。
  • 内容中心、基于元件靈活配置,生成定制化頁面用于經銷商名片,海報等。
  • 培育中心、通過使用者識别與歸一;拉通全管道的使用者行為資料;建構使用者标簽體系,形成初步的使用者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