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清)高鼎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一轉眼,便到了春天該放風筝、做風筝的時候了。
有時候,我常常會看見幾位六年級的大姐姐,拿着幾隻小風筝,在我眼前閃來閃去:那是他們親手做的風筝。他們的風筝多麼好看呀!有小魚;有尾巴是彩條的,上面還有他們親自畫的畫;有蝴蝶的。
我在想:“要是我也能做風筝的話,那該多好呀!”
這次的家庭作業中,就有一項是要和家長一起制作風筝的作業。
我一會到家,就自己用舊風筝上的棍子捆起了風筝骨架。可是,媽媽卻讓把我剛剛捆好的風筝骨架扔掉,因為它紮到了爸爸的手。
媽媽為我找來了竹簽,我又開始了我的工作。可是,我捆了又捆還是捆不好。我就像個打不死的小強,百折不撓,堅貞不屈,又改成先畫畫。畫完後,又開始塗色,可是這種紙,一塗就破,根本就不好畫。
在一旁的媽媽看見了,決定扶危濟困,幫幫我。于是,她自己動起了手,給我畫了個章魚。可是,我看着有些難看。爸爸就拔刀相助,也開始幫助我。
爸爸在網上搜了一隻小老虎的風筝,爸爸就開始動手了。一個大大的“王”字,一雙威武的眼睛,一張很大很大嘴巴……看上去很可愛。
我高高興興的把它帶回了學校,讓同學們也看看。
一隻風筝,也存滿了我在童年做風筝的事。如果能飛,我想讓他帶着我的童年去天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