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IY班第一期-心路曆程

時光如逝,歲月如流

  一轉眼的時光,一年的DIY學習生涯就這樣過去了,在此非常感謝孤盡老師組織了這麼一個公益性的DIY學習班,跟各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兄弟姐妹們共度這麼長時間,也許這就是一種緣分吧!

  在此之前早有耳聞孤盡老師,可以從《阿裡巴巴JAVA開發手冊》說起,這本手冊是對Java規約的來龍去脈進行了全面而徹底的内容梳理。當時編寫代碼也就了解基本的編碼規範,為了提高代碼的品質,就發現這麼一本絕世秘籍,就這樣了解到了孤盡老師。然後孤盡老師又出了《碼出高效》這本書,果然這是一本炙手可熱的理想的技術書籍,通過這本書讓我我更深入的重新對Java一個全面系統的學習。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之前工作中一直很照顧我的令我尊敬上司-張兵,他是阿裡雲的MVP有阿裡方面的一些消息,然後聯系我推薦我參加一個教育訓練班,竟然是阿裡的孤盡老師,就這樣很是興奮的加入了DIY微信群,DIY班的口号是:

**其一,Deeply Inspire Yourself

深度激發自己           

其二,Do It Yourself

實踐出真知           

DIY學習生涯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無規矩不成方圓,從最初的四五百人淘汰到最後的12人,淘汰規則從剛開始的沒發作業的淘汰,到後來最後一位發作業的淘汰,再往後寫的比較差的淘汰,再到最後的投票淘汰。競争氛圍尤為明顯,使得大家置身于濃郁的學習氛圍之中,進而激發起積極的學習動機,然而在現實社會中同樣,要時刻保持着緊迫感不斷努力學習才能成為佼佼者。

  從剛開始比較随意簡單的作業到後來一次次難上加難,從孤盡老師出的題就能看出來,絕對是大師級的超有深度的題目,相信孤盡老師出題考慮的時間要比我們做題用的時間多想的更全面,很多讨論主題從網上很難找到合适答案都需要自己去深入學習才能明白其中道理,這也可能就是老師的用意,隻有親自深入進去才知道裡面的設計的獨特與微妙,其實這都是Java的最基礎的東西,隻有深入了解Java基礎了解其中的原理才能很好的回答這些問題。在每一期的題目難度中感覺到了自己知識的欠缺與匮乏。

  在這一年裡收獲到了知識,收獲到了進步 ,收獲到了信任,也猶豫過,也困惑過,能到最後這一切都源于這三個詞“興趣、習慣、堅持”,然而最終順利畢業,萬分歡喜,萬分感慨,這也也許是對自己堅持這一年最好的交代。

不虛此行,滿載而歸

  收獲總是帶着特有的喜悅氣息,透着成熟的光芒出現在我們面前。收獲喜悅,收獲成功,收獲經驗。在這一年裡不隻是收獲到了知識,在學習方法、團隊協作、演講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成長。值得去回味的應該是DIY班中的氛圍,在前期是單槍匹馬單打獨鬥,從中收獲到的是獨立思考能力,自學能力,與對DIY堅持的信念。在最後開發項目中,收獲到了團結、信任、了解、包容。

孤盡老師在畢業答辯前一次的會議對我們的一次點評:

一、信任是什麼?(信任是主動的,單向的)

二、透過現象看本質。(需求背後的都是人性)

三、解決問題的能力。(定位問題更加重要)

四、效率是什麼?(效率是機關時間你幹了别人兩倍的活)

五、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代碼是改過來的,架構是演進出來的)

六、新技術的恐懼,是IT從業者的命門。(回顧第一節課: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快速學習的能力)

七、提升抗壓能力。(抗壓能力是事業的基礎)

八、演講能力,限時演講。(通過關鍵詞來帶動演講節奏)

每一項都是在職業生涯與團隊協作中遇到的問題,這就是成長的要領。

最讓我銘記得就是這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還有孤盡老師多次提到過的,“如何學習,如何快速學習”。

齊心協力,精誠團結

  前期獨自去戰鬥是枯燥無味的,隻能說是對求知的渴望,讓我堅持着。到最後的團隊合作,才是真正意義上的DIY的至高點,收獲中的精髓。在最後一輪殘酷的淘汰中,慶幸的是我還在,終于松了口氣,以為可以就這樣順利畢業,但是孤盡老師說要我們分兩組再做一個One Error Code Platform項目進行PK,而且表現不好還有可能被淘汰,當時是有點竊喜跟焦慮,竊喜的是做項目寫代碼是我的專長,焦慮的是團隊應該怎麼去協作,在短短一個月時間怎麼去磨合,怎麼去分工。

  然而我們溝通融洽,交談甚歡,很快就順利開展了起來,分好組我們六個人的小團夥(高家祺、郝宇飛、劉汪洋、李志富、楊益萍,我),就這樣展開了這一個月的争分奪秒,在孤盡老師沒給我們需求之前,我們就已經對我們的職責分工确定了,大家各司其職,做自己最擅長的工作:

組長:郝宇飛-整體把控

需求:劉鵬飛-需求把控

架構:高家祺-架構設計把控

編碼:劉汪洋-編碼開發把控

測試:李志福-測試把控

會議紀要:楊益萍-輸出會議結果進度跟進

  每個環節都有一個master,盡量的讓管理工作分散開,采用區塊鍊思路去中心化來開展。為了更為高效的開發,我們組内又分了兩個開發小組(郝宇飛、李志福、劉鵬飛一組,高家祺、劉汪洋一組)每周三,周六進行一次進度會議,由于萍姐對編碼不是太熟悉,讓她作為我們的會議紀要人員跟每天早上發個鼓勵我們的小短語來增加我們的士氣。我們兩個小組領取任務後,小組内再進行任務分工,這主要是為了避免誰哪一天誰沒時間開發其他成員可以直接頂上去,隻要保證順利完成不分你我,誰有時間誰就多幹點,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是一個整體。

  是以我們很快的把技術難點順利攻克,每個人發揮各自的優勢,很快就把系統搭建起來并按計劃進行設計、開發。在開發期間我們是累并快樂着,每次會議大家都各出己見讨論的絡繹不絕,其中一次從晚上9點讨論到12點多。我們基本每天淩晨12點以後才收工休息,大多數是淩晨兩三點睡覺,每次的技術難點攻克都是有一種發自内心的收獲和喜悅,就這樣一步步一點點的把我們的OECP項目完成了,在這麼短的時間且都是業餘時間能完成,雖然有一些問題,但大家都認真對待了。

  在4月18号晚上,算是我們最放松的一個晚上,也是我們彼此交心的一個晚上,我們的PPT經過十多次版本的修改,從最初的黑白,字型不一,到最後的格式統一,萍姐又設計了個漂亮的LOGO,起了一個畫龍點睛的作用。我們是從晚上8點多開始語音連線,一邊讨論PPT怎麼調整一邊又是無所不談,談工作,談技術,談房子,談經濟,談人生真是無所不談,直到淩晨12點多,一個月那麼短的時間我們就建立了很好的友誼,這也許就是一種默契。

  是以沒有完美的個人,隻有完美的團隊,團隊組織的基礎是信任,團隊不僅強調的是個人的業績更強調團隊整體的工作成果;一個成功的項目是由很多種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完成的,合作的凝聚力、合作意識和高昂的士氣的作用便得到了突出的诠釋。

  因為我們組準備的很充足,是以我們組申請第一個答辯,答辯的期間我們演講的也比較順利,通過評委老師的打分以及兩個組互相打分排名,最終我們組“碼出人生”組獲勝,最後的抉擇是很殘酷的,但其實每個人都是獲勝者,都是DIY班的佼佼者,勝負不重要重要的是DIY班的主要意圖:

其一,Deeply Inspire Yourself

深度激發自己           
實踐出真知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

回首過去,心中無限感慨,展望未來,相信依舊燦爛

我會繼續堅持下去,繼續努力提升自我,因為早已習慣

感恩孤盡老師,感謝一藏老師、感謝潤謹老師,感謝各位同學,祝DIY班,越辦越火!

Deeply Inspire Yourself

Do It Yourself

DIY隻是剛剛開始!

2020-04-20 劉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