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遏制華為等于成功?國内企業組團反擊,破局之路已經開始

可能老美天真的以為,限制了華為為首的一批中國科技企業,就等于遏制住了中國科技的發展。然而事實是,這是一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結果,同時還有一個非常大的隐患。因為中國企業從來不是靠限制而失敗的,在華為被限制之後,就有美學者表示,美方的這一做法将會讓中國科技企業被迫變得更加強大。

遏制華為等于成功?國内企業組團反擊,破局之路已經開始

華為跌倒,蘋果吃飽的言論去年談論了一年。結果就是,華為高端機市場失守之後,蘋果在國内瘋狂收割高端市場。僅僅是2021年,就在我國市場拿下了961億美元的淨利潤。而且5000元以上的市場更是超過了83.6%。

一邊是美方持續打壓國内科技企業,一邊是蘋果在國内瘋狂收割利潤的同時,還大肆抛棄國内供應商。有人把蘋果吃飽的原因歸結于消費者崇洋媚外。其實我更覺得是國内廠商自己的實力不濟,如果能夠打造出體驗不輸蘋果的産品,那麼消費者還是會買賬的。就比如華為可以,小米也可以。

遏制華為等于成功?國内企業組團反擊,破局之路已經開始

華為是第一家真正意義上可以在高端機市場對标蘋果的國内廠商,現在華為受困,小米再次扛起了對标蘋果的大旗。隻不過小米的崛起并非是一朝一夕,喊個口号而已。而是多年的投資研發積累的結果。從小米12的釋出和首銷爆火就可以看出端倪。

遏制華為等于成功?國内企業組團反擊,破局之路已經開始

小米常年默默做的一件事就是投資國内供應鍊,多年的投資在小米12上有了初步的回報。其中小米12系列用到的核心零部件,有60多家都是國内廠商。尤其是華星光電的螢幕,甚至拿下了DM A+評分,打破了15項螢幕紀錄。這都是小米和國内供應鍊合作的成果。

遏制華為等于成功?國内企業組團反擊,破局之路已經開始

不僅如此,小米自己也在研發上不斷發力。在過去的三年當中,小米每年的研發費用平均達到了100億元,也是拿出了不少黑科技。但是雷軍深知100億無法滿足小米在研發上的需求,更是打出未來5年花費1000億研發的雄偉目标。

國内供應鍊的逐漸崛起,小米自研成果不斷的豐碩,也是讓雷軍有了沖擊世界第一的雄心壯志。

遏制華為等于成功?國内企業組團反擊,破局之路已經開始

從小米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它注定就不是一個走尋常路的企業。它沒有像一些傳統企業那樣各種事情大包大攬,畢竟術業有專攻。小米通過投資扶持的方式與國内供應鍊共同成長,讓我們看到了未來中國科技企業新的發展方向。除了小米之外,還有華為等廠商也都在積極扶持國内供應鍊。隻要時間充足,國内企業必定可以打破國外的技術封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