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架構、架構的原始階段和基礎階段——阿裡雲 MVP喬銳傑

喬幫主的直播内容經精煉整理、分以下5篇: 一、分享介紹&架構三原則 二、雲架構、架構的原始階段和基礎階段 三、架構動靜分離和分布式階段 四、架構資料緩存階段和兩個次元拓展階段 五、架構微服務階段 直接觀看視訊

雲架構

聊完架構的三個原則,接下來我們聊一下雲架構。

随着雲計算的普及,在未來對IT資源的需求,都會全部通過雲平台擷取。那雲對技術架構方面又有什麼影響及變革呢?

雲架構、架構的原始階段和基礎階段——阿裡雲 MVP喬銳傑

我們先來看看IT三大體系發展方面:

(1)、實體機體系階段:傳統IOE的架構,其實是實體機的典型代表。對計算資源的使用,需要我們去購買或者租用對應的硬體。

(2)、然後到了雲計算體系階段:基于傳統硬體伺服器基礎上,通過虛拟化及分布式技術形成對應的雲資源平台。對計算資源的使用,我們如同使用水和電一樣,在雲資源平台上按需索取即可,而我們不用再關注和底層實體硬體打交道。

(3)、最後到達容器體系階段:我們既不用關注底層是實體硬體,也不用關注雲平台用的是亞馬遜、還是阿裡雲,我們業務都能無縫過渡及運作。讓我們對計算資源的使用,脫離硬體、甚至各個雲平台的依賴。容器就是大家熟知的Docker技術,有點類似Java的JVM,可以跨平台部署,不依賴底層環境,不管是硬體環境還是雲平台等等。

這三大IT體系,那在IT技術架構方面又有什麼樣的變化呢(看一下圖中的箭頭方向,也就是我們技術架構演變進化的方向)

由實體機體系中的單機架構、叢集架構,演變到雲計算體系中的分布式架構,然後最終演變到容器體系中的微服務架構。

接下來主要通過現如今最流行的Web類應用的案例場景,跟大家詳細分享在雲端如何從一個單機的簡單架構,演變成千萬級的大型架構。

架構的最原始階段:萬能的單機

雲架構、架構的原始階段和基礎階段——阿裡雲 MVP喬銳傑

架構的最原始階段,即一台ECS伺服器搞定一切,我們叫萬能的單機。傳統官網、論壇等應用,隻需要一台ECS。對應的 Web伺服器、資料庫、靜态檔案資源等,都部署到一台ECS上即可。一般5萬PV到30萬PV通路量,結合核心參數調優、結合web應用性能參數優化、以及結合資料庫調優,基本上都能穩定的運作。在架構原始階段,采用的雲産品,僅僅采用一台ECS部署即可。該階段技術特點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應用伺服器+資料庫+檔案資料都部署在一起,另外一個是在傳統實體機IT體系下,小型機是單機架構的初期典型代表,用一台小型機(都是高配、幾百G的記憶體)主要部署核心應用及業務。

那當我們通路壓力增大,就進入下一階段,架構的基礎階段:實體分離Web和資料庫。

架構的基礎階段:實體分離Web和資料庫

雲架構、架構的原始階段和基礎階段——阿裡雲 MVP喬銳傑

當我們通路壓力達到50萬PV到100萬PV的時候,部署在一台伺服器上面的web應用及資料庫等服務應用,會對伺服器的系統資源CPU/記憶體/磁盤/帶寬進行争搶。顯然單機已經出現性能瓶頸。我們将web應用和資料庫實體分離單獨部署,解決性能資源争搶的問題。

在雲端我們主要把資料庫單獨剝離出來,部署在RDS中即可,是以這階段采用的雲産品,相比上階段,主要增加了RDS。那架構基礎階段的技術特點是什麼呢?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

在架構原始階段,我們用一台伺服器部署應用服務、資料庫、檔案資料。随着壓力增加,我們架構的演變其實也就是解耦部署的應用服務、資料庫、檔案資料。實體分離是架構解耦的開始,即解耦應用服務和資料庫。解耦戰術,其實也決定了架構的高度。

第二點

雖然Web應用服務和資料庫分離,但是web應用服務和資料庫都還是單點部署,整體存在單點故障問題,即web應用服務或資料庫當機,就影響業務正常通路了。

是以在我們傳統實體機體系中:IOE的單機架構(即:IBM的小型機、和Oracle資料庫、和EMC存儲),是單機架構中典型的代表。都是高配性能的計算資源,在這個階段的架構,業務基本都是單機部署。有時候資料庫和業務代碼都甚至部署在一台高配機器上,完全要靠單機的硬體性能來支援更多業務通路。

當通路壓力進一步增大,就到達了架構動靜分離階段:靜态緩存 + 對象存儲階段。

下一篇:架構動靜分離和分布式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