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在曆史上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作為曆史上的布衣天子,朱元璋能夠建立大明王朝,這一路走來無疑是非常不易的。元末時期,天下大亂,此時的朱元璋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在這時候,朱元璋感到了生活的不易。同時也感到了元末時期的吏治腐敗。
不可否認的是,長大之後的朱元璋在皇覺寺中當和尚,在老鄉的引薦之下,朱元璋加入了郭子興的陣營中,從此之後,朱元璋開始建功立業。是以也為明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在郭子興這裡,朱元璋建功立業,甚至是娶了郭子興的義女馬氏。
這就是之後的馬皇後。話說回來,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無疑是代表了讓漢人從元朝的壓迫中走了出來。朱元璋的豐功偉績是不可磨滅的,最為重要的就是“驅逐胡虜,恢複中華”,這無疑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大明王朝建立之後,朱元璋仍然是兢兢業業。
此時的朱元璋開始實施休養生息政策,快速恢複經濟發展,這一點讓明朝得到了很快的發展,此時就出現了“洪武之治”。不可否認的是,對百姓來說,朱元璋無疑是一位好皇帝。隻不過對明朝的官員來說,朱元璋是十分苛刻的。
當時的朱元璋發動了洪武四大案,這讓明朝的官員是人人自危。洪武四大案受到牽連的人數達到了十萬餘人。這樣的數量是曆朝曆代之最。朱元璋在位期間,恢複了人殉制度,這無疑是非常殘忍的,但是朱元璋的人殉更為殘忍。
人殉最早的時候起源于商周時期,那時候還是奴隸社會的統治方式。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認為人殉制度過于殘忍,于是就廢除了人殉制度。明朝時期,人殉制度就又出現了。根據《彤史拾遺記》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
朱元璋讓46位妃子陪葬孝陵,這樣的陪葬人數在曆朝曆代都是非常罕見的。朱元璋出殡的當天,整個南京打開十三個城門,除了送葬的隊伍之外,還有就是陪葬人員。根據後世的考古來說,朱元璋的孝陵附近,埋葬了很多陪葬女子。
這些女子都是呈現雙腿被“掰開”的體态,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古代的時候,人殉的方法有很多,一般來說都是将活人賜自缢,更多的則是被殺死或活埋,那麼朱元璋的人殉就與衆不同了。朱元璋的人殉是将活人注入水銀。
為了保持殉葬女子的容貌,于是就有了注入水銀的方法。通過對女子進行注射水銀,讓女子的容貌保持的更加完美。這種方法卻需要在活人的情況下進行,不得不說其手段之殘忍。為了減少人殉女子的痛苦,會使用類似于安眠藥或者是類似于全麻的方法讓女子失去知覺。
雖然女子已經失去了痛苦,但是神經是沒有停止的。在神經條件反射或遭受壓迫的情況下會做出各種本能的掙紮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雙腿“掰開”的體态。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無疑是非常殘忍的。人殉的制度出現後,無疑是讓人感到細思極恐、毛骨悚然。
可是朱元璋繼續采取人殉制度,這無疑成為了朱元璋人生中的污點。朱元璋的人殉制度在朱棣身上也得到了繼承,“帝(明成祖朱棣)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繩圍于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
到了明英宗時期,人殉制度果斷地廢除了人殉制度,也徹底宣告了人殉制度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