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帝死前對兒子說:把一猛将貶為小官,若他答應,即刻封其為宰相

網友們好,非常感謝朋友們打開小編的文章,我将一如既往的給大家開誠布公的分享一些知識和看法,如果說接下來的内容哪怕能對您産生一些小小的快樂,筆者将不勝榮幸!

徐懋功在歸順大唐以後,名義上在李世民手下做事,卻并沒有像秦瓊和程咬金那樣死忠于李世民,成為李世民的貼心愛将,徐懋功的政治态度十分中庸,在李世民和李建成間始終沒擺出明确的意向倒向某個勢力,在玄武門之變這一關鍵時期,面對李世民的拉攏,徐懋功婉言拒絕,仍保持中庸的态度。

皇帝死前對兒子說:把一猛将貶為小官,若他答應,即刻封其為宰相

雖說徐懋功态度暧昧,但李世民對他的才能了若指掌,若将此人棄之不用,對大唐是莫大的損失。是以李世民将許多重任都交由徐懋功,徐懋功也不負所托為大唐建立彪炳的戰功:平定突厥,大戰高句麗等等。

李世民登上龍椅後,對拉攏徐懋功可謂竭盡全力,史籍記載有次徐懋功生病卧床,大夫說得用胡子作為藥引,李世民聽說後,親自剪下胡須,為徐懋功熬藥,徐懋功看到李世民如此對待自己,感激涕零,這時唐太宗說了一句極有水準的話:“我這是為了江山,愛卿不必感謝。”

到後來李治被封為太子,李世民對徐懋功委以托孤重任,讓他盡心盡力幫李治坐穩江山,徐懋功當時便表了忠心,感動得連指頭都咬出了血。後來唐太宗大宴群臣,徐懋功貪杯喝多了,李世民脫下皇袍蓋在他的身上。從這些表象中我們可以看出唐太宗對徐懋功非常好,但若琢磨到更深層次正是因為徐懋功這人實在“不識擡舉”,才讓李世民不得不放低身段拉攏。那這又是為什麼呢?

李世民時日無多,想到徐懋功這麼多年來的暧昧态度,他十分看不透這個人,思索良久後叫來自己的兒子李治。

在病榻前說出了肺腑之言:“徐懋功的才能卓越,可兒子你與他并無恩情,恐怕不能讓他信服,在我死後,我會對徐懋功設下一道考驗,把他貶到地方去,如果他對你言聽計從立刻上任竭盡所能效力大唐,那麼你可以将大唐宰相的重任交給他;如果他徘徊不定不肯走馬上任,不忠于你,立刻将他殺掉。”

皇帝死前對兒子說:把一猛将貶為小官,若他答應,即刻封其為宰相

可以說徐懋功的命運此時全在他自己一念之間,性命攸關的時刻他會作何選擇呢?史籍中有相關記載,那就是徐懋功接受被貶,連家都沒回,即刻走馬上任。在唐太宗手下幹了這些年,徐懋功對李世民太了解了,這一定是李世民臨死前對自己的最後考驗,稍有不慎恐有性命之憂,平日裡處事嚴謹謙和的徐懋功,自然能憑借多年來的經驗逃過一劫。

唐太宗駕崩後,李治見徐懋功果然一刻不停的走馬上任,認為他忠心可嘉,随即封徐懋功為宰相,自此朝中許多大事小情都交由徐懋功處理。而徐懋功則更加謙遜,對朝政處理得更加嚴謹,同僚們都說,徐懋功晝夜謹慎處理朝政,把國家放在心中首位。

十幾年後,七十多歲的徐懋功病逝,他在一生中輔佐了三位李姓君主,建立了顯赫功績之餘,憑着謙卑嚴謹的處事态度數次化解帝王的猜忌,得以善終。公元六百六十九年,他終老病死。當時唐高宗李治得知其去世後,傷心欲絕,後來皇帝年期功勞,讓其如皇陵,而且和衛青霍去病等人享有一樣的位置。

事情難道就這樣結束了嗎?其實并不是,在其死後又經曆了一段波折。事情還要從武則天登基稱帝後說起,公元六百八十三年,唐高宗李治病死,之後武則天掌權朝政,為了全部權利,武則天廢了李顯,準備讓李旦登基。這樣就是為了武則天登上權利的巅峰做準備。

皇帝死前對兒子說:把一猛将貶為小官,若他答應,即刻封其為宰相

當時宮中有很多人都反對,對武則天的行為也是嗤之以鼻。其中就有徐懋功(原名徐世勣、李勣)的後人李敬業。他在号召起兵讨伐武則天,并自稱自己是匡複府上将,當時支援他的有唐之奇、駱賓王等,但是結果并沒有預想的那麼好。

武則天知道後很是生氣,當即派大将領兵三十萬之多,圍剿他。結果顯而易見,最終兵敗被殺。雖然叛亂被平定,但難以消除武則天的心頭之氣。便命人将李敬業的祖先,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徐懋功(李勣)的墓掘開,弄爛棺材,同時削去徐懋功的爵位。本以為自己死後能得以安生,沒想到多年後,自己的後代竟害的自己被刨棺挖墳。

公元七百零五年,武則天退位後,唐中宗李顯重新登上帝位,便立即下令恢複徐懋功爵位,同時給他重新安葬。這位大将一生為唐朝立下汗馬功勞,雖然經曆了這個插曲,但最終還是被曆史所銘記,他的功勞也不會被磨滅。

你還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各位小可愛們在評論下面與大家一起讨論關于你知道的趣事。喜歡小編的可以點個關注哦,小編每天都會更新一些趣談,有興趣的點關注不迷路,每天更新。

繼續閱讀